川中地区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成因机制
发布时间:2021-02-10 08:02
基于钻井、地震和测井等资料,研究川中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层特征,分析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建立优质储层发育模式。结果表明:①川中地区龙王庙组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局限台地相的台内颗粒滩中,以厚层块状颗粒白云岩为主;②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为溶孔、溶洞和裂缝,并根据储集空间的不同,可将储层划分为裂缝-溶蚀孔洞型、裂缝-溶蚀孔隙型和裂缝-晶间孔型3类,其中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质量好,为优质储层;③高石梯—磨溪古隆起控制了颗粒滩沉积,层间岩溶作用和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而古隆起与颗粒滩、多期溶蚀作用和裂缝等因素的有效配置可形成优质储层;④古隆起核部的颗粒滩储层发育较好,古隆起上相对古地貌高处的颗粒滩储层较好,单个颗粒滩的核部储层较好。
【文章来源】:石油学报. 2020,41(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沉积相
1.1 台内颗粒滩
1.2 潟 湖
2 储层类型及特征
2.1 主要储集空间
2.1.1 溶 洞
2.1.2 溶 孔
2.1.3 裂 缝
2.2 储层类型及特征
2.2.1 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
2.2.2 裂缝-溶蚀孔隙型储层
2.2.3 裂缝-晶间孔型储层
3 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3.1 高石梯—磨溪古隆起
3.1.1 对颗粒滩沉积的控制
3.1.2 对颗粒滩层间岩溶作用的控制
3.1.3 对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的控制
3.2 风化壳岩溶作用和埋藏岩溶作用
3.3 构造破裂作用
4 优质储层成因机制
4.1 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的成因
4.2 裂缝-溶蚀孔隙型储层的成因
4.3 裂缝-晶间孔型储层的成因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新进展[J]. 马永生,何治亮,赵培荣,朱宏权,韩俊,尤东华,张军涛. 石油学报. 2019(12)
[2]塔里木盆地台盆区走滑断裂控储控藏作用及勘探潜力[J]. 韩剑发,苏洲,陈利新,郭东升,张银涛,吉云刚,张慧芳,袁敬一. 石油学报. 2019(11)
[3]四川盆地大气田分布、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J]. 魏国齐,杨威,刘满仓,谢武仁,金惠,武赛军,苏楠,沈珏红,郝翠果. 天然气工业. 2019(06)
[4]安岳气田震旦系、寒武系气藏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杨跃明,杨雨,杨光,宋家荣,文龙,邓传光,夏茂龙,冉崎,段国彬,罗冰,谢冰. 石油学报. 2019(04)
[5]四川盆地磨溪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缝洞型储集层分级评价及预测[J]. 王蓓,刘向君,司马立强.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2)
[6]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模式与勘探领域[J]. 魏国齐,杨威,谢武仁,金惠,苏楠,孙爱,沈珏红,郝翠果. 石油学报. 2018(12)
[7]四川盆地川中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颗粒滩储层成因及其影响[J]. 谢武仁,杨威,李熙喆,魏国齐,马石玉,文龙,郭振华.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12)
[8]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沉积模式新认识[J]. 杨威,魏国齐,谢武仁,刘满仓,金惠,曾富英,苏楠,孙爱,沈珏红,马石玉. 天然气工业. 2018(07)
[9]川中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沥青成因与油气成藏史[J]. 郝彬,赵文智,胡素云,石书缘,高平,王铜山,黄士鹏,姜华. 石油学报. 2017(08)
[10]高磨地区龙王庙组滩相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邢梦妍,胡明毅,高达,王頔,王静怡,刘泠杉.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7(01)
本文编号:3027056
【文章来源】:石油学报. 2020,41(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沉积相
1.1 台内颗粒滩
1.2 潟 湖
2 储层类型及特征
2.1 主要储集空间
2.1.1 溶 洞
2.1.2 溶 孔
2.1.3 裂 缝
2.2 储层类型及特征
2.2.1 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
2.2.2 裂缝-溶蚀孔隙型储层
2.2.3 裂缝-晶间孔型储层
3 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3.1 高石梯—磨溪古隆起
3.1.1 对颗粒滩沉积的控制
3.1.2 对颗粒滩层间岩溶作用的控制
3.1.3 对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的控制
3.2 风化壳岩溶作用和埋藏岩溶作用
3.3 构造破裂作用
4 优质储层成因机制
4.1 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的成因
4.2 裂缝-溶蚀孔隙型储层的成因
4.3 裂缝-晶间孔型储层的成因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新进展[J]. 马永生,何治亮,赵培荣,朱宏权,韩俊,尤东华,张军涛. 石油学报. 2019(12)
[2]塔里木盆地台盆区走滑断裂控储控藏作用及勘探潜力[J]. 韩剑发,苏洲,陈利新,郭东升,张银涛,吉云刚,张慧芳,袁敬一. 石油学报. 2019(11)
[3]四川盆地大气田分布、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J]. 魏国齐,杨威,刘满仓,谢武仁,金惠,武赛军,苏楠,沈珏红,郝翠果. 天然气工业. 2019(06)
[4]安岳气田震旦系、寒武系气藏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杨跃明,杨雨,杨光,宋家荣,文龙,邓传光,夏茂龙,冉崎,段国彬,罗冰,谢冰. 石油学报. 2019(04)
[5]四川盆地磨溪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缝洞型储集层分级评价及预测[J]. 王蓓,刘向君,司马立强.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2)
[6]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模式与勘探领域[J]. 魏国齐,杨威,谢武仁,金惠,苏楠,孙爱,沈珏红,郝翠果. 石油学报. 2018(12)
[7]四川盆地川中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颗粒滩储层成因及其影响[J]. 谢武仁,杨威,李熙喆,魏国齐,马石玉,文龙,郭振华.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12)
[8]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沉积模式新认识[J]. 杨威,魏国齐,谢武仁,刘满仓,金惠,曾富英,苏楠,孙爱,沈珏红,马石玉. 天然气工业. 2018(07)
[9]川中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沥青成因与油气成藏史[J]. 郝彬,赵文智,胡素云,石书缘,高平,王铜山,黄士鹏,姜华. 石油学报. 2017(08)
[10]高磨地区龙王庙组滩相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邢梦妍,胡明毅,高达,王頔,王静怡,刘泠杉.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7(01)
本文编号:3027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2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