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M区块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6 01:49
与国内塔里木盆地等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不同,中东M区块碳酸盐岩储层为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虽然没有裂缝与孔洞的干扰,但由于储层岩性较为复杂加上孔隙类型多样,导致储层孔隙结构较为复杂,从而难以准确预测储层渗透率。针对这一难题,本次论文以中东M区块新生界Asmari油藏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岩心物性资料、压汞实验资料、铸体薄片资料以及测井资料等,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储层特征以及渗透率主要影响因素,初步确定孔隙度与孔隙结构是渗透率的主控因素,并结合实际测井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发现无论是整体、分岩性还是分流动单元建立基于孔隙度的渗透率模型,在研究区应用效果均较差。同时分析了研究区渗透率与孔隙结构的关系,在研究区应用了6种常见的基于孔隙结构参数的渗透率模型,这6类模型在研究区的计算精确度均较低,同时发现岩心渗透率与排驱压力、平均孔喉半径以及分选系数等孔隙结构参数的相关性均较差,进一步验证了研究区孔隙结构较为复杂,现有的孔隙结构参数均无法准确表征储层渗流机理与孔喉分布特征。分析了经典核磁共振渗透率评价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为准确表征储层渗流机理与孔喉分布特征,本论文从孔隙结构出发,结...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储层特征
2.1 地质概况
2.2 岩性特征
2.3 物性特征
2.4 孔隙结构特征
第3章 研究区渗透率评价的基本问题
3.1 研究区渗透率影响因素分析
3.2 渗透率与孔隙度关系
3.3 渗透率与孔隙结构关系
3.4 经典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适用性分析
第4章 基于孔喉体系的渗透率评价模型
4.1 研究区孔喉体系的划分
4.2 区间孔隙度对渗透率的影响分析
4.3 新孔隙结构参数的提出
4.4 构建新渗透率评价模型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T2截止值的幂函数构建毛管压力曲线[J]. 刘焯,欧阳传湘,王长权,韩登林,吴琼,高兴. 波谱学杂志. 2019(01)
[2]基于孔径分布和T2谱的低孔渗储层渗透率确定方法[J]. 李志愿,崔云江,关叶钦,王淼.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3]基于扫描电镜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J]. 张鹏飞,卢双舫,李俊乾,薛海涛,李文镖,王思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4]基于核磁共振双截止值的致密砂岩渗透率评价新方法[J]. 范宜仁,刘建宇,葛新民,邓少贵,刘洪亮,顾定娜.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4)
[5]基于流动单元的致密砂岩气储层渗透率测井评价——以川中广安地区须家河组为例[J]. 陈志强,吴思源,白蓉,雷刚. 岩性油气藏. 2017(06)
[6]基于孔径组分的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计算新方法——以中东A油田生物碎屑灰岩储集层为例[J]. 韩玉娇,周灿灿,范宜仁,李潮流,袁超,丛云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1)
[7]基于分形特征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评价[J]. 刘航宇,田中元,徐振永. 岩性油气藏. 2017(05)
[8]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定量评价方法——以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为例[J]. 闫建平,温丹妮,李尊芝,耿斌,蔡进功,梁强,言语.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4)
[9]砂岩岩石核磁共振T2谱定量表征[J]. 白松涛,程道解,万金彬,杨林,彭洪立,郭笑锴,曾静波. 石油学报. 2016(03)
[10]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与孔隙度、喉道半径的关系[J]. 颜其彬,陈明江,汪娟,杜洋,汪晓星. 天然气工业. 2015(06)
硕士论文
[1]基于Fisher判别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研究[D]. 杨莹.安徽大学 2018
[2]复杂岩性储层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研究[D]. 聂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3]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评价方法[D]. 张维.东北石油大学 2017
[4]Missan油田地层特征与储层综合评价[D]. 邵江.西南石油大学 2016
[5]核磁共振测井岩石实验变T2截止值及储层评价应用研究[D]. 张春雷.长江大学 2016
[6]伊拉克A油田Asmari组沉积特征研究[D]. 曹亮.西南石油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35923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储层特征
2.1 地质概况
2.2 岩性特征
2.3 物性特征
2.4 孔隙结构特征
第3章 研究区渗透率评价的基本问题
3.1 研究区渗透率影响因素分析
3.2 渗透率与孔隙度关系
3.3 渗透率与孔隙结构关系
3.4 经典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适用性分析
第4章 基于孔喉体系的渗透率评价模型
4.1 研究区孔喉体系的划分
4.2 区间孔隙度对渗透率的影响分析
4.3 新孔隙结构参数的提出
4.4 构建新渗透率评价模型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T2截止值的幂函数构建毛管压力曲线[J]. 刘焯,欧阳传湘,王长权,韩登林,吴琼,高兴. 波谱学杂志. 2019(01)
[2]基于孔径分布和T2谱的低孔渗储层渗透率确定方法[J]. 李志愿,崔云江,关叶钦,王淼.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3]基于扫描电镜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J]. 张鹏飞,卢双舫,李俊乾,薛海涛,李文镖,王思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4]基于核磁共振双截止值的致密砂岩渗透率评价新方法[J]. 范宜仁,刘建宇,葛新民,邓少贵,刘洪亮,顾定娜.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4)
[5]基于流动单元的致密砂岩气储层渗透率测井评价——以川中广安地区须家河组为例[J]. 陈志强,吴思源,白蓉,雷刚. 岩性油气藏. 2017(06)
[6]基于孔径组分的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计算新方法——以中东A油田生物碎屑灰岩储集层为例[J]. 韩玉娇,周灿灿,范宜仁,李潮流,袁超,丛云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1)
[7]基于分形特征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评价[J]. 刘航宇,田中元,徐振永. 岩性油气藏. 2017(05)
[8]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定量评价方法——以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为例[J]. 闫建平,温丹妮,李尊芝,耿斌,蔡进功,梁强,言语.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4)
[9]砂岩岩石核磁共振T2谱定量表征[J]. 白松涛,程道解,万金彬,杨林,彭洪立,郭笑锴,曾静波. 石油学报. 2016(03)
[10]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与孔隙度、喉道半径的关系[J]. 颜其彬,陈明江,汪娟,杜洋,汪晓星. 天然气工业. 2015(06)
硕士论文
[1]基于Fisher判别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研究[D]. 杨莹.安徽大学 2018
[2]复杂岩性储层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研究[D]. 聂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3]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评价方法[D]. 张维.东北石油大学 2017
[4]Missan油田地层特征与储层综合评价[D]. 邵江.西南石油大学 2016
[5]核磁共振测井岩石实验变T2截止值及储层评价应用研究[D]. 张春雷.长江大学 2016
[6]伊拉克A油田Asmari组沉积特征研究[D]. 曹亮.西南石油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35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3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