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巴彦呼舒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发布时间:2021-03-03 03:43
  本文从单井地层划分入手,通过大量的钻井、化验等资料,利用井震结合准确标定层位,精细刻画断层,实现断层合理组合,分析构造发育史,提高构造图精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单井沉积相划分,预测沉积相平面分布。通过剖面反演,预测储层的横向变化,进行相控下的砂体分布预测。根据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原油成分、有效烃源岩厚度等进行烃源岩评价和资源潜力分析。结合已知油藏解剖和形成条件分析,结合构造演化找出油气成藏规律,进行区带评价,确定出有利的圈闭与钻探目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巴彦呼舒凹陷总体上为一缓坡,发育三隆三洼构造格局。断陷内同沉积断裂和断陷末期断裂,主要呈北东向展布,南北向次之。侏罗纪晚期凹陷开始形成,南屯组沉积时期凹陷进入大幅度沉降阶段,大磨拐河组沉积前,凹陷再次大幅度沉降。伊敏组沉积前,陡坡带逆牵引构造形成;晚白垩纪沉积前,凹陷整体沉降;晚白垩纪和新生代构造活动弱,凹陷特征更明显。(2)巴彦呼舒断陷发育有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滨浅湖、浅湖和深湖沉积,保留下来的是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扇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等微相。(3)巴彦呼舒凹陷源岩主要发育于凹陷中南部次...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目的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现状
        0.2.2 断陷构造及其演化研究现状
        0.2.3 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第一章 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1.1 构造格局及区带划分
    1.2 断裂发育及其特征
        1.2.1 断层剖面特征
        1.2.2 断层平面分布特征
        1.2.3 主要断层特征
    1.3 构造演化特征
第二章 沉积相特征
    2.1 层序地层格架
        2.1.1 不整合面的确定
        2.1.2 三级层序及体系域划分
    2.2 沉积相及其分布特征
        2.2.1 主要相标志
        2.2.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第三章 源岩及储层条件
    3.1 源岩条件
        3.1.1 烃源岩分布特征
        3.1.2 烃源岩地化特征
    3.2 储层条件
        3.2.1 砂岩储层分布特征
        3.2.2 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
        3.2.3 砂岩储层物性特征
第四章 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4.1 油气分布特征
    4.2 油气成藏条件
    4.3 有利区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研究现状与问题[J]. 刘池洋,赵俊峰,马艳萍,王建强,熊林芳,陈建军,毛光周,张东东,邓煜.  地学前缘. 2014(01)
[2]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组合特征[J]. 赵天林,罗静兰,邓媛,李杪,白雪晶,郭涛.  岩性油气藏. 2013(05)
[3]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 牟瑜,张金功,席辉.  地下水. 2012(04)
[4]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层序格架中生储盖组合特征与勘探意义[J]. 吴兴宁,寿建峰,张惠良,潘文庆.  石油学报. 2012(02)
[5]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J]. 葛荣峰,张庆龙,徐士银,王良书,解国爱,陈娟,王锡勇.  地质学刊. 2009(04)
[6]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地质演化研究[J]. 孙思军.  中国科技信息. 2009(12)
[7]隐蔽油气圈闭勘探之发展现状[J]. 杨国臣,于炳松.  岩性油气藏. 2008(03)
[8]综述石油断裂输导体系的研究现状[J]. 张春新,陈伟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8)
[9]简单斜坡油气富集规律——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北段为例[J]. 付晓飞,王朋岩,申家年,付广,吕延防.  地质论评. 2006(04)
[10]乌尔逊断陷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J]. 于秀英,杨懋新,王革,卢春阳,王权,张宜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03)

博士论文
[1]松辽盆地古龙凹陷中段葡萄花油层精细层序划分与沉积相研究[D]. 黄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2]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含油气系统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于建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本文编号:3060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60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2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