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陆丰A构造文昌组文五段砂体超覆线地震识别及预测
发布时间:2021-03-03 04:51
珠江口盆地陆丰A构造文昌组文五段储层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为文昌组主要产油层段.该段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因此准确识别砂体超覆边界对储量评价含油范围的圈定及后续油藏开发工作至关重要.研究区构造埋深大、断裂复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深层反射能量弱,岩性组合特征多变,单一利用常规偏移地震剖面追踪解释进行砂体边界识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次基于保幅纯波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及地质资料等,运用反射系数反演、阻抗反演、平面及剖面多属性综合分析等技术,对目的层砂体超覆边界进行了精细的识别与刻画工作,圈定了砂体边界,确定了含油范围,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对后期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7,32(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陆丰A构造地质特征
2 超覆线预测难点及关键技术
3 文昌组超覆线识别与预测
3.1 地震相识别技术
3.2 相位识别技术
3.3 薄层反射系数反演预测技术
3.4 波阻抗反演预测技术
3.5 平面属性综合分析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砂泥岩储层岩石物理交会模板构建[J]. 叶端南,印兴耀,王璞,吴国忱.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2)
[2]万昌地区永二段水下滑塌扇内上倾尖灭砂体识别[J]. 王晓龙,石万忠,何生,易智星,武子钰,徐清海,彭晓梦.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03)
[3]石臼坨凸起新近系岩性圈闭识别与刻画关键技术[J]. 揣媛媛,王德英,于海波,杨海风,王国强.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01)
[4]切片技术应用新思路在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勘探中的效果[J]. 韩光明,潘光超,郝德峰,宋瑞有,于俊峰. 中国海上油气. 2012(06)
[5]渤海海域隐蔽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成效[J]. 周心怀,赖维成,杜晓峰,加东辉,王启明. 中国海上油气. 2012(S1)
[6]东营凹陷小营油田沙二段砂体尖灭线地震描述技术[J]. 王志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02)
[7]中亚南部湖盆浅水辫状河三角洲识别标志与沉积模式研究[J]. 张义娜,朱筱敏,孙作兴.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07)
[8]低位楔形三角洲砂体岩性尖灭线地震响应特征探索[J]. 王军,周东红,张中巧,郑敬贵,石文龙,张海义.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0(05)
[9]反演技术在低勘探程度区域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以阜东斜坡带中上侏罗统为例[J]. 韩军,梁全胜,常迈,邬长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10]渤海渤中34区河流相储层预测与描述技术研究[J]. 范廷恩,李维新,王志红,汤丽娜. 中国海上油气. 2006(01)
本文编号:3060640
【文章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7,32(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陆丰A构造地质特征
2 超覆线预测难点及关键技术
3 文昌组超覆线识别与预测
3.1 地震相识别技术
3.2 相位识别技术
3.3 薄层反射系数反演预测技术
3.4 波阻抗反演预测技术
3.5 平面属性综合分析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砂泥岩储层岩石物理交会模板构建[J]. 叶端南,印兴耀,王璞,吴国忱.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2)
[2]万昌地区永二段水下滑塌扇内上倾尖灭砂体识别[J]. 王晓龙,石万忠,何生,易智星,武子钰,徐清海,彭晓梦.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03)
[3]石臼坨凸起新近系岩性圈闭识别与刻画关键技术[J]. 揣媛媛,王德英,于海波,杨海风,王国强.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01)
[4]切片技术应用新思路在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勘探中的效果[J]. 韩光明,潘光超,郝德峰,宋瑞有,于俊峰. 中国海上油气. 2012(06)
[5]渤海海域隐蔽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成效[J]. 周心怀,赖维成,杜晓峰,加东辉,王启明. 中国海上油气. 2012(S1)
[6]东营凹陷小营油田沙二段砂体尖灭线地震描述技术[J]. 王志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02)
[7]中亚南部湖盆浅水辫状河三角洲识别标志与沉积模式研究[J]. 张义娜,朱筱敏,孙作兴.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07)
[8]低位楔形三角洲砂体岩性尖灭线地震响应特征探索[J]. 王军,周东红,张中巧,郑敬贵,石文龙,张海义.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0(05)
[9]反演技术在低勘探程度区域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以阜东斜坡带中上侏罗统为例[J]. 韩军,梁全胜,常迈,邬长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10]渤海渤中34区河流相储层预测与描述技术研究[J]. 范廷恩,李维新,王志红,汤丽娜. 中国海上油气. 2006(01)
本文编号:3060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6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