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高石梯地区灯影组四段顶岩溶古地貌、古水系特征与刻画
发布时间:2021-03-08 12:18
四川盆地灯影组白云岩岩溶孔洞储层发育,在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及高石梯-磨溪地区发现了大型气田。但是该套储层非均质强,储层预测困难,需要进一步从岩溶地质理论出发,恢复岩溶古地貌、古水系,从而掌握该套储层发育分布规律,指导进一步勘探开发。本文选用印模法恢复了高石梯地区灯四顶岩溶古地貌,并结合现代岩溶学和岩溶动力学理论,划分了岩溶台地、岩溶缓坡地和岩溶盆地3类二级地貌单元。应用现代岩溶分类方法,根据微地貌组合形态,对二级地貌作精细刻画,划分了6种三级地貌单元,最后根据岩溶动力学、岩溶水文地质学在高石梯地区刻画出北部、西部和东南部三大水系。认为岩溶缓坡,位于径流区,水动力条件最强,孔洞最发育,是储层勘探方向。精细的古地貌、古水系的刻画对促进高石梯地区灯影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岩溶. 2020,39(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四川盆地高石梯地区构造位置图
岩溶古地貌的恢复方法主要为印模法和残厚法[11],即寻找到恢复面上下标志层,通过标志层与恢复面的差值来反应古地貌起伏。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钻井的层位数据或地震层位数据来计算。高石梯地区灯四段,由于其勘探时间较短,资料有限,对该区灯四段古地貌恢复的限制较大,且研究区内钻井分布极为不均,因而基于钻井资料的常规地层厚度方法难以满足微地貌精细刻画的需要。但是高石梯地区三维地震满覆盖,因此本文主要利用地震层位数据来恢复古地貌。主要有残厚法和印模法可以选择。(1)残厚法:残厚法的关键是选择下伏标志层,前人曾选择灯三段蓝灰色泥岩顶面作为下伏标志层。但是分析发现灯三段沉积末期,高石梯地区处于裂陷活动期,构造变动较大,特别是研究区西部,断陷较为发育,使差异剥蚀增强,致使残厚法恢复古地貌存在较大问题。同时,地震剖面上灯三段和灯四段底界地震同相轴变化较大,难以准确追踪。灯三段底部也存在由东向西的超覆现象,这表明灯三段和灯四段底界均难作为与古海平面平行的“基准面”来恢复灯四段岩溶古地貌。加之桐湾Ⅱ幕对灯四段的差异剥蚀,灯四段厚度变化较大,故利用灯三段和灯四段残余厚度恢复古地貌在本区并不适用。(2)印模法:印模法的关键是选择上覆标志层,灯影组上覆最直接的标志层应为筇竹寺组海侵泥岩,但是这套层与上覆沧浪铺组碎屑岩界线很难在地震上追踪,导致无法作为上覆标志层。但是分析发现在四川盆地,灯影组上覆的寒武系筇竹寺组—沧浪铺组沉积期为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为补偿沉积,对灯影组的剥蚀古地貌基本填平补齐,寒武系底—沧浪铺组顶印模厚度能真实反映寒武系沉积前的灯四段古地貌特征。同时,由于筇竹寺组—沧浪铺组沉积晚期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区构造运动相对稳定,加之区内高品质地震资料三维连片面覆盖,同一构造单元内龙王庙组厚度相对稳定(80~110 m),属“泛海沉积”,因而选沧浪铺组顶作为古地貌恢复的“基准面”,利用沧浪铺组顶到灯影组顶的印模地震厚度变化趋势来表征灯四段的岩溶古地貌是可行的。故选择寒武系底—沧浪铺组顶地震厚度变化趋势来恢复灯四段岩溶古地貌,从而进行古地貌识别。
根据震旦系灯四段顶面至寒武系沧浪铺组顶面厚度这一定量指标,结合古地理环境、古水动力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3类二级地貌类型:岩溶台地、岩溶缓坡地、岩溶盆地(表1),具体刻画结果如图3。3.2 三级地貌单元划分指标体系与刻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四段岩溶古地貌恢复及地质意义[J]. 金民东,谭秀成,童明胜,曾伟,刘宏,钟波,刘庆松,连承波,周星合,许浒,罗冰.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01)
[2]塔北哈拉哈塘加里东期多期岩溶古地貌恢复与洞穴储层分布预测[J]. 淡永,邹灏,梁彬,张庆玉,曹建文,李景瑞,郝彦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03)
[3]川中古隆起灯影组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展布[J]. 罗冰,杨跃明,罗文军,文龙,王文之,陈康. 石油学报. 2015(04)
[4]四川盆地寒武系沉积前震旦系顶界岩溶地貌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杨雨,黄先平,张健,杨光,宋家荣,宋林珂,洪海涛,谭秀成,文龙. 天然气工业. 2014(03)
[5]轮古西地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微地貌特征及刻画[J]. 张庆玉,陈利新,梁彬,陈宏峰,曹建文. 海相油气地质. 2012(04)
[6]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储集层致密化过程研究[J]. 刘树根,马永生,黄文明,蔡勋育,张长俊,王国芝,徐国盛,雍自权,盘昌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04)
[7]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带震旦系灯影组的成藏模式[J]. 张林,魏国齐,汪泽成,吴世祥,沈珏红.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06)
[8]古岩溶盆地岩溶作用模式及古地貌精细刻画——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例[J]. 拜文华,吕锡敏,李小军,魏伟. 现代地质. 2002(03)
[9]古地貌恢复技术方法及其研究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研究为例[J]. 赵俊兴,陈洪德,时志强.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03)
[10]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及天然气富集特征[J]. 夏日元,唐健生,关碧珠,罗伟权,马振芳,周树勋,于忠平,潘令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02)
硕士论文
[1]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成因及与储层的关系[D]. 林刚.西南石油大学 2015
[2]四川盆地灯影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意义[D]. 罗思聪.西南石油大学 2015
[3]四川盆地高石梯构造灯影组储层特征研究[D]. 邓月锐.西南石油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71035
【文章来源】:中国岩溶. 2020,39(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四川盆地高石梯地区构造位置图
岩溶古地貌的恢复方法主要为印模法和残厚法[11],即寻找到恢复面上下标志层,通过标志层与恢复面的差值来反应古地貌起伏。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钻井的层位数据或地震层位数据来计算。高石梯地区灯四段,由于其勘探时间较短,资料有限,对该区灯四段古地貌恢复的限制较大,且研究区内钻井分布极为不均,因而基于钻井资料的常规地层厚度方法难以满足微地貌精细刻画的需要。但是高石梯地区三维地震满覆盖,因此本文主要利用地震层位数据来恢复古地貌。主要有残厚法和印模法可以选择。(1)残厚法:残厚法的关键是选择下伏标志层,前人曾选择灯三段蓝灰色泥岩顶面作为下伏标志层。但是分析发现灯三段沉积末期,高石梯地区处于裂陷活动期,构造变动较大,特别是研究区西部,断陷较为发育,使差异剥蚀增强,致使残厚法恢复古地貌存在较大问题。同时,地震剖面上灯三段和灯四段底界地震同相轴变化较大,难以准确追踪。灯三段底部也存在由东向西的超覆现象,这表明灯三段和灯四段底界均难作为与古海平面平行的“基准面”来恢复灯四段岩溶古地貌。加之桐湾Ⅱ幕对灯四段的差异剥蚀,灯四段厚度变化较大,故利用灯三段和灯四段残余厚度恢复古地貌在本区并不适用。(2)印模法:印模法的关键是选择上覆标志层,灯影组上覆最直接的标志层应为筇竹寺组海侵泥岩,但是这套层与上覆沧浪铺组碎屑岩界线很难在地震上追踪,导致无法作为上覆标志层。但是分析发现在四川盆地,灯影组上覆的寒武系筇竹寺组—沧浪铺组沉积期为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为补偿沉积,对灯影组的剥蚀古地貌基本填平补齐,寒武系底—沧浪铺组顶印模厚度能真实反映寒武系沉积前的灯四段古地貌特征。同时,由于筇竹寺组—沧浪铺组沉积晚期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区构造运动相对稳定,加之区内高品质地震资料三维连片面覆盖,同一构造单元内龙王庙组厚度相对稳定(80~110 m),属“泛海沉积”,因而选沧浪铺组顶作为古地貌恢复的“基准面”,利用沧浪铺组顶到灯影组顶的印模地震厚度变化趋势来表征灯四段的岩溶古地貌是可行的。故选择寒武系底—沧浪铺组顶地震厚度变化趋势来恢复灯四段岩溶古地貌,从而进行古地貌识别。
根据震旦系灯四段顶面至寒武系沧浪铺组顶面厚度这一定量指标,结合古地理环境、古水动力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3类二级地貌类型:岩溶台地、岩溶缓坡地、岩溶盆地(表1),具体刻画结果如图3。3.2 三级地貌单元划分指标体系与刻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四段岩溶古地貌恢复及地质意义[J]. 金民东,谭秀成,童明胜,曾伟,刘宏,钟波,刘庆松,连承波,周星合,许浒,罗冰.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01)
[2]塔北哈拉哈塘加里东期多期岩溶古地貌恢复与洞穴储层分布预测[J]. 淡永,邹灏,梁彬,张庆玉,曹建文,李景瑞,郝彦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03)
[3]川中古隆起灯影组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展布[J]. 罗冰,杨跃明,罗文军,文龙,王文之,陈康. 石油学报. 2015(04)
[4]四川盆地寒武系沉积前震旦系顶界岩溶地貌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杨雨,黄先平,张健,杨光,宋家荣,宋林珂,洪海涛,谭秀成,文龙. 天然气工业. 2014(03)
[5]轮古西地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微地貌特征及刻画[J]. 张庆玉,陈利新,梁彬,陈宏峰,曹建文. 海相油气地质. 2012(04)
[6]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储集层致密化过程研究[J]. 刘树根,马永生,黄文明,蔡勋育,张长俊,王国芝,徐国盛,雍自权,盘昌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04)
[7]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带震旦系灯影组的成藏模式[J]. 张林,魏国齐,汪泽成,吴世祥,沈珏红.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06)
[8]古岩溶盆地岩溶作用模式及古地貌精细刻画——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例[J]. 拜文华,吕锡敏,李小军,魏伟. 现代地质. 2002(03)
[9]古地貌恢复技术方法及其研究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研究为例[J]. 赵俊兴,陈洪德,时志强.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03)
[10]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及天然气富集特征[J]. 夏日元,唐健生,关碧珠,罗伟权,马振芳,周树勋,于忠平,潘令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02)
硕士论文
[1]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成因及与储层的关系[D]. 林刚.西南石油大学 2015
[2]四川盆地灯影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意义[D]. 罗思聪.西南石油大学 2015
[3]四川盆地高石梯构造灯影组储层特征研究[D]. 邓月锐.西南石油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71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7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