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絮凝沉降处理气田不含醇采出水
发布时间:2021-03-10 07:27
以H2O2为氧化剂,NaOH为pH调节剂,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为复合絮凝剂,通过响应面法考察絮凝工艺对不含醇采出水中固体悬浮物及油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药剂的显著顺序为聚合氯化铝>pH调节剂>氧化剂>聚丙烯酰胺;药剂最优添加量:氧化剂616 mg/L,pH调节剂161 mg/L,聚合氯化铝213 mg/L,聚丙烯酰胺3.3mg/L。在此条件下,不含醇采出水的水质总指标实际值为70.3%,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误差仅为2.23%,两者吻合度良好。
【文章来源】:工业水处理. 2020,40(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H2O2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在H2O2投加量为600 mg/L、PAC投加量为200mg/L、PAM投加量为3 mg/L的实验条件下,改变NaOH投加量,考察固体悬浮物与油的去除率变化情况,见图2。由图2可知,随着NaOH投加量的增加,固体悬浮物及油去除率先显著升高,随后缓慢降低。适量NaOH的加入有助于调节水样pH,促进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形成絮体并进一步沉降去除。当NaOH投加量超过临界值150 mg/L时,采出水逐渐偏碱性。由于水中含有一定量的HCO3-,生成的CO32-与水中Mg2+、Ba2+及Ca2+反应生成沉淀,导致固体悬浮物含量升高;同时水样碱性过大,不利于絮体的形成与去除。因此,不含醇采出水絮凝过程中选择NaOH投加量为150 mg/L,此时复合絮凝剂的处理效果最佳,絮体迅速产生且采出水变得澄清。
在H2O2投加量为600 mg/L、NaOH投加量为150 mg/L、PAM投加量为3 mg/L的实验条件,考察PAC投加量对絮凝过程中固体悬浮物及油的去除率变化情况,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不含醇采出水的固体悬浮物及油去除率基本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当PAC投加量达到200 mg/L时,对固体悬浮物及油的去除效果最佳;当PAC投加量>200 mg/L,固体悬浮物略微增加,含油量基本不变。PAC有助于污水中难沉淀的胶体颗粒黏合聚集,长大至自然沉淀,可有效脱除水中的悬浮固体杂质,并裹挟含油物质使其一并脱除。当PAC超过临界投加量时,会使水体黏度增加,堵塞排污管道,降低絮凝沉降效果;同时使污水中的Fe3+还原为Fe2+,造成二次污染。故在絮凝沉降预处理过程中选择PAC投加量为200 mg/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氢氧化物沉淀-Fenton法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J]. 白璐,白静. 电镀与环保. 2018(05)
[2]聚丙烯酰胺特性及生产技术研究[J]. 赵端. 化工管理. 2018(27)
[3]高分子絮凝剂在油田生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赵德喜. 工业水处理. 2018(08)
[4]气田采出水分析及防腐措施[J]. 景元,高好洁,季伟,王忠兴,夏星. 石油化工应用. 2017(04)
[5]苏里格气田南区气田采出水处理分析探讨[J]. 单巧利,郭志强,王国柱,查广平,黄航娟.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5(06)
[6]油田回注水质稳定处理及测试[J]. 安思彤,陈秀玲,关建庆,尹依娜. 环境工程. 2014(S1)
[7]Influences of water treatment agents on oil-water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oilfield produced water[J]. Guo Jixiang,Cao Jingjing,Li Mingyuan,Xia Haiying. Petroleum Science. 2013(03)
硕士论文
[1]复合型絮凝剂的制备对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D]. 衡涛.华东理工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074295
【文章来源】:工业水处理. 2020,40(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H2O2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在H2O2投加量为600 mg/L、PAC投加量为200mg/L、PAM投加量为3 mg/L的实验条件下,改变NaOH投加量,考察固体悬浮物与油的去除率变化情况,见图2。由图2可知,随着NaOH投加量的增加,固体悬浮物及油去除率先显著升高,随后缓慢降低。适量NaOH的加入有助于调节水样pH,促进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形成絮体并进一步沉降去除。当NaOH投加量超过临界值150 mg/L时,采出水逐渐偏碱性。由于水中含有一定量的HCO3-,生成的CO32-与水中Mg2+、Ba2+及Ca2+反应生成沉淀,导致固体悬浮物含量升高;同时水样碱性过大,不利于絮体的形成与去除。因此,不含醇采出水絮凝过程中选择NaOH投加量为150 mg/L,此时复合絮凝剂的处理效果最佳,絮体迅速产生且采出水变得澄清。
在H2O2投加量为600 mg/L、NaOH投加量为150 mg/L、PAM投加量为3 mg/L的实验条件,考察PAC投加量对絮凝过程中固体悬浮物及油的去除率变化情况,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不含醇采出水的固体悬浮物及油去除率基本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当PAC投加量达到200 mg/L时,对固体悬浮物及油的去除效果最佳;当PAC投加量>200 mg/L,固体悬浮物略微增加,含油量基本不变。PAC有助于污水中难沉淀的胶体颗粒黏合聚集,长大至自然沉淀,可有效脱除水中的悬浮固体杂质,并裹挟含油物质使其一并脱除。当PAC超过临界投加量时,会使水体黏度增加,堵塞排污管道,降低絮凝沉降效果;同时使污水中的Fe3+还原为Fe2+,造成二次污染。故在絮凝沉降预处理过程中选择PAC投加量为200 mg/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氢氧化物沉淀-Fenton法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J]. 白璐,白静. 电镀与环保. 2018(05)
[2]聚丙烯酰胺特性及生产技术研究[J]. 赵端. 化工管理. 2018(27)
[3]高分子絮凝剂在油田生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赵德喜. 工业水处理. 2018(08)
[4]气田采出水分析及防腐措施[J]. 景元,高好洁,季伟,王忠兴,夏星. 石油化工应用. 2017(04)
[5]苏里格气田南区气田采出水处理分析探讨[J]. 单巧利,郭志强,王国柱,查广平,黄航娟.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5(06)
[6]油田回注水质稳定处理及测试[J]. 安思彤,陈秀玲,关建庆,尹依娜. 环境工程. 2014(S1)
[7]Influences of water treatment agents on oil-water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oilfield produced water[J]. Guo Jixiang,Cao Jingjing,Li Mingyuan,Xia Haiying. Petroleum Science. 2013(03)
硕士论文
[1]复合型絮凝剂的制备对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D]. 衡涛.华东理工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074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7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