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川中地区龙王庙组储层类型划分、主控因素研究及分布预测

发布时间:2021-03-11 22:04
  四川盆地寒武系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厚度大,勘探经历了60多年,一直没有获得大的突破,直至2012年在川中磨溪地区取得较大突破,截止2017年底,该地区龙王庙组百万方井超30口,探明地质储量达4400亿方,成为一个特大型整装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磨溪地区龙王庙组取得突破后,大量的钻井和岩心资料揭示,该地区龙王庙组为一套厚层白云岩沉积,颗粒滩厚度20-70m,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以12口井653m岩心的精细描述为基础,结合103块铸体薄片的观察,利用27000km二维地震、6000km2三维地震,对川中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沉积相特征、岩相古地理演化、储层类型及发育主控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四项研究进展:利用钻井与岩心等资料,研究了川中地区龙王庙组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四川盆地寒武系龙王庙组为碳酸盐岩镶边台地沉积;其中川中地区发育局限台地沉积,包括颗粒滩、云坪和滩间海三个亚相,向西为混积陆棚,向东为潟湖沉积。川中地区龙王庙组岩相古地理与桐湾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古地理格局...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川中地区龙王庙组储层类型划分、主控因素研究及分布预测


006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所占比例(据BP世界能源统计)

川中地区龙王庙组储层类型划分、主控因素研究及分布预测


论文研究区域

川中地区龙王庙组储层类型划分、主控因素研究及分布预测


四川盆地及邻区地质略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勘探领域拓展历程及沉积学的基本驱动作用[J]. 陈安清,侯明才,陈洪德,徐胜林,钟怡江,刘文均.  沉积学报. 2017(05)
[2]中国海相碳酸盐岩的分布及油气地质基础问题[J]. 马永生,何登发,蔡勋育,刘波.  岩石学报. 2017(04)
[3]四川海相克拉通盆地显生宙演化阶段及其特征[J]. 刘树根,孙玮,钟勇,邓宾,宋金民,冉波,罗志立,韩克猷.  岩石学报. 2017(04)
[4]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特征、资源潜力与勘探方向[J]. 魏国齐,王志宏,李剑,杨威,谢增业.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01)
[5]塔里木盆地中奥陶世一间房组沉积时期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特征[J]. 高华华,何登发,童晓光,温志新,王兆明,何金有.  古地理学报. 2016(06)
[6]四川盆地东部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古环境意义[J]. 任影,钟大康,高崇龙,杨雪琪,李海洋,杨强,刘云龙,王玉.  海相油气地质. 2016(04)
[7]四川盆地高磨地区龙王庙组气藏地震勘探关键技术[J]. 张光荣,冉崎,廖奇,喻颐,张旋,陈康,曹宏,曾鸣,文龙,赖强.  天然气工业. 2016(05)
[8]四川盆地早寒武世龙王庙期沉积特征与古地理[J]. 马腾,谭秀成,李凌,曾伟,金民东,罗冰,洪海涛,胡平.  沉积学报. 2016(01)
[9]四川盆地中部龙王庙组滩相储层特征及形成机制[J]. 代林呈,王兴志,杜双宇,杨雪飞,杨跃明.  海相油气地质. 2016(01)
[10]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规模储层发育地质背景初探[J]. 赵文智,沈安江,胡安平,周进高,倪新锋.  岩石学报. 2015(11)

博士论文
[1]黔中隆起及周缘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D]. 崔金栋.中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构造特征演化对油气的控制作用[D]. 冯益潘.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77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77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f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