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下刚果盆地早白垩世巴雷姆晚期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发现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1-03-12 07:17
  以下刚果盆地下白垩统巴雷姆阶Pointe Indienne组中段为例,采用深水沉积学理论,结合重力流的最新研究进展,利用研究区最新钻井岩心资料及分析测试数据,对其岩性、沉积构造类型和岩石学特征等进行了探讨分析,识别出研究区广泛存在重力流沉积,并总结了该重力流的深水沉积过程及其砂体发育概念模型。结果表明:重力流沉积以中—细砂岩为主,砂岩底部发育槽模、重荷模、火焰状构造及球枕构造,砂岩内部有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爬升波纹层理、包卷层理、泄水构造及漂浮泥砾;重力流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分选差、次棱—次圆状,以悬浮搬运机制为主,砂岩粒度累积概率曲线有全悬浮总体的"一段式"和高悬浮总体的"两段式";可识别出滑动、滑塌、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和浊流5种重力流流体类型及其在垂向上的6种相序组合类型;研究区重力流砂体横向连续性较好,垂向叠置厚度较厚,可形成规模较大的油气藏。 

【文章来源】:古地理学报. 2020,22(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下刚果盆地早白垩世巴雷姆晚期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发现及意义


下刚果盆地下白垩统巴雷姆阶Pointe Indienne组岩石显微特征

下刚果盆地早白垩世巴雷姆晚期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发现及意义


下刚果盆地下白垩统巴雷姆阶Pointe Indienne组沉积构造

下刚果盆地早白垩世巴雷姆晚期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发现及意义


下刚果盆地位置(a)及地层综合柱状图(b)(据范洪耀等,2012;逄林安,2018;修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湖相沉积物重力流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 李相博,刘化清,潘树新,王菁.  沉积学报. 2019(05)
[2]西非下刚果盆地大型湖相浊积岩特征及勘探意义[J]. 逄林安.  海洋地质前沿. 2018(04)
[3]下刚果盆地Madingo组海相烃源岩岩相特征和沉积模式[J]. 黄兴,杨香华,朱红涛,康洪全,贾建忠,王波,季少聪.  石油学报. 2017(10)
[4]湖南邵阳地区茅口期晚期重力流沉积的发现及意义[J]. 邵龙义,刘炳强,吉丛伟,伍意得,李志能,彭正奇,张超,黎光明.  古地理学报. 2017(04)
[5]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孙宁亮,钟建华,王书宝,刘绍光,倪良田,曲俊利,郝兵,刘闯.  古地理学报. 2017(02)
[6]下刚果盆地盐下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 刘亚雷.  现代地质. 2016(06)
[7]东营凹陷东部始新世三角洲供给型重力流沉积特征与模式[J]. 鲜本忠,王璐,刘建平,路智勇,李宇志,牛栓文,朱永飞,洪方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8]龙门山中、新生界软沉积物变形及构造演化[J]. 乔秀夫,姜枚,李海兵,郭宪璞,苏德辰,许乐红.  地学前缘. 2016(06)
[9]深水重力流类型、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以济阳坳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为例[J]. 杨田,操应长,王艳忠,张少敏.  石油学报. 2015(09)
[10]深水块状砂岩碎屑流成因的直接证据:“泥包砾”结构——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研究为例[J]. 李相博,刘化清,张忠义,袁效奇,完颜容,牛海青,廖建波,王菁.  沉积学报. 2014(04)



本文编号:3077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77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2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