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渗透率对菌体调剖驱油效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19 17:23
  为了探究菌体调剖驱油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能力和适用条件,通过并联均质胶结岩心构建了非均质油藏模型,利用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分别研究了不同渗透率和渗透率级差条件下的菌体调剖驱油效果。结果表明,菌体调剖驱油效果与渗透率大小和渗透率级差密切相关。当油藏渗透率为101.84×10-3~741.87×10-3μm2、渗透率级差为0~8.01时,菌体调剖驱油可最大提高采收率5.10百分点。当渗透率级差增大到7.28时,菌体吸附滞留所形成的调剖作用无法明显改善储层非均质性,不能达到调剖驱油的效果。菌体调剖驱油效果随着综合渗透率的增大而降低。研究结果对于深化微生物采油机理的认识和判定微生物采油的适用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断块油气田. 2020,27(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渗透率对菌体调剖驱油效果的影响


不同渗透率级c级差

变化图,渗透率,菌体


第27卷第4期2结果与讨论2.1渗透率级差对菌体调剖驱油效果的影响渗透率级差是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的比值,表明渗透率的分布范围及差异程度[14]。由于非均质性的存在,菌体随流体优先进入高渗透带,经过筛分滞留在岩心内部,形成对高渗透带的封堵,从而具有一定的调剖作用。由图1可以看出,当水驱至含水率98%之后转菌悬液驱,注入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当渗透率级差为1.03时,压力上升幅度最大;当渗透率级差增大到7.28时,压力上升不明显。通过分析采油过程中的分流率(见图2)可以看出,通过注入菌悬液,各个渗透率级差下的分流率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当渗透率级差分别为1.03,1.96,2.94时,分流率变化较大,且分流率比的降低幅度随着级差的增长而增大。但是,当渗透率级差增大到7.28时,分流率比变化幅度较小,说明菌体通过吸附、筛分、滞留所形成的调剖作用,是在一定渗透率级差范围内实现的。图1不同渗透率级差下的采油参数变化图2不同渗透率级差下分流率随注入量的变化a级差1.03b级差1.96c级差2.94d级差7.28a级差1.03b级差1.96c级差2.94d级差7.28毕永强,等.渗透率对菌体调剖驱油效果的影响495

采收率,渗透率,菌体


断块油气田2020年7月岩心编号渗透率/10-3μm2渗透率级差水驱采收率/%菌悬液驱采收率/%提高采收率/百分点4#138.961.0360.1762.712.543#134.8711#280.801.9679.3883.514.137#143.3013#395.652.9485.8590.574.726#134.641#741.877.2881.6783.331.665#101.84由不同渗透率级差下的菌体调剖实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菌体调剖驱油的能力随渗透率级差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当渗透率级差为2.94时,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说明菌体的调剖作用使低渗透带的大量残余原油得以开发,从而提高了原油采收率。但是,当级差增大到7.28时,通过菌体调剖提高的原油采收率幅度反而降低,说明此时菌体滞留在高渗透带,无法明显改善岩心非均质性而产生调剖驱油作用。对不同渗透率级差下的菌体调剖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见图3)。根据拟合结果可以进一步判定:当渗透率级差为0时,可提高采收率0.51百分点;当渗透率级差为8.01时,提高采收率为0;当渗透率级差为3.90时,可最大提高采收率5.10百分点。表2不同渗透率级差下的菌体调剖实验结果图3提高采收率与渗透率级差的关系2.2渗透率大小对菌体调剖效果的影响在渗透率级差近似等于2的条件下,研究了渗透率大小对菌体调剖驱油效果的影响(见图4)。由图4可以看出,当水驱至含水率98%后,开始实施菌悬液驱,注入压力随着并联岩心渗透率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岩心渗透率越大,孔隙喉道半径越大,孔隙的连通性越好,菌体不容易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的研究进展[J]. 尚滨.  化工管理. 2019(20)
[2]微生物驱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 王天源,修建龙,崔庆锋,黄立信,马原栋,俞理.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3]注采交替提高采收率物理模拟实验[J]. 孙志刚,杨海博,杨勇,张红欣,陈霆,王建.  断块油气田. 2019(01)
[4]多层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指标预测方法[J]. 陈红伟,冯其红,张先敏,吴天琛,周文胜,刘晨.  断块油气田. 2018(04)
[5]聚合物产生菌FY-7对非均质油藏的调剖潜力分析[J]. 毕永强,修建龙,张康智,马挺.  特种油气藏. 2018(04)
[6]采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滞留机制[J]. 毕永强,俞理,修建龙,伊丽娜,黄立信,王天源.  石油学报. 2017(01)
[7]微生物复合降黏技术在底水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J]. 韩世庆,程远忠,安振月,姚瑞香,车正家,李红,李绘春.  断块油气田. 2012(S1)
[8]储层中菌体微观调剖驱油效果分析[J]. 刘保磊,董汉平,俞理,杨玲.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1(04)
[9]铜绿假单胞菌WJ-1降解原油特性[J]. 夏文杰,董汉平,俞理,黄立信.  化工学报. 2011(07)
[10]生物聚合物深部调剖技术室内研究及矿场应用试验[J]. 黄绍东,吕振山,张艳红,魏立新,关丹庆,邸胜杰,王淑芳.  断块油气田. 2005(06)



本文编号:3089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89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8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