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大庆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规律及有利区优选

发布时间:2021-03-25 21:29
  葡北油田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南部的葡萄花背斜构造上,其中葡萄花油层是研究区内的主力产油层位,但随着主体区块构造油藏的有效动用,导致后续开发潜力不足,急需开展复杂构造区油水分布规律及外扩潜力研究。本论文运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区构造特征、断层特征、储层沉积特征等油水分布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探究构造主体区的油水包络线边界及外扩潜力区范围。针对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主体区块的构造油藏特征,首先开展基于构造特征和断层特征的构造单元划分,依据规模较大的I型断层将葡萄花油层划分为7个断块单元,进而参照规模较小的II、III型断层将7个断块单元细分为15个单一控油圈闭。在此基础上,采用油藏剖面法、小层含油性投影法和概率统计法对各单一控油圈闭的油底、水顶进行标定,得出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的垂向和平面特征,进而圈定出研究区油水包络线。随后总结了油水分布规律的3个主控因素:1)构造形态控制油柱高度和油水平面分布,其中地层坡度陡的地区油水分异较好,油水界面海拔较浅,油柱高度低;2)断层密集带背形构造控制油气平面聚集部位,研究区内断裂密集带背形隆起幅...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庆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规律及有利区优选


图0.1技术路线图

位置图,构造单元,葡北油田,高台子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大庆长垣位于松辽盆地的中央坳陷区内部,属于二级构造单元,它由七个三级构造单元组成,由北向南分别为喇嘛甸构造单元、萨尔图构造单元、杏树岗构造单元、高台子构造单元、太平屯构造单元、葡萄花构造单元及敖包塔构造单元等。葡北油田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南部的葡萄花构造北部。其北端与高台子构造以向斜相接,东北与太平屯构造以向斜相接。而位于葡北油田南端的葡南油田不在本次研究的范围内。构造区地表为粘土和砂质粘土覆盖,构造区内地势相对平坦,海拔高度约130-150m,地表可见几十个平均水深约 1m 左右的小型湖泊。本区位于让通铁路东部,大庆—肇源公路穿越该区,区域交通十分便利(图 1.1)。

大庆油田,研究院,沉积相


地层厚度较大,约 1500~2000m。主要为发生于中-晚侏罗世为多个相互独立的断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充填物主要为冲的砾岩、砂砾岩及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其中混有湖相的砂泥岩及沼阶段:自登一、二段开始,盆地开始由断陷盆地向坳陷盆地转化,至期,盆地大规模成为坳陷,一直持续到嫩江组,此时为盆地发育的为沉积面积广,沉积环境以河流、三角洲及湖相为主。在青一、二时期湖盆面积达到最大范围,约为 20 万 km2。这时期形成了大面积的岩的沉积中心为湖盆中部存在一个大型继承性深坳陷。坳陷期的沉积单沉积中心,大型三角洲相砂体楔入到深湖相黑色泥岩中,相带宽且油气生成和富集的最有利阶段(图 1.2)。阶段:萎缩阶段特点为沉积范围逐步缩小,整个盆地缓慢上升,自四三纪,以河流相的红色沉积和浅水湖相沉积为主,沉积厚度薄,多为水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角洲外前缘亚相储层井间连通性定量评价——以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南二区东部为例[J]. 薛欣宇,刘宗堡,张云峰,方庆.  石油学报. 2017(11)
[2]三角洲平原亚相储层砂体静态连通性定量表征——以松辽盆地肇州油田扶余油层为例[J]. 张云峰,刘宗堡,赵容生,刘云燕.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7(06)
[3]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形成时间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 高翔,刘志宏,聂志阳,姚勇,贾卧,王超,宋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1)
[4]松辽盆地肇州油田层控多边形断层发育特征及在油成藏中的作用[J]. 平贵东,付晓飞,刘宗堡,谢昭涵,高煜婷,方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5]松辽盆地姚家组砂岩输导层划分与定量表征[J]. 孙永河,冯丹,王汉强.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5(02)
[6]杏北西斜坡区扶杨油层断裂系统特征[J]. 王雅春,朱琳,王璐,孙永河,席国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7]南堡凹陷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方法[J]. 付广,孙同文,吕延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01)
[8]断背斜油藏油水界面的差异分布及成因探讨[J]. 严科,赵红兵.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9]鄂尔多斯盆地子长油田长6储层油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J]. 唐建云,任战利,梁宇,王彦龙,安勇.  地下水. 2012(06)
[10]断裂输导流体的机制及输导形式探讨[J]. 孙同文,付广,吕延防,赵荣.  地质论评. 2012(06)

博士论文
[1]油田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方法[D]. 韩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硕士论文
[1]河南井楼中区H3Ⅲ油组油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D]. 常鹏嵩.东北石油大学 2016
[2]古龙南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D]. 张雁翔.东北石油大学 2015
[3]头台油田扶余油层油水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研究[D]. 徐光波.东北石油大学 2013
[4]影响砂体连通体积因素的定量评价[D]. 李强.长江大学 2012
[5]松辽盆地葡北油田断裂发育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D]. 彭向东.东北石油大学 2011
[6]大庆葡萄花油田构造精细解释研究[D]. 邓维森.中国石油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00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100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b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