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纪-早白垩世沉降史反演模拟

发布时间:2021-03-26 15:46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大型的克拉通边缘多旋回叠合盆地,在晚侏罗世以前属于华北盆地,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构造演化,从华北盆地中独立出来成为鄂尔多斯盆地,喜马拉雅运动使其最终定型。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盆地发育主要阶段的沉积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工作,但是在盆地中南部主要研究了含油气地层的沉积体系,而盆地沉降史分析、盆地基底形态恢复、及盆地形成演化缺少系统研究。本论文收集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大量的钻井数据,主要选取3条剖面上的测井曲线进行解释,分析盆地沉积相特征;采用回剥反演法,揭示鄂尔多斯盆地沉降史、沉降特征和沉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富县组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河流相。延安期研究区沉积范围和湖区迅速扩张,以河流相和向湖推进的三角洲相为主。直罗期和安定期沉积范围有所减小,直罗早期以辫状河沉积为主,晚期转化为曲流河,安定期湖盆范围向西部和北部扩大。在早白垩世湖盆中心转移到西部,东部河流体系经湖泊三角洲体系向湖推进。研究区早侏罗世-早白垩世沉降史曲线的形态整体呈现为上凸形,富县期盆地沉降速率极缓,延安期沉降速率剧增,大部分地区延安期的沉降速率在整个侏罗纪为最快时期,延安期之后盆地沉...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纪-早白垩世沉降史反演模拟


研究技术路线图

区域地质图,区域地质图,鄂尔多斯盆地


图 2-1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图(据 Xie X 修改,2007)2.1.3 西缘逆冲构造带又称为西缘冲断构造带,位于盆地西缘,属于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主体呈南北向展布。该冲断带的发育可追溯到晚中生代,燕山中期东西向的强烈挤压作用在该地区表现明显,形成一系列褶皱和断层,断层走向近 S-N,在此之前该地区为贺兰碰撞谷。西缘逆冲带南部和北部的构造样式不同可将其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为六盘山 马家滩褶皱冲断带,属于滑脱型薄皮构造。北段为贺兰山 横山堡褶皱冲断带,表现为基底卷入的厚皮构造。

自然伽马,值分布,电阻率,泥质含量


第 3 章 测井曲线解释与岩相古地理恢复水流搬运能力弱,微细泥质得以沉积,形成细粒的泥页岩,线趋于一致,由此可用 SP 曲线幅度的相对高低来判断砂岩及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的强弱。率测井(RT)是测井方法中使用最早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划分钻井地质剖面和判断岩性等工作中有重要作用。岩层水性质、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可电阻率,来判断岩性,划分油气水层,研究储集层的含油性积电阻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岩石中的泥质含量和岩石孔隙质、浓度等因素。一般泥质砂岩比砂岩电阻率低,泥质含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黄迪颖.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2]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应力场[J]. 万永平,李海龙,李云,宋志杰,李园园,祁攀文.  地球科学. 2017(04)
[3]吕梁山隆升时限与演化过程研究[J]. 赵俊峰,刘池洋,Nigel MOUNTNEY,芦建军,曹冀龙,杨瑶,薛锐.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10)
[4]鄂尔多斯盆地中—晚侏罗世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J]. 李振宏,董树文,冯胜斌,渠洪杰.  地球学报. 2015(01)
[5]盆地沉降史回剥分析的不确定性及参数影响[J]. 谢辉,周蒂,陈广浩,李鹏春,庞雄,李元平,赵美松.  热带海洋学报. 2014(05)
[6]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煤层形成[J]. 王东东,邵龙义,李智学,胡一鸿.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06)
[7]前陆盆地挠曲沉降和沉积过程3-D模型研究[J]. 胡明卿,刘少峰.  地质学报. 2012(01)
[8]沉降史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J]. 李向东,陈刚,李玖勇,何幼斌,张铭记.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5)
[9]利用测井曲线研究陆相湖泊沉积微相[J]. 宋璠,侯加根,张震,苏妮娜.  测井技术. 2009(06)
[10]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剥蚀地层厚度恢复研究[J]. 翁望飞,刘池洋,赵红格,王建强,张蓉蓉,陈洪,桂小军.  地层学杂志. 2009(04)

博士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对秦岭造山过程的构造沉积响应[D]. 李振宏.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1
[2]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D]. 王建强.西北大学 2010
[3]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期原始盆地恢复[D]. 杨磊.西北大学 2008
[4]鄂尔多斯盆地直罗—安定期原盆恢复[D]. 赵俊峰.西北大学 2007
[5]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学研究[D]. 梁积伟.西北大学 2007
[6]贺兰山中段中生代构造环境分析[D]. 王锋.西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原特提斯北界东—西段交接转换过程:秦岭—祁连—贺兰构造关系[D]. 薛友辰.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系直罗组—安定组沉积体系研究[D]. 何卫军.西北大学 2007
[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早白垩世原盆恢复及其演化[D]. 王建强.西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01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101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0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