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基于气井井筒瞬态温度压力耦合计算的水合物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21:23
  气井生产过程中,水合物的形成妨碍天然气生产和集输工艺的正常运转,可能导致停产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防患于未然,必须根据气井资料,科学预测天然气在生产或集输工况下的形成条件和生成位置。预测水合物在井筒内的生成情况之前,必须获取井筒温度、压力分布数据。但一些井况较复杂的气井很难利用压力计或者温度计进行实测,常用的温度、压力模型一般只能用于稳态计算,因此本文广泛调研国内外温度、压力以及水合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献,从井筒物理模型和传热学基础理论出发,在已有瞬态模型的基础上,将相关模型参数视为变量,考虑管材导热系数和温度间的实际变化关系,建立了考虑井筒-地层复合介质总热阻与温度的耦合计算过程的瞬态温度模型,将其与井筒压力模型进行温度-压力耦合计算后衔接水合物预测模型,编写程序用于计算井筒的温度剖面、压力剖面、水合物生成条件以及水合物在井筒内的生成位置。对相关计算结果进行模型验证、敏感性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压力模型中的部分物性参数在不同温度或压力下变化幅度大,若视为定值将会产生较大误差。(2)通过对比验证发现,本文建立的温度-压力耦合模型在瞬态和稳态下的计算结果与商业软件计算结果...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2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气井井筒瞬态温度压力耦合计算的水合物预测研究


油管一地层复合介质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热传递,油管,稳定传热


?及热辐射过程;③热量在地层中(III区)的热传导过程。??在图2-1和2-2中的油管-地层区域内,地层流体通过油管由井底流向井口,??径向热传递过程中,油管内将产生热对流,油管壁、套管壁中将产生热传导,油??套管环空中将产生产生热对流和热辐射,水泥环中将产生热传导,水泥环外边界??到地层外边界间将产生热传导。??_??i?jX?,’I?i??i?'、\油管内(I区)V,?i?i??I?、、??;??i?j????!?i????n油管-水泥环外边界(n区)M?-??地层(m区)??图2-1油管-地层复合介质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I?I区i?ii区?!?m区I??<??>??I?■?■?■?■—■?■—??|丨?Rf?Rtitb?him?反?cas?Rcew?i??图2-2油管-地层复合介质系统组成及径向热量传导示意图??Ramey模型将I、II区内的热传递视为稳定传热、HI区内的热传递视为非稳??定传热,并引入系统总传热系数[7,。,将I、II区复合传热介质整体表征为单一热??阻,引入无因次时间函数/句,将III区热阻表正为时间的函数,从而简化III区??13??

示意图,热阻,总热阻,井筒


由井筒物理模型可知,径向传热的总热阻R。由油管内流体传热热阻'、油??管导热热阻7?mh、环流体空导热热阻穴_、套管导热热阻心?、水泥环热阻况_、??地层热阻\组成,如图2-6。??油管内?油管?环空?套管?水泥环?地热??传热热阻导热热阻流体热阻导热热阻?热阻?热阻??图2-6井筒径向传热系统的热阻组成示意图??Uto?=?Rf?+?R?lh?+?Ra,m?+?RcaS?+?Rcem?+?Re?(2-71)??Rf=—^—?(2-72)??2nrtinf??(2-73)??tub?i?1??2疋七??Km^?2nrt0[haf^hac)?(2_74)??R?Mr^\?(2-75)??哪?Mcas??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洋关井井筒温度场瞬态模型[J]. 宋洵成,韦龙贵,何连,郭永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2]钻井液径向温度梯度与轴向导热对井筒温度分布影响[J]. 杨谋,孟英峰,李皋,邓建民,张林,唐思洪.  物理学报. 2013(07)
[3]深层产水气井井筒压力预测研究[J]. 张仕强,李祖友,周兴付.  钻采工艺. 2010(04)
[4]井筒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及应用[J]. 吴志良.  石油实验地质. 2008(03)
[5]水平管与倾斜管中段塞流的特性研究现状[J]. 梁毅,刘启国,钟英.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02)
[6]井眼循环温度分布规律[J]. 张勇,宋金初.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5(12)
[7]气-液-液-水合物多相平衡闪蒸的新算法[J]. 马庆兰,陈光进,孙长宇,郭天民.  化工学报. 2005(09)
[8]凝析气井井筒动态分析方法及软件研制[J]. 李媚,常志强,孙雷,康征,何志雄,孙良田.  天然气工业. 2005(07)
[9]甲烷水合物热稳定性的研究[J]. 林微,陈光进,吴志恺,杨兰英.  天然气工业. 2005(02)
[10]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机理的研究[J]. 陈孝彦,何小社,何晓霞,王胜杰,刘芙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4(01)

博士论文
[1]深水钻井井筒内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理及预防研究[D]. 刘晓兰.中国石油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深水钻井天然气水合物生成预测研究[D]. 刘茂森.西南石油大学 2017
[2]气井井筒瞬态温度压力耦合模型研究[D]. 宋戈.西南石油大学 2015
[3]考虑井筒温度变化的气井不稳定试井[D]. 杨亚.中国石油大学 2011
[4]涩北气田水平井井筒压力计算研究[D]. 陈海力.中国石油大学 2009
[5]川西气田水合物防治工艺技术研究[D]. 邓柯.西南石油大学 2007
[6]垂直井筒两相流温度场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D]. 于晓丹.中国石油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13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113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9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