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煤系地层“三气”共采井壁稳定钻井液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1 13:55
综合勘探开发煤系“三气”在垂向上拓展了煤层气的勘探领域,是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和煤层气开发效益的重要途径,正在成为目前的重点勘探方向。但由于赋存机理、储层改造技术、采气和集输技术等差异,煤系“三气”共采难度大,对钻进时所需的水基钻井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砂岩地层较少出现井壁失稳问题,要求钻井液能同时解决钻进煤层、页岩和砂岩地层的井壁稳定问题。因为在实际钻进过程中,不太可能频繁地转换钻井液体系;而且在储层钻进过程中,还须考虑储层保护问题。论文分析了西南地区贵州织金和毕节地区煤系地层的理化组成,探究了钻井液电性和润湿性影响煤岩和页岩井壁稳定性的作用规律与机理,研究了可实现“三气”共采条件下煤系地层井壁稳定的水基钻井液体系。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论文的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分析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介绍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从矿物组成、微观结构、比表面积及孔隙度等方面分析煤系地层岩样(煤岩和页岩)的物理化学特征。研究发现:织金龙潭组煤样粘土矿物含量较多,非晶质含量偏高,裂隙孔喉发育;毕节龙潭组煤样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裂隙较为发育,易破碎,白云石和石英等脆性矿含量较...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山西临兴区块某井煤系“三气”柱状地质剖面
图 1.2 黔西松河井田龙潭煤系综合柱状图[14]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承担的企业系‘三气’共采钻井液技术研究”。拟在采集西南地代表性煤岩和页岩岩样的基础上,分析其矿物组成与井壁失稳机理,研究井壁稳定对钻井液性能的要求;响煤岩和页岩井壁稳定性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丰富和集成多种井壁稳定方法,提出实现“三气”共采条件下壁稳定的水基钻井液优化配方,可为煤系‘三气’资与技术支持。
图 2.1 平桥 PQT-1 探采试验井交通位置图(2)龙潭组(P3l)是一套以泥岩至细粒碎屑岩为主,含碳酸盐岩和煤岩的含煤岩系。一般65m 左右,按岩性组合分为以下三段。下段(P3l1):主要为浅海、泻湖海湾相~滨海相砂泥岩、硅质岩、碳酸盐岩沉积,由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灰岩及煤层组成。含煤 8~12 层,厚 81~94m般厚为 90m。中段(P3l2):为滨海~滨海平原相砂泥含煤沉积,由细砂岩(35.3%——含率同)、泥质岩(28.7%)、粉砂岩(24.5%)、煤岩(10.5%)及碳酸盐岩(1%)。含煤 10~18 层,一般 13 层,厚 97.40~117.21 m,一般厚为 110 m。上段(P3l3):以浅海及滨海沉积相为主,由细砂岩(29.2%)、泥岩(27.9%砂岩(23.8%)、石灰岩(12.8%)及煤岩(6.3%)组成。含煤 5~7 层,厚 54.60~70,一般厚为 65 m。(3)长兴组(P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XRD分析高岭石在浮选尾煤中分布规律[J]. 付元鹏,张秀文,董宪姝,姚素玲. 矿产综合利用. 2017(02)
[2]正电胶钻井液增强煤层气钻井井壁稳定性试验研究[J]. 岳也,彭扬东,陈书雅,杨现禹,蔡记华. 煤炭科学技术. 2016(10)
[3]页岩储层润湿性及孔隙结构对吸附特征的影响[J]. 范青云.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4]国内外页岩气井水基钻井液技术现状及中国发展方向[J]. 孙金声,刘敬平,闫丽丽,刘勇.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6(05)
[5]煤层气钻探低密度钻井液物/化协同降滤失研究[J]. 朱金勇,侯淑鹏,陈礼仪,王胜,邹杰,宋佳奇. 煤炭科学技术. 2016(09)
[6]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润湿性研究[J]. 麻红顺,刘厚宁,严康. 煤炭技术. 2016(08)
[7]表面活性剂对煤润湿性的改性实验[J]. 李娇阳,陆银平,赵一星. 煤炭技术. 2016(08)
[8]超细粉碎对煤表面性质及超净煤分选的影响[J]. 王婕,付晓恒,赵静,杨磊. 煤炭学报. 2016(06)
[9]马壁区块复杂结构煤体的煤层气绒囊钻井液研究[J]. 郑力会,刘俊英,滑志超,李宗源,张峥. 煤炭科学技术. 2016(05)
[10]钻井中煤体结构特征与井壁稳定性分析研究[J]. 高向东,王延斌,张崇崇. 煤炭科学技术. 2016(05)
本文编号:3131375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山西临兴区块某井煤系“三气”柱状地质剖面
图 1.2 黔西松河井田龙潭煤系综合柱状图[14]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承担的企业系‘三气’共采钻井液技术研究”。拟在采集西南地代表性煤岩和页岩岩样的基础上,分析其矿物组成与井壁失稳机理,研究井壁稳定对钻井液性能的要求;响煤岩和页岩井壁稳定性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丰富和集成多种井壁稳定方法,提出实现“三气”共采条件下壁稳定的水基钻井液优化配方,可为煤系‘三气’资与技术支持。
图 2.1 平桥 PQT-1 探采试验井交通位置图(2)龙潭组(P3l)是一套以泥岩至细粒碎屑岩为主,含碳酸盐岩和煤岩的含煤岩系。一般65m 左右,按岩性组合分为以下三段。下段(P3l1):主要为浅海、泻湖海湾相~滨海相砂泥岩、硅质岩、碳酸盐岩沉积,由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灰岩及煤层组成。含煤 8~12 层,厚 81~94m般厚为 90m。中段(P3l2):为滨海~滨海平原相砂泥含煤沉积,由细砂岩(35.3%——含率同)、泥质岩(28.7%)、粉砂岩(24.5%)、煤岩(10.5%)及碳酸盐岩(1%)。含煤 10~18 层,一般 13 层,厚 97.40~117.21 m,一般厚为 110 m。上段(P3l3):以浅海及滨海沉积相为主,由细砂岩(29.2%)、泥岩(27.9%砂岩(23.8%)、石灰岩(12.8%)及煤岩(6.3%)组成。含煤 5~7 层,厚 54.60~70,一般厚为 65 m。(3)长兴组(P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XRD分析高岭石在浮选尾煤中分布规律[J]. 付元鹏,张秀文,董宪姝,姚素玲. 矿产综合利用. 2017(02)
[2]正电胶钻井液增强煤层气钻井井壁稳定性试验研究[J]. 岳也,彭扬东,陈书雅,杨现禹,蔡记华. 煤炭科学技术. 2016(10)
[3]页岩储层润湿性及孔隙结构对吸附特征的影响[J]. 范青云.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4]国内外页岩气井水基钻井液技术现状及中国发展方向[J]. 孙金声,刘敬平,闫丽丽,刘勇.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6(05)
[5]煤层气钻探低密度钻井液物/化协同降滤失研究[J]. 朱金勇,侯淑鹏,陈礼仪,王胜,邹杰,宋佳奇. 煤炭科学技术. 2016(09)
[6]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润湿性研究[J]. 麻红顺,刘厚宁,严康. 煤炭技术. 2016(08)
[7]表面活性剂对煤润湿性的改性实验[J]. 李娇阳,陆银平,赵一星. 煤炭技术. 2016(08)
[8]超细粉碎对煤表面性质及超净煤分选的影响[J]. 王婕,付晓恒,赵静,杨磊. 煤炭学报. 2016(06)
[9]马壁区块复杂结构煤体的煤层气绒囊钻井液研究[J]. 郑力会,刘俊英,滑志超,李宗源,张峥. 煤炭科学技术. 2016(05)
[10]钻井中煤体结构特征与井壁稳定性分析研究[J]. 高向东,王延斌,张崇崇. 煤炭科学技术. 2016(05)
本文编号:3131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13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