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不同沉积环境下烃源岩和原油中长链三环萜烷、二环倍半萜烷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1-04-15 12:08
应用长链三环萜烷、二环倍半萜烷系列标志化合物,对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A、B凹陷3类重要烃源岩及相关原油的沉积环境和油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类烃源岩及相关原油中萜烷分布特征差异明显,这种差异性主要受控于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及有机质输入类型,表现在:①文昌B凹陷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及相关原油中,长链三环萜烷以C21为主峰碳,C20—C21—C23呈山峰型分布,二环倍半萜烷高含8β(H)-升补身烷,含很低的重排补身烷和补身烷,揭示其有机质输入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形成于偏还原的沉积环境;②文昌B凹陷文昌组浅湖相烃源岩及相关原油中,代表沉积环境和有机质输入类型的指标分布形态和相对含量具有双重特征,其母源兼有湖相低等水生生物及陆源高等植物输入贡献,形成于弱氧化—氧化的沉积环境;③文昌A凹陷恩平组浅湖相烃源岩及相关原油中,长链三环萜烷以C20为主峰碳,峰形呈快速下降型,二环倍半萜烷高含重排补身烷,而含较低的8β(H)-升补身烷和补身烷,揭示其有机质输入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形成于偏氧化—氧化...
【文章来源】: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31(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勘探概况
文昌A、B凹陷不同沉积环境下烃源岩及原油中长链三环萜烷参数、姥植比相对含量关系
文昌B凹陷WC19-1油田、WC19-1N油田以及WC19-6油田钻遇原油中含较低的长链三环萜烷,长链三环萜烷与藿烷的比值平均值百分含量为21.1%;三环萜烷中C21含量最高,且以C21为主峰碳、C20—C21—C23呈山峰型分布特征;C21/(C19—C26)平均值高达18.8%,而C20/(C19—C26)平均值仅为13.3%,这种低含三环萜烷、以C21为主峰碳的特征,指示其原始有机质以淡水湖相输入为主[7,25-26](图3,表1)。对烃源岩三环萜烷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深湖相烃源岩具备类似的特征:长链三环萜烷含量低,与藿烷的比值平均值百分含量仅为10.1%;三环萜烷以C21为主峰碳,相对含量较高,C21/(C19—C26)平均值达18.5%,而C20/(C19—C26)平均值仅为11.7%,与原油表现出的特征可比性强,也指示其母质来源为淡水湖相输入[7,20-22](图3,表1)。在三环萜烷各参数相对含量交会图上[图4(a)],这类原油与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投点分布范围极为接近,相关性良好。综合判断,文昌B凹陷该类原油与中深湖相烃源岩具有很好的亲缘性,可能来自于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为了进一步验证长链三环萜烷的对比结果,引用其他多类生物标志物参数进行综合验证。结果显示,原油含丰富的代表藻类输入的C30-4甲基甾烷,不含代表高等植物来源的双杜松烷-T,原油碳同位素值介于-25.75‰~-23.49‰之间,与前文所述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特征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图3);原油姥植比较低,介于1.03~2.54之间,证实其母源为形成于弱还原—弱氧化环境、以水生生物贡献为主的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文昌B凹陷文昌19-9构造及WC19-1油田的个别井钻遇少数原油,其长链三环萜烷相对含量低于文昌组中深湖相原油,长链三环萜烷/藿烷值平均百分含量为13.5%;C19—C26三环萜烷呈现2种分布特征,一种是代表陆源输入的C19—C20稍高于代表湖相输入的C21—C23,以C20为主峰碳,C20>C19>C21,峰型从C20开始呈缓慢下降型,C20/(C19—C26)和C21/(C19—C26)平均值分别为16.3%、15.0%,C20和C21相对含量差异不大;另一种以C23为主峰碳,C19—C20—C21—C23呈上升型分布,C19/C23平均值为76.5%,显示陆源输入和湖相输入均占有较大的比重(图3,表1)。研究发现,文昌组一段浅湖相烃源岩长链三环萜烷具有类似的特征,烃源岩分布形态以C20为主峰、峰型呈缓慢下降型,或以C23为主峰呈山峰型分布,烃源岩三环萜烷/藿烷平均值为14.5%(图3,表1)。在三环萜烷各参数相对含量交会图上,这类原油与文昌组一段浅湖相烃源岩分布范围较接近[图4(a)],表明它们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此外,该类原油微含奥利烷,同时含较高的代表陆源输入的双杜松烷T和较丰富的代表藻类输入的C30-4甲基甾烷,T/C30H<1,Pr/Ph值较高,介于2.01~3.36之间,与文昌组一段浅湖相烃源岩可比性较强(图3),进而证实其母源为弱氧化—氧化沉积环境下、具备陆源和湖相双重输入的文昌组一段浅湖相烃源岩。从沉积背景来看,从文昌组二段中深湖相过渡到文昌组一段浅湖相沉积时期,文昌B凹陷水体逐渐变浅,存在陆源和湖相的双重输入,这一沉积变化特征与多参数表现出双重特征是吻合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准噶尔盆地东南缘阜康断裂带及其周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 刘海磊,李卉,向辉,王学勇,杜社宽.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02)
[2]酒泉盆地营尔凹陷油—源地质分布关系[J]. 唐海忠,赵建宇,高岗,马国福,赵乐义,杨智明,胡丹丹.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9(11)
[3]Evolution and organic geochemical significance of bicyclic sesquiterpanes in pyrolysi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n immature organic-rich mudstone[J]. Gang Yan,Yao-Hui Xu,Yan Liu,Peng-Hai Tang,Wei-Bin Liu. Petroleum Science. 2019(03)
[4]不同环境烃源岩和原油中C19~C23三环萜烷的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J]. 肖洪,李美俊,杨哲,朱志立. 地球化学. 2019(02)
[5]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B凹陷文昌组优质烃源岩再评价[J]. 周刚,张迎朝,陆江,李辉,胡高伟,陈亚兵. 中国海上油气. 2018(03)
[6]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徐闻X3井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 包建平,何丹,朱翠山,刘玉瑞,王文军,刘宏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05)
[7]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烃源岩三环萜烷分布样式及影响因素[J]. 陈哲龙,柳广弟,卫延召,高岗,任江玲,杨帆,马万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2)
[8]珠江口盆地原油中C15新倍半萜烷及其母源[J]. 包建平,陈希文,朱翠山.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09)
[9]珠江口盆地原油中新二环、四环萜烷的检出及其地球化学意义[J]. 朱扬明,谢建明,孙林婷,郝芳,朱俊章. 地球化学. 2015(04)
[10]原油中双环倍半萜指纹的内标法分析[J]. 杨佰娟,郑立,张魁英,陈军辉,王小如. 分析测试学报. 2012(11)
硕士论文
[1]恩平凹陷古近系烃源岩元素地球化学综合评价[D]. 薛罗.中国地质大学 2013
[2]惠州富烃凹陷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史玉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本文编号:3139308
【文章来源】: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31(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勘探概况
文昌A、B凹陷不同沉积环境下烃源岩及原油中长链三环萜烷参数、姥植比相对含量关系
文昌B凹陷WC19-1油田、WC19-1N油田以及WC19-6油田钻遇原油中含较低的长链三环萜烷,长链三环萜烷与藿烷的比值平均值百分含量为21.1%;三环萜烷中C21含量最高,且以C21为主峰碳、C20—C21—C23呈山峰型分布特征;C21/(C19—C26)平均值高达18.8%,而C20/(C19—C26)平均值仅为13.3%,这种低含三环萜烷、以C21为主峰碳的特征,指示其原始有机质以淡水湖相输入为主[7,25-26](图3,表1)。对烃源岩三环萜烷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深湖相烃源岩具备类似的特征:长链三环萜烷含量低,与藿烷的比值平均值百分含量仅为10.1%;三环萜烷以C21为主峰碳,相对含量较高,C21/(C19—C26)平均值达18.5%,而C20/(C19—C26)平均值仅为11.7%,与原油表现出的特征可比性强,也指示其母质来源为淡水湖相输入[7,20-22](图3,表1)。在三环萜烷各参数相对含量交会图上[图4(a)],这类原油与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投点分布范围极为接近,相关性良好。综合判断,文昌B凹陷该类原油与中深湖相烃源岩具有很好的亲缘性,可能来自于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为了进一步验证长链三环萜烷的对比结果,引用其他多类生物标志物参数进行综合验证。结果显示,原油含丰富的代表藻类输入的C30-4甲基甾烷,不含代表高等植物来源的双杜松烷-T,原油碳同位素值介于-25.75‰~-23.49‰之间,与前文所述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特征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图3);原油姥植比较低,介于1.03~2.54之间,证实其母源为形成于弱还原—弱氧化环境、以水生生物贡献为主的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文昌B凹陷文昌19-9构造及WC19-1油田的个别井钻遇少数原油,其长链三环萜烷相对含量低于文昌组中深湖相原油,长链三环萜烷/藿烷值平均百分含量为13.5%;C19—C26三环萜烷呈现2种分布特征,一种是代表陆源输入的C19—C20稍高于代表湖相输入的C21—C23,以C20为主峰碳,C20>C19>C21,峰型从C20开始呈缓慢下降型,C20/(C19—C26)和C21/(C19—C26)平均值分别为16.3%、15.0%,C20和C21相对含量差异不大;另一种以C23为主峰碳,C19—C20—C21—C23呈上升型分布,C19/C23平均值为76.5%,显示陆源输入和湖相输入均占有较大的比重(图3,表1)。研究发现,文昌组一段浅湖相烃源岩长链三环萜烷具有类似的特征,烃源岩分布形态以C20为主峰、峰型呈缓慢下降型,或以C23为主峰呈山峰型分布,烃源岩三环萜烷/藿烷平均值为14.5%(图3,表1)。在三环萜烷各参数相对含量交会图上,这类原油与文昌组一段浅湖相烃源岩分布范围较接近[图4(a)],表明它们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此外,该类原油微含奥利烷,同时含较高的代表陆源输入的双杜松烷T和较丰富的代表藻类输入的C30-4甲基甾烷,T/C30H<1,Pr/Ph值较高,介于2.01~3.36之间,与文昌组一段浅湖相烃源岩可比性较强(图3),进而证实其母源为弱氧化—氧化沉积环境下、具备陆源和湖相双重输入的文昌组一段浅湖相烃源岩。从沉积背景来看,从文昌组二段中深湖相过渡到文昌组一段浅湖相沉积时期,文昌B凹陷水体逐渐变浅,存在陆源和湖相的双重输入,这一沉积变化特征与多参数表现出双重特征是吻合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准噶尔盆地东南缘阜康断裂带及其周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 刘海磊,李卉,向辉,王学勇,杜社宽.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02)
[2]酒泉盆地营尔凹陷油—源地质分布关系[J]. 唐海忠,赵建宇,高岗,马国福,赵乐义,杨智明,胡丹丹.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9(11)
[3]Evolution and organic geochemical significance of bicyclic sesquiterpanes in pyrolysi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n immature organic-rich mudstone[J]. Gang Yan,Yao-Hui Xu,Yan Liu,Peng-Hai Tang,Wei-Bin Liu. Petroleum Science. 2019(03)
[4]不同环境烃源岩和原油中C19~C23三环萜烷的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J]. 肖洪,李美俊,杨哲,朱志立. 地球化学. 2019(02)
[5]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B凹陷文昌组优质烃源岩再评价[J]. 周刚,张迎朝,陆江,李辉,胡高伟,陈亚兵. 中国海上油气. 2018(03)
[6]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徐闻X3井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 包建平,何丹,朱翠山,刘玉瑞,王文军,刘宏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05)
[7]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烃源岩三环萜烷分布样式及影响因素[J]. 陈哲龙,柳广弟,卫延召,高岗,任江玲,杨帆,马万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2)
[8]珠江口盆地原油中C15新倍半萜烷及其母源[J]. 包建平,陈希文,朱翠山.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09)
[9]珠江口盆地原油中新二环、四环萜烷的检出及其地球化学意义[J]. 朱扬明,谢建明,孙林婷,郝芳,朱俊章. 地球化学. 2015(04)
[10]原油中双环倍半萜指纹的内标法分析[J]. 杨佰娟,郑立,张魁英,陈军辉,王小如. 分析测试学报. 2012(11)
硕士论文
[1]恩平凹陷古近系烃源岩元素地球化学综合评价[D]. 薛罗.中国地质大学 2013
[2]惠州富烃凹陷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史玉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本文编号:3139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13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