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井研地区灯影组断溶体形成机制与识别
发布时间:2021-04-16 04:48
川西南井研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地层经桐湾多幕升降运动,发生多期构造变形和岩溶作用,岩溶储层发育。经早寒武世兴凯地裂运动,灯影组内形成一系列层间断层,该系列断层沟通灯影组顶面不整合面,并以断层面发生溶蚀扩大。依据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通过构造演化分析,明确了区内灯影组层间断层形成机制;经JS1井钻遇,结合正演模拟分析,借鉴塔河地区断溶体圈闭理论,提出了井研地区灯影组碳酸盐岩断溶体发育模式,明确了断溶体地震响应特征;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结合剖面上的追踪与刻画,明确了断溶体展布特征,为有利区优选提供有力依据。
【文章来源】:断块油气田. 2020,27(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川西南地区灯影组顶部构造
断裂带本身就能形成有效的油气圈闭,特别是受多期岩溶作用改造后的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构造体,是形成碳酸盐岩断控岩溶圈闭的重要场所[18 ̄19]。研究断裂发育期次、性质与展布特征,是开展断控岩溶圈闭识别、评价的重要工作。根据发育期次、断裂性质,可将灯影组断裂体系分为2类:兴凯地裂运动Ⅰ幕形成的层间断层和加里东期形成的高陡型正断层。2.1层间断层井研地区三维地震资料显示,研究区内灯影组层间发育一系列倾角孝断面平缓、断面波明显,但无明显断距的断层(见图3)。图3灯影组断层剖面特征通过构造演化,研究区内灯影组层间断裂发育于早寒武世麦地坪组沉积初期的兴凯地裂运动Ⅰ幕,在灯影组地层经历隆升、剥蚀、拉张后形成。桐湾Ⅲ幕造成区域地层隆升,灯影组顶部地层遭受广泛剥蚀。在兴凯地裂运动Ⅰ幕拉张裂陷背景下,地层受到NE,SW方向拉张作用,形成一系列NW,NNW走向的层间断裂,这些层间断裂低角度发育,断距不大。同时,该层间断裂沟通灯影组顶面不整合面,在断层形成后,灯影组顶部仍暴露于地表,继续接受大气淡水淋滤及溶蚀作用,并以断裂带为中心发生扩大溶蚀。另一方面,此类层间断裂形成于灯影组沉积之后、麦地坪组沉积前,所以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沟通灯影组顶面不整合面、层间发育、无明显断距。由此可见,此类层间断裂是灯影组地层在接受桐湾运动Ⅲ幕隆升后,继而受到兴凯运动Ⅰ幕拉张作用形成,断裂的断控岩溶作用明显。2.2高陡型正断层研究区南部金石构造处发育的高陡型正断层,具有倾角陡、断距明显、下断穿灯底但上不过二叠系底面的特征。通过演化分
研究区南部金石构造处发育的高陡型正断层,具有倾角陡、断距明显、下断穿灯底但上不过二叠系底面的特征。通过演化分析,此类断层主要活动期为加里东时期。由于其形成时期为加里东运动时期,时间上是在灯影组碳酸盐岩上覆的麦地坪组页岩沉积之后,基本不控制灯影组层间岩溶储层的形成,这类高陡断层附近溶蚀孔洞相对不发育,总体上控溶作用不明显。3断溶体识别井研地区JS1井在灯二段地层的3985m井段附近钻遇1条灯影组层间断层,在井震标定后的过井地震剖面上表现明显(见图4),在井资料中也反映明显。JS1井钻井资料显示,4000m井段附近缝洞极为发育,井漏严重。同时,JS1井声波测井表明,灯二段地层声波时差基值约为155μs/m,但是3985~4010m井段测井响应声波时差呈现正异常,测井数值约为220μs/m,声波时差正异常达65μs/m,常规孔缝发育段的声波时差正异常为13~32μs/m。分析认为,JS1井直接钻遇灯影组断溶体。图4过JS1井断溶体地震剖面3.1断溶体正演模拟分析根据JS1井钻井信息,结合井研地区灯影组地质条件、层间断层几何形态和三维地震资料条件,进行此类层间断层地震响应正演模拟分析。由于灯影组总体为一套厚层块状高速白云岩沉积,且发育的层间断层无明显断距,地层错开不明显,理论上不能形成明显断面波反射。当考虑断控岩溶,沿层间断层附近发生溶蚀、渗流作用时,建立断溶体地质模型如图5a所示(v为波速,ρ为密度),模型上覆地层为低阻泥岩,下伏地层为高阻白云岩嵌套低阻断溶体李一超,等.川西南井研地区灯影组断溶体形成机制与识别19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西北JLS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断溶体”地震预测[J]. 徐敏,梁虹,邓绍强,邹琴,朱亚东,江娜,魏野.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1)
[2]用相干体属性开展断层识别[J]. 席桂梅,何书耕,闵也,孙颍川,李启成. 西北地质. 2019(01)
[3]曲率属性在微幅度构造识别中的应用[J]. 周永炳,于志龙,安鹏,李恒双,党虎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9(01)
[4]地震振幅差异属性在低序级断层定向识别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为例[J]. 凌东明,姚仙洲,田军,韩耀祖,王鹤华,郭岩松. 断块油气田. 2019(01)
[5]曲率方位加强技术在识别低序级断层中的应用[J]. 刘松鸣,武刚,文晓涛,房环环,李雷豪,谭琴辉. 断块油气田. 2019(01)
[6]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断溶体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J]. 黎荣,胡明毅,潘仁芳,胡忠贵.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1)
[7]古地貌恢复在岩溶风化壳储层研究中的应用——以川中磨溪地区灯影组四段为例[J]. 朱茂,沈安江,曾洪流,李文正,谷明峰,田瀚. 海相油气地质. 2018(04)
[8]塔里木盆地北部“层控”与“断控”型油藏特征——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J]. 鲁新便,杨敏,汪彦,鲍典,曹飞,杨德彬. 石油实验地质. 2018(04)
[9]塔里木盆地顺北特深碳酸盐岩断溶体油气藏发现意义与前景[J]. 焦方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2)
[10]井研—犍为地区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沉积相特征[J]. 刘犟,张克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02)
本文编号:3140772
【文章来源】:断块油气田. 2020,27(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川西南地区灯影组顶部构造
断裂带本身就能形成有效的油气圈闭,特别是受多期岩溶作用改造后的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构造体,是形成碳酸盐岩断控岩溶圈闭的重要场所[18 ̄19]。研究断裂发育期次、性质与展布特征,是开展断控岩溶圈闭识别、评价的重要工作。根据发育期次、断裂性质,可将灯影组断裂体系分为2类:兴凯地裂运动Ⅰ幕形成的层间断层和加里东期形成的高陡型正断层。2.1层间断层井研地区三维地震资料显示,研究区内灯影组层间发育一系列倾角孝断面平缓、断面波明显,但无明显断距的断层(见图3)。图3灯影组断层剖面特征通过构造演化,研究区内灯影组层间断裂发育于早寒武世麦地坪组沉积初期的兴凯地裂运动Ⅰ幕,在灯影组地层经历隆升、剥蚀、拉张后形成。桐湾Ⅲ幕造成区域地层隆升,灯影组顶部地层遭受广泛剥蚀。在兴凯地裂运动Ⅰ幕拉张裂陷背景下,地层受到NE,SW方向拉张作用,形成一系列NW,NNW走向的层间断裂,这些层间断裂低角度发育,断距不大。同时,该层间断裂沟通灯影组顶面不整合面,在断层形成后,灯影组顶部仍暴露于地表,继续接受大气淡水淋滤及溶蚀作用,并以断裂带为中心发生扩大溶蚀。另一方面,此类层间断裂形成于灯影组沉积之后、麦地坪组沉积前,所以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沟通灯影组顶面不整合面、层间发育、无明显断距。由此可见,此类层间断裂是灯影组地层在接受桐湾运动Ⅲ幕隆升后,继而受到兴凯运动Ⅰ幕拉张作用形成,断裂的断控岩溶作用明显。2.2高陡型正断层研究区南部金石构造处发育的高陡型正断层,具有倾角陡、断距明显、下断穿灯底但上不过二叠系底面的特征。通过演化分
研究区南部金石构造处发育的高陡型正断层,具有倾角陡、断距明显、下断穿灯底但上不过二叠系底面的特征。通过演化分析,此类断层主要活动期为加里东时期。由于其形成时期为加里东运动时期,时间上是在灯影组碳酸盐岩上覆的麦地坪组页岩沉积之后,基本不控制灯影组层间岩溶储层的形成,这类高陡断层附近溶蚀孔洞相对不发育,总体上控溶作用不明显。3断溶体识别井研地区JS1井在灯二段地层的3985m井段附近钻遇1条灯影组层间断层,在井震标定后的过井地震剖面上表现明显(见图4),在井资料中也反映明显。JS1井钻井资料显示,4000m井段附近缝洞极为发育,井漏严重。同时,JS1井声波测井表明,灯二段地层声波时差基值约为155μs/m,但是3985~4010m井段测井响应声波时差呈现正异常,测井数值约为220μs/m,声波时差正异常达65μs/m,常规孔缝发育段的声波时差正异常为13~32μs/m。分析认为,JS1井直接钻遇灯影组断溶体。图4过JS1井断溶体地震剖面3.1断溶体正演模拟分析根据JS1井钻井信息,结合井研地区灯影组地质条件、层间断层几何形态和三维地震资料条件,进行此类层间断层地震响应正演模拟分析。由于灯影组总体为一套厚层块状高速白云岩沉积,且发育的层间断层无明显断距,地层错开不明显,理论上不能形成明显断面波反射。当考虑断控岩溶,沿层间断层附近发生溶蚀、渗流作用时,建立断溶体地质模型如图5a所示(v为波速,ρ为密度),模型上覆地层为低阻泥岩,下伏地层为高阻白云岩嵌套低阻断溶体李一超,等.川西南井研地区灯影组断溶体形成机制与识别19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西北JLS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断溶体”地震预测[J]. 徐敏,梁虹,邓绍强,邹琴,朱亚东,江娜,魏野.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1)
[2]用相干体属性开展断层识别[J]. 席桂梅,何书耕,闵也,孙颍川,李启成. 西北地质. 2019(01)
[3]曲率属性在微幅度构造识别中的应用[J]. 周永炳,于志龙,安鹏,李恒双,党虎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9(01)
[4]地震振幅差异属性在低序级断层定向识别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为例[J]. 凌东明,姚仙洲,田军,韩耀祖,王鹤华,郭岩松. 断块油气田. 2019(01)
[5]曲率方位加强技术在识别低序级断层中的应用[J]. 刘松鸣,武刚,文晓涛,房环环,李雷豪,谭琴辉. 断块油气田. 2019(01)
[6]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断溶体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J]. 黎荣,胡明毅,潘仁芳,胡忠贵.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1)
[7]古地貌恢复在岩溶风化壳储层研究中的应用——以川中磨溪地区灯影组四段为例[J]. 朱茂,沈安江,曾洪流,李文正,谷明峰,田瀚. 海相油气地质. 2018(04)
[8]塔里木盆地北部“层控”与“断控”型油藏特征——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J]. 鲁新便,杨敏,汪彦,鲍典,曹飞,杨德彬. 石油实验地质. 2018(04)
[9]塔里木盆地顺北特深碳酸盐岩断溶体油气藏发现意义与前景[J]. 焦方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2)
[10]井研—犍为地区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沉积相特征[J]. 刘犟,张克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02)
本文编号:3140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140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