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海月构造带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及成藏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0 11:57
  海月构造带位于辽河滩海中部地区,东西两侧紧邻盖州滩及海南生油洼陷,具有两洼夹一隆的特点,油气成藏条件有利。本文开展了海月构造带古近系层序地层划分、沉积体系分析、滩坝砂体预测研究及成藏条件研究,明确了滩坝砂体分布特征,分析了滩坝成藏控制因素,评价了资源潜力。借鉴东营凹陷滩坝形成条件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认为海月过渡区东营期为平缓的水下古隆起,凸起北段发育三角洲沉积,过渡区较强湖浪及沿岸流改造三角洲前缘砂体,搬运至过渡区形成滩坝。东营期水体频繁变化,发育多个短期旋回,形成过渡区滩坝“纵向叠加、横向连片”的特点。根据海月过渡区滩坝砂体粒度细,厚度薄的特点,以地貌背景预测滩坝砂体发育有利位置,通过地震反射特征落实有利砂体分布范围,应用波阻抗反演技术精细刻画单砂体形态,在海月过渡区刻画砂体18个,叠合圈闭面积22km2。从井出发,分析已知油气藏特点,明确了砂体发育的规模决定油气富集程度、砂体物性控制产能、油气输导体系和砂体侧向封堵性是滩坝砂成藏的四方面主控因素。综合滩坝砂体发育厚度、面积、油气输导体系以及侧向封堵性等四方面因素开展圈闭分类评价,将刻画的18个砂体划分为Ⅰ类、Ⅱ...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勘探概况
        1.1.1 研究区位置
        1.1.2 勘探现状
    1.2 地层分布特征
        1.2.1 前新生界
        1.2.2 新生界
    1.3 构造单元划分
        1.3.1 断裂特征
        1.3.2 构造背景
    1.4 地层层序特征
        1.4.1 滩海地区层序边界的识别
        1.4.2 层序划分方案
        1.4.3 层序发育特征
第二章 滩坝沉积体系研究
    2.1 滩坝的含义、分类及形成条件
        2.1.1 滩坝砂体的含义
        2.1.2 滩坝的分类
        2.1.3 滩坝形成条件分析
    2.2 沉积演化及储层特征
        2.2.1 沉积演化
        2.2.2 滩坝沉积储层特征
第三章 储层预测技术及滩坝砂体识别
    3.1 储层预测技术
        3.1.1 岩性标定及地震反射特征解析
        3.1.2 地震属性正演分析及属性标定
        3.1.3 波阻抗反演
        3.1.4 砂体烃类检测技术
    3.2 滩坝砂体识别及描述
        3.2.1 滩坝砂体识别
        3.2.2 砂体描述
第四章 滩坝油气藏控制因素及目标部署
    4.1 滩坝油气藏控制因素
        4.1.1 油气分布特征
        4.1.2 控制因素
    4.2 勘探潜力分析及部署
        4.2.1 潜力分析
        4.2.2 勘探目标评价及部署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河滩海地区碎屑岩储层特征研究[J]. 马玉亮.  农家参谋. 2017(10)
[2]中国滩坝砂勘探现状与储层基本特征分析[J]. 刘磊,朱博华,刘显太,郭迎春,张军华.  特种油气藏. 2013(05)
[3]辽东凸起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及模式[J]. 黄晓波,徐长贵,王丽君,李果营,江尚昆.  特种油气藏. 2013(05)
[4]地震多属性综合分析的应用研究[J]. 魏艳,尹成,丁峰,鲍祥生.  石油物探. 2007(01)
[5]几种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的比较分析与综合应用[J]. 刘喜武,年静波,吴海波.  世界地质. 2005(03)
[6]大港探区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勘探浅析[J]. 常德双,卢刚臣,孔凡东,李廷辉,丁学垠,陈洪涛.  中国石油勘探. 2004(02)

硕士论文
[1]辽河滩海东部东二段地震沉积学研究[D]. 董德胜.东北石油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79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179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