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孔喉结构与油藏物性表征
发布时间:2021-05-24 12:32
基于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测试方法,结合分形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孔喉结构与油藏物性进行了表征。采用毛管束模型和润湿相模型计算了高压压汞孔喉分形维数,利用核磁共振测试T2谱分别计算了大孔、中孔、小孔以及总孔隙的分形维数;对各分形维数与油藏物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基于高压压汞曲线计算岩心分形维数时,相比于润湿相模型,毛管束模型计算得到的分形维数与油藏物性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关性,随着分形维数增加,平均半径减小,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增强,油藏物性变差。核磁总孔隙分形维数与油藏物性相关性较差,大孔和中孔的分形维数与油藏物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随着大孔和中孔分形维数增加,岩心渗透率降低,油藏物性变差;与小孔相比,大孔和中孔的分形维数与油藏物性的相关性更强,表明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主要受大孔和中孔控制,分形维数可以有效表征致密砂岩小孔、中孔和大孔对油藏物性的影响。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50(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实验
2 分形模型
2.1 高压压汞模型
2.1.1 毛管束模型
2.1.2 润湿相模型
2.2 核磁共振模型
3 分形维数计算结果
3.1 压汞分形维数计算结果
3.2 核磁共振分形维数计算结果
4 分形维数与油藏物性对比
4.1 压汞分形维数与油藏物性关系
4.2 核磁共振分形维数与油藏物性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陆相页岩气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为例[J]. 冯小龙,敖卫华,唐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03)
[2]致密油与页岩油内涵、特征、潜力及挑战[J]. 邹才能,朱如凯,白斌,杨智,侯连华,查明,付金华,邵雨,刘可禹,曹宏,袁选俊,陶士振,唐晓明,王岚,李婷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5(01)
[3]致密砂岩可动流体及核磁共振T2截止值的实验研究[J]. 李彤,郭和坤,李海波,李太伟,周尚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03)
[4]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及资源前景[J]. 贾承造,邹才能,李建忠,李登华,郑民. 石油学报. 2012(03)
[5]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及分形系数的意义[J]. 李留仁,赵艳艳,李忠兴,焦李成,薛中天.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6]储层孔隙结构的分形几何描述[J]. 贺承祖,华明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01)
硕士论文
[1]核磁共振在储层物性测定中的研究及应用[D]. 赵蕾.中国石油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04202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50(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实验
2 分形模型
2.1 高压压汞模型
2.1.1 毛管束模型
2.1.2 润湿相模型
2.2 核磁共振模型
3 分形维数计算结果
3.1 压汞分形维数计算结果
3.2 核磁共振分形维数计算结果
4 分形维数与油藏物性对比
4.1 压汞分形维数与油藏物性关系
4.2 核磁共振分形维数与油藏物性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陆相页岩气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为例[J]. 冯小龙,敖卫华,唐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03)
[2]致密油与页岩油内涵、特征、潜力及挑战[J]. 邹才能,朱如凯,白斌,杨智,侯连华,查明,付金华,邵雨,刘可禹,曹宏,袁选俊,陶士振,唐晓明,王岚,李婷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5(01)
[3]致密砂岩可动流体及核磁共振T2截止值的实验研究[J]. 李彤,郭和坤,李海波,李太伟,周尚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03)
[4]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及资源前景[J]. 贾承造,邹才能,李建忠,李登华,郑民. 石油学报. 2012(03)
[5]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及分形系数的意义[J]. 李留仁,赵艳艳,李忠兴,焦李成,薛中天.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6]储层孔隙结构的分形几何描述[J]. 贺承祖,华明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01)
硕士论文
[1]核磁共振在储层物性测定中的研究及应用[D]. 赵蕾.中国石油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04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0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