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川西中泥盆统观雾山组沉积演化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发布时间:2021-05-28 15:49
  通过对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的岩性特征、沉积构造、沉积组合及相序等的详细分析,川西地区中泥盆统观雾山组可识别出6类沉积相,由西往东依次为盆地—斜坡相、台地边缘相、开阔—局限台地相及潮坪相。川西北地区沉积相分布明显受泥盆纪同沉积断层控制,具有由西往东迁移的特征,同时台地边缘具有由礁向滩演化的特征;受古岛遮挡影响,川西南地区沉积相分布与演化具有受同沉积断层及障壁岛双重控制的特征。沉积作用对观雾山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控制明显,主要表现在沉积作用控制了碳酸盐岩的储层类型及原生孔隙发育程度,受沉积旋回控制的相控准同生溶蚀改善了原生孔隙,受沉积演化控制的相分布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平面展布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 

【文章来源】:海相油气地质. 2020,25(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川西中泥盆统观雾山组沉积演化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川西地区构造位置及观雾山组等厚图

川西中泥盆统观雾山组沉积演化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川西观雾山组沉积及储层宏观特征

川西中泥盆统观雾山组沉积演化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川西观雾山组沉积及储层微观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的白云岩与白云岩储层:分布、成因与控制因素[J]. 何治亮,马永生,张军涛,朱东亚,钱一雄,丁茜,陈代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01)
[2]基于平衡剖面对断裂带地层展布恢复的方法——以川西地区中泥盆统观雾山组为例[J]. 熊连桥,姚根顺,熊绍云,沈安江,郝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06)
[3]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新进展[J]. 马永生,何治亮,赵培荣,朱宏权,韩俊,尤东华,张军涛.  石油学报. 2019(12)
[4]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及其在碳酸盐岩成岩-孔隙演化中的应用[J]. 沈安江,胡安平,程婷,梁峰,潘文庆,俸月星,赵建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6)
[5]中东地区阿普特阶Shuaiba组碳酸盐岩沉积体系特征及模式探究[J]. 罗贝维,张庆春,段海岗,吕明胜,贾民强,杨沛广,林腾飞,杨超.  岩石学报. 2019(04)
[6]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带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成因与分布预测[J]. 何治亮,云露,尤东华,彭守涛,张宏,王康宁,钱一雄,焦存礼,张继标.  地学前缘. 2019(01)
[7]白云岩成因类型、识别特征及储集空间成因[J]. 赵文智,沈安江,乔占峰,潘立银,胡安平,张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6)
[8]华北地台中北部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崔永谦,汪建国,田建章,赵宗举,肖阳,王培玺,田然,宋春刚,肖飞.  石油学报. 2018(08)
[9]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观雾山组岩相古地理恢复[J]. 熊连桥,姚根顺,倪超,熊绍云,周刚,王键,郝毅.  石油学报. 2017(12)
[10]川西北地区与北美西部中上泥盆统白云岩沉积和储层对比[J]. 熊连桥,姚根顺,熊绍云,郝毅,沈安江.  地质科技情报. 2017(04)



本文编号:3208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08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9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