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

发布时间:2021-06-18 15:46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是含油气盆地中同一目的层或不同目的层内的不同构造部位广泛含有油气的一类油气聚集,具有“高点低点聚油气共存、高孔低孔含油气共存、高产低产含油气层共存、高压低压含油气层共存”等基本特征,资源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针对我国陆相盆地多来源、多阶段、多动力形成的复杂油气成藏特点,还存在三大难题尚未解决,具体表现在:(1)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来源差异大;(2)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成藏时期差异大;(3)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成藏动力和成藏过程差异大。搞清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对于提高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上述三个难题,本文选择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为研究目标,展开油气地质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针对不同构造位置的原油、泥页岩和砂岩储层开展取样测试,通过剖析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充注时期差异、原油成熟度差异、烃源岩热演化史差异、原油和泥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差异以及砂岩储层致密演化史差异,厘定油气来源、搞清成藏期次、明确...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研究技术路线图

东濮凹陷,埋深,勘探现状,陆相断陷湖盆


第 2 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连续型砂岩油气藏分布特征2.1 地理位置与勘探现状东濮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南角的临清坳陷(图2.1a),是一个以古生界—中生界地层为基底的新生界陆相断陷湖盆[91],呈NNE走向,面积约5.3×103km2。东濮凹陷北宽南窄,东以鲁西隆起为界,西侧超覆于内黄隆起之上,南以兰考凸起为界,北以莘县凹陷为界。截至目前,东濮凹陷已完钻探井1607口,井控程度0.3口/km2,目前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01×108t

东濮凹陷,综合柱状图,灰色,厚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层发育;沙四上亚段(Es4U)主要为灰色、深北部部分地区发育厚层膏盐岩。Es3是东濮凹(Es3U)、沙三中(Es3M)和沙三下(Es3L)亚与粉砂岩的不等厚互层发育,顶部发育厚层膏岩、褐色油页岩、灰色粉砂岩、含膏泥岩、泥东地区顶部发育厚层膏盐岩;Es3U主要为灰色发育。Es2整体上是一套正旋回沉积,其中沙泥岩薄互层,非均质性强,而沙二上亚段(E为灰色、深灰色泥页岩与粉砂岩的不等厚互层盐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欠压实与流体膨胀成因超压的定量评价[J]. 刘桃,刘景东.  石油学报. 2018(09)
[2]湖相泥岩、页岩的沉积环境和特征对比——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为例[J]. 刘群,袁选俊,林森虎,郭浩,成大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3)
[3]异常高压形成机理及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以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沙三中油藏为例[J]. 王瑞飞,唐致霞,王金鑫,刘正,夏晨丹.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8(03)
[4]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沙三段储层孔隙定量演化[J]. 潘志鸿,庞雄奇,郭坤章,徐田武,胡涛,唐令,邵新荷,倪仕琪,徐源.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1)
[5]方里集地区沙河街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油源对比[J]. 边雷博,柳广弟,孙明亮,李继东,牛子铖,杨岱林.  中国海上油气. 2017(06)
[6]东濮凹陷古近系致密砂岩气成因与充注差异[J]. 刘景东,蒋有录,张园园,徐田武,慕小水,万涛.  石油学报. 2017(09)
[7]沉积盆地超压成因研究进展[J]. 赵靖舟,李军,徐泽阳.  石油学报. 2017(09)
[8]东濮凹陷北部盐湖相原油特征与成因[J]. 张洪安,李素梅,徐田武,庞雄奇,张云献,万中华,纪红.  现代地质. 2017(04)
[9]东濮凹陷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意义[J]. 张洪安,徐田武,张云献.  断块油气田. 2017(04)
[10]东濮凹陷天然气富集规律[J]. 谈玉明,徐田武,张云献,苏颂成.  断块油气田. 2017(04)

博士论文
[1]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D]. 慕小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2]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藏地球化学与成藏规律研究[D]. 张云献.成都理工大学 2011
[3]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D]. 张庆峰.成都理工大学 2010
[4]东濮凹陷杜桥白深层油气特征及成藏历史研究[D]. 冯建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3



本文编号:3236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36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2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