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与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4 17:44
塔中Ⅰ号构造带在构造样式、活动强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但分段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与成因仍不够明确,需要开展更深一步研究。本论文利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通过精细构造解析、运动学参数统计、活动期次厘定等手段,研究了塔中Ⅰ号构造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建立其分段变形模式,并探讨了分段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以中古15井与中古21井位置为界,可将塔中Ⅰ号构造带总体分为三段,自西向东构造样式分别为:断层传播褶皱-基底卷入断裂、构造坡折-走滑断裂和尖棱状褶皱-强烈逆冲断裂。对落差、地层高程差、构造带宽度等参数的统计结果表明,三段活动强度呈现东段最大、西段次之、中段较小的特点,自西向东各段活动特征为单冲推覆、挤压走滑与强烈冲断。加里东中期Ⅰ幕为塔中Ⅰ号构造带主要活动期,西昆仑造山带活动,西段与东段产生强烈逆冲;加里东中期Ⅲ幕—海西早期,阿尔金造山带活动,东段受强烈挤压,中段走滑活动。两大造山带分期活动是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变形的发育背景,基底结构与先存断裂是造成分段的主控因素,NE向走滑断裂调节塔中Ⅰ号构造带逆冲变形,并作为伴生断裂发育。塔中Ⅰ号构造带活动影响古地貌特征、岩溶作用及破碎带结构进一步控制了...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大中型挤压构造带的类型及研究认识
1.2.2 关于塔中Ⅰ号构造带的研究认识
1.2.3 塔中Ⅰ号构造带的认识分歧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层特征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2.2.1 塔中隆起结构特征和断裂系统
2.2.2 塔中隆起构造演化历史
第3章 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变形特征
3.1 几何学特征
3.1.1 断裂带产状
3.1.2 断裂带上盘形态特征
3.1.3 构造带宽度分析
3.2 运动学特征
3.2.1 断裂带落差分析
3.2.2 断裂带高程差分析
3.3 构造带活动期次
3.3.1 主要活动期
3.3.2 次要活动期
3.3.3 再活动期
3.4 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变形模式
第4章 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力学成因探讨
4.1 区域动力学对分段的影响
4.2 基底结构及先存构造的控制作用
4.3 NE向走滑断裂活动特征及其对分段的控制作用
4.3.1 NE向走滑断裂特征
4.3.2 NE向走滑断裂活动期次
4.3.3 NE向走滑断裂与塔中Ⅰ号构造带相互成因关系
第5章 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变形的油气地质意义
5.1 分段构造变形对沉积相带发育的控制作用
5.2 构造带活动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北东向走滑断裂带的油气勘探意义[J]. 焦方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5)
[2]走滑断裂带贯穿过程与发育模式的物理模拟[J]. 肖阳,邬光辉,雷永良,陈婷婷.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03)
[3]碳酸盐岩断层破碎带构造成岩作用——以塔中Ⅰ号断裂带为例[J]. 张丽娟,邬光辉,何曙,佘治成,潘杨勇. 岩石学报. 2016(03)
[4]塔中隆起深层构造样式及其成因探讨[J]. 王洪浩,李江海,孙唯童,程雅琳.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01)
[5]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J]. 黄太柱,蒋华山,马庆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6)
[6]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大型膝褶带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J]. 王毅,张仲培,张波,云金表,刘士林,宋海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6)
[7]渤海辽东湾坳陷走滑断裂差异变形特征[J]. 余一欣,周心怀,徐长贵,吴奎,柳屿博,杨克基,周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5)
[8]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J]. 黄太柱. 石油实验地质. 2014(03)
[9]塔里木盆地色力布亚断裂带变形特征和演化史[J]. 姚文倩,汤良杰,谢大庆,杨勇,蒋华山,张宇航,余腾孝,曹自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04)
[10]巨型膝折带:塔中油田奥陶系沉积的构造控制[J]. 申银民,李越,李猛,刘永福,李启剑,胡太平,董立胜. 地层学杂志. 2013(03)
博士论文
[1]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隆坳格局变迁及其构造控制机制分析[D]. 阳怀忠.中国地质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带主干断裂系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胡德胜.中国地质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47553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大中型挤压构造带的类型及研究认识
1.2.2 关于塔中Ⅰ号构造带的研究认识
1.2.3 塔中Ⅰ号构造带的认识分歧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层特征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2.2.1 塔中隆起结构特征和断裂系统
2.2.2 塔中隆起构造演化历史
第3章 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变形特征
3.1 几何学特征
3.1.1 断裂带产状
3.1.2 断裂带上盘形态特征
3.1.3 构造带宽度分析
3.2 运动学特征
3.2.1 断裂带落差分析
3.2.2 断裂带高程差分析
3.3 构造带活动期次
3.3.1 主要活动期
3.3.2 次要活动期
3.3.3 再活动期
3.4 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变形模式
第4章 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力学成因探讨
4.1 区域动力学对分段的影响
4.2 基底结构及先存构造的控制作用
4.3 NE向走滑断裂活动特征及其对分段的控制作用
4.3.1 NE向走滑断裂特征
4.3.2 NE向走滑断裂活动期次
4.3.3 NE向走滑断裂与塔中Ⅰ号构造带相互成因关系
第5章 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变形的油气地质意义
5.1 分段构造变形对沉积相带发育的控制作用
5.2 构造带活动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北东向走滑断裂带的油气勘探意义[J]. 焦方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5)
[2]走滑断裂带贯穿过程与发育模式的物理模拟[J]. 肖阳,邬光辉,雷永良,陈婷婷.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03)
[3]碳酸盐岩断层破碎带构造成岩作用——以塔中Ⅰ号断裂带为例[J]. 张丽娟,邬光辉,何曙,佘治成,潘杨勇. 岩石学报. 2016(03)
[4]塔中隆起深层构造样式及其成因探讨[J]. 王洪浩,李江海,孙唯童,程雅琳.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01)
[5]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J]. 黄太柱,蒋华山,马庆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6)
[6]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大型膝褶带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J]. 王毅,张仲培,张波,云金表,刘士林,宋海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6)
[7]渤海辽东湾坳陷走滑断裂差异变形特征[J]. 余一欣,周心怀,徐长贵,吴奎,柳屿博,杨克基,周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5)
[8]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J]. 黄太柱. 石油实验地质. 2014(03)
[9]塔里木盆地色力布亚断裂带变形特征和演化史[J]. 姚文倩,汤良杰,谢大庆,杨勇,蒋华山,张宇航,余腾孝,曹自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04)
[10]巨型膝折带:塔中油田奥陶系沉积的构造控制[J]. 申银民,李越,李猛,刘永福,李启剑,胡太平,董立胜. 地层学杂志. 2013(03)
博士论文
[1]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隆坳格局变迁及其构造控制机制分析[D]. 阳怀忠.中国地质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带主干断裂系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胡德胜.中国地质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47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47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