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
发布时间:2021-07-05 19:04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是晚三叠世湖盆发育鼎盛时期所形成的一套以泥页岩类为主的烃源岩层系,地层厚度约110 m,针对这套层系能否形成规模性含油富集和能否形成工业产能,开展了多年的综合地质研究和勘探实践,取得了重要地质认识。①广泛分布的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构成了页岩油丰富的油源物质基础,其中黑色页岩平均有机质丰度为13.81%,暗色泥岩平均有机质丰度为3.74%;②夹持于厚层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内的薄层砂质岩类构成了含油富集的甜点段,薄砂岩平均厚度为3.5 m;③细砂岩及粉砂岩储集层孔喉尺度小,孔隙半径集中在2~8μm,喉道半径主要为20~150 nm,微米孔隙纳米喉道多尺度分布,数量众多,通过压裂改造,其内部流体可形成良好流动性;④地质历史时期持续高强度生烃,使烃源岩与薄层储集体之间的源储压力差达8~16MPa,强大的动力充注形成了大面积含油饱和度高达70%以上的页岩油富集。在以上理论认识指导下,通过实施规模整体勘探部署,并结合水平井体积压裂提产,2019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在长7段源内多期叠置砂岩型Ⅰ类页岩油中探明了10×108 t级庆城大油田,并针对长73亚段厚层泥页岩夹薄层粉...
【文章来源】: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0,47(05)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城页1井长73亚段裂缝分布
2020年10月付金华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879隙呈连续分布的特征,数量上对比,大孔隙和中孔隙比例不高,小孔隙和微孔隙数量最高(见图11a)。采用孔隙体积评价不同尺度孔隙对细粒砂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贡献率,发现小孔隙所占的孔隙体积最大,大孔隙所占孔隙体积次之,而微孔隙和纳米孔隙虽然数量较多,但所占有的孔隙体积小,样品的归一化统计得到细粒砂岩储集层中2~8μm尺度孔隙体积占总孔隙体积比例达65%~86%(见图11b)。通过CT成像和数字岩心算法结合,实现细粒砂岩储集层孔喉网络系统的定量表征,长7段储集层孔隙配位数较低,配位数为2~4的占比达83.1%,平均配位数为2.5。长7段细粒砂岩储集层孔喉尺度小,孔隙半径主要为2~8μm,喉道半径为20~150nm,但小尺度孔隙数量众多,弥补了单个孔隙体积较小的不足,使长7段页岩油储集层具有与低渗透储集层相当的储集能力。综合分析揭示微米级孔隙、纳米级喉道组合形成长7段细粒砂岩储集层孔喉单元系统,并呈彼此独立的簇状分布特征(见图12)。虽然单个孔隙体积较小,图11鄂尔多斯盆地长7、长8段储集层不同孔隙半径区间孔隙体积与孔隙数量对比图图12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砂岩储集层三维孔喉网络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Ⅱ类页岩油风险勘探突破及其意义[J]. 付金华,李士祥,侯雨庭,周新平,刘江艳,李树同. 中国石油勘探. 2020(01)
[2]中国陆相页岩油类型、资源潜力及与致密油的边界[J]. 赵文智,胡素云,侯连华,杨涛,李欣,郭彬程,杨智.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0(01)
[3]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J]. 付金华,牛小兵,淡卫东,冯胜斌,梁晓伟,辛红刚,尤源.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5)
[4]陆相页岩油工业化开发突破与实践——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为例[J]. 赵贤正,周立宏,赵敏,王文革,官全胜.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5)
[5]陆相页岩油甜点地质特征与勘探关键技术——以沧东凹陷孔店组二段为例[J]. 蒲秀刚,金凤鸣,韩文中,时战楠,蔡爱兵,王爱国,官全胜,姜文亚,张伟. 石油学报. 2019(08)
[6]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勘探实践与展望[J]. 王小军,杨智峰,郭旭光,王霞田,冯右伦,黄立良. 新疆石油地质. 2019(04)
[7]“进源找油”:论四川盆地非常规陆相大型页岩油气田[J]. 邹才能,杨智,王红岩,董大忠,刘洪林,施振生,张斌,孙莎莎,刘德勋,李贵中,吴松涛,庞正炼,潘松圻,袁懿琳. 地质学报. 2019(07)
[8]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地质特征与页岩油勘探潜力[J]. 周立宏,陈长伟,韩国猛,杨飞,马建英,周可佳,张伟,黄传炎. 地球科学. 2019(08)
[9]“进源找油”:源岩油气内涵与前景[J]. 杨智,邹才能.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1)
[10]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古沉积环境恢复及意义[J]. 付金华,李士祥,徐黎明,牛小兵.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6)
本文编号:3266646
【文章来源】: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0,47(05)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城页1井长73亚段裂缝分布
2020年10月付金华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879隙呈连续分布的特征,数量上对比,大孔隙和中孔隙比例不高,小孔隙和微孔隙数量最高(见图11a)。采用孔隙体积评价不同尺度孔隙对细粒砂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贡献率,发现小孔隙所占的孔隙体积最大,大孔隙所占孔隙体积次之,而微孔隙和纳米孔隙虽然数量较多,但所占有的孔隙体积小,样品的归一化统计得到细粒砂岩储集层中2~8μm尺度孔隙体积占总孔隙体积比例达65%~86%(见图11b)。通过CT成像和数字岩心算法结合,实现细粒砂岩储集层孔喉网络系统的定量表征,长7段储集层孔隙配位数较低,配位数为2~4的占比达83.1%,平均配位数为2.5。长7段细粒砂岩储集层孔喉尺度小,孔隙半径主要为2~8μm,喉道半径为20~150nm,但小尺度孔隙数量众多,弥补了单个孔隙体积较小的不足,使长7段页岩油储集层具有与低渗透储集层相当的储集能力。综合分析揭示微米级孔隙、纳米级喉道组合形成长7段细粒砂岩储集层孔喉单元系统,并呈彼此独立的簇状分布特征(见图12)。虽然单个孔隙体积较小,图11鄂尔多斯盆地长7、长8段储集层不同孔隙半径区间孔隙体积与孔隙数量对比图图12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砂岩储集层三维孔喉网络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Ⅱ类页岩油风险勘探突破及其意义[J]. 付金华,李士祥,侯雨庭,周新平,刘江艳,李树同. 中国石油勘探. 2020(01)
[2]中国陆相页岩油类型、资源潜力及与致密油的边界[J]. 赵文智,胡素云,侯连华,杨涛,李欣,郭彬程,杨智.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0(01)
[3]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J]. 付金华,牛小兵,淡卫东,冯胜斌,梁晓伟,辛红刚,尤源.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5)
[4]陆相页岩油工业化开发突破与实践——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为例[J]. 赵贤正,周立宏,赵敏,王文革,官全胜.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5)
[5]陆相页岩油甜点地质特征与勘探关键技术——以沧东凹陷孔店组二段为例[J]. 蒲秀刚,金凤鸣,韩文中,时战楠,蔡爱兵,王爱国,官全胜,姜文亚,张伟. 石油学报. 2019(08)
[6]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勘探实践与展望[J]. 王小军,杨智峰,郭旭光,王霞田,冯右伦,黄立良. 新疆石油地质. 2019(04)
[7]“进源找油”:论四川盆地非常规陆相大型页岩油气田[J]. 邹才能,杨智,王红岩,董大忠,刘洪林,施振生,张斌,孙莎莎,刘德勋,李贵中,吴松涛,庞正炼,潘松圻,袁懿琳. 地质学报. 2019(07)
[8]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地质特征与页岩油勘探潜力[J]. 周立宏,陈长伟,韩国猛,杨飞,马建英,周可佳,张伟,黄传炎. 地球科学. 2019(08)
[9]“进源找油”:源岩油气内涵与前景[J]. 杨智,邹才能.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1)
[10]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古沉积环境恢复及意义[J]. 付金华,李士祥,徐黎明,牛小兵.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6)
本文编号:3266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6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