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及成藏模式

发布时间:2021-07-09 02:29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发现了中国陆上地质储量最大的基岩气田——东坪气田,其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的裂解气,但深层裂解气藏的成因较为复杂,特别是在东坪气田以西的坪西和尖顶山构造带,由于不发育侏罗系,新发现的基岩气藏来源不明,影响了深层天然气的勘探认识。利用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分析数据,结合东坪地区地质特征对深层裂解气开展分析,建立了天然气的成藏模式。研究表明,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具有原油裂解气,基岩储层中发育沥青包裹体,表明该地区发育古油藏裂解气。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侏罗系烃源岩以湖相泥岩为主,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经历了长期的深埋过程,具备形成原油裂解气的物质基础和温度条件。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的成藏具有早期充油、后期高温裂解、晚期调整的特征。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拓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的勘探领域,对深化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石油学报. 2020,41(0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及成藏模式


阿尔金山山前东段地质剖面(剖面位置见图1)

地温,基岩,裂解气,古油藏


温度演化史表明,尖探1井和坪西构造的基岩气藏为古油藏裂解气,在东坪地区以西没有侏罗系生烃凹陷的情况下,古油藏裂解气是该地区勘探的重要类型。此类气藏在埋藏更大的盆地腹部经历的地温更高,油藏裂解作用更大,勘探潜力更大。5 原油裂解气的成藏过程

模式图,油气,模式,原油


综合分析表明,阿尔金山山前坪东凹陷泥质烃源岩的热演化在生油窗阶段生成了一定规模的原油,富存在烃源岩中或者运移至附近构造高部位的东坪地区基岩中聚集成油藏,也有少部分油气运移到古近系砂岩中成藏,而富集于基岩中的原油随着埋深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则进一步裂解成天然气。结合研究区古构造演化、烃源岩演化及古地温等成果,可建立东坪地区深层原油裂解气的成藏模式(图7)。坪东凹陷侏罗系湖相泥岩是原油裂解气形成的物质基础,该套烃源岩于古新世—始新世末期(路乐河组沉积末期)进入生烃门限(Ro>0.5%),开始生油[17],而在下干柴沟组沉积末期开始大量生油,东坪1构造、尖北构造及坪西构造等一直处于构造高部位,生成的油在坪东断裂的输导作用下运移至古隆起基岩中聚集成油藏,为后期原油裂解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内幕气源特征及勘探方向[J]. 徐旺林,胡素云,李宁熙,魏新善,高建荣,赵振宇,李相博,刘俊榜,张月巧,宋微.  石油学报. 2019(08)
[2]柴北缘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方向[J]. 田继先,李剑,曾旭,孔骅,王鹏,沙威,王牧,石正灏,宋德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5)
[3]深层天然气资源评价方法[J]. 郭秋麟,武娜,闫伟,陈宁生.  石油学报. 2019(04)
[4]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模式与勘探领域[J]. 魏国齐,杨威,谢武仁,金惠,苏楠,孙爱,沈珏红,郝翠果.  石油学报. 2018(12)
[5]柴达木盆地盆缘冲断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曹正林,孙秀建,吴武军,田光荣,张世铭,李海滨,孙知明,徐丽,王瑞菊.  石油学报. 2018(09)
[6]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研究新进展与勘探领域[J]. 李剑,王晓波,魏国齐,杨威,谢增业,李志生,国建英,王义凤,马卫,李君,郝爱胜.  天然气工业. 2018(04)
[7]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田继先,李剑,曾旭,郭泽清,周飞,王波,王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2)
[8]柴达木盆地东坪—牛东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探讨[J]. 周飞,张永庶,王彩霞,隋国杰,王波,张继红,张建杰,吴志雄.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07)
[9]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天然气勘探[J]. 付锁堂,马达德,陈琰,吴志雄,王晔,郝小梅,张继红.  中国石油勘探. 2015(06)
[10]济阳坳陷深层裂解气成因鉴别及其成藏差异性[J]. 杨显成,蒋有录,耿春雁.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08)



本文编号:3272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72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c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