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山前超深巨厚储层缝网改造有效性评估
发布时间:2021-07-09 20:27
库车山前克深气田以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主力产层,最深探井已超8000m,储层压力达150MPa,最高温度为190℃,厚度为100~300m,极端工况条件及井控风险限制了改造后的测试手段。因此,对于该类储层能否实现体积改造及如何评估是否实现了体积改造,需要在现有技术手段下给出明确认识。通过总结库车山前超深层常用的缝网改造技术,基于影响储层改造纵向及横向缝网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力学条件研究,分析了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耦合延伸形成复杂缝网的地质及工程因素;研究了暂堵转向成功时施工曲线理论变化,用暂堵转向剂进入人工裂缝后实际施工曲线与理论曲线对比分析,结合缝网改造井微地震监测解释,相互印证分析结论。综合研究认为,对于超深巨厚天然裂缝较发育储层,理论上通过压裂可实现横向缝网与纵向多层改造,但目前的缝内暂堵转向及缝口暂堵分层技术有效性不足。强化超深层暂堵分层及暂堵转向改造工艺技术研究,可为实现8000m以深储层勘探突破及高效勘探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勘探. 2020,2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后4种形态
实际施工参数:挤入地层总液量1664m3,注入井筒总砂量49.87m3,挤入地层总砂量49.87m3;最大施工压力为105.3MPa,最小施工压力为53MPa;最大排量为7.1m3/min,最小排量为0.6m3/min(图2)。克深2-A井第一次注入滑溜水期间,加入3段段塞并混注25kg纤维,目的是在缝内形成暂堵效应,迫使人工裂缝转向或开启新的天然裂缝。由施工曲线可判断,储层在A点起裂,该点处排量和施工压力分别为2.9m3/min和95.5MPa,随着排量提升至7.0m3/min,施工压力稳步下降至85MPa左右,形成一个压力稳定的平台区(图中紫色水平线),该平台区可看作是排量稳定后人工裂缝稳定延伸阶段,之后施工压力开始下降,可认为缝高扩展或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后滤失增加导致净压力下降;随后加入纤维暂堵段塞,进入地层后在B点处施工压力开始升高,但是升高幅度有限,可认为加入纤维暂堵后净压力稍微增加,但未达到加入纤维暂堵之前的净压力水平。施工后半段采用冻胶携砂,由于摩阻升高,造成施工压力有所升高。
克深2-A井完成第一级压裂改造后,采用颗粒暂堵球+纤维+转向液实施层间转向,暂堵第一级储层,压开第二级储层,实际施工中,转向液到达井底,再次起泵,施工压力有所上升,后期最高施工压力为C点(图5),但该点处摩阻较高,与前期最高施工压力A点相比,实际作用到C点井底的压力有限,不能压开更高应力储层。图4 投球分层改造施工压力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维影像裂缝监测技术在致密气砂体展布研究中的应用[J]. 刘子雄,陈玲.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6)
[2]库车坳陷北部迪北段致密油气来源与勘探方向[J]. 李谨,王超,李剑,马卫,张海祖,卢玉红,李德江,刘满仓.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4)
[3]加重剂对抗高温超高密度柴油基钻井液性能的影响[J]. 朱金智,徐同台,吴晓花,胡日苏,罗威,任玲玲.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9(02)
[4]超深层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与属性建模——以库车坳陷克深8气藏为例[J]. 王珂,张荣虎,方晓刚,王俊鹏,张同辉.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6)
[5]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暂堵转向工艺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效果[J]. 丁邦春,邱毅,范利群,阳大祥.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8(05)
[6]体积改造技术理论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 胥云,雷群,陈铭,吴奇,杨能宇,翁定为,李德旗,蒋豪.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5)
[7]致密油储层试油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J]. 贾振甲,孙达,李方宇,雷鸣,尹后凤,王少宁. 油气井测试. 2018(03)
[8]塔里木油田超深高温高压致密气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提产实践与认识[J]. 张杨,杨向同,滕起,徐永辉,薛艳鹏,徐国伟,李伟,彭芬.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2)
[9]地质工程一体化支撑下的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压后评估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J]. 杨向同,滕起,张杨,于银华,李伟,冯觉勇,郑子君,王振兰,高欣鑫,董健毅.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2)
[10]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深部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孔隙演化定量研究[J]. 潘荣,朱筱敏,谈明轩,张剑锋,李勇,邸宏利. 地学前缘. 2018(02)
本文编号:3274439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勘探. 2020,2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后4种形态
实际施工参数:挤入地层总液量1664m3,注入井筒总砂量49.87m3,挤入地层总砂量49.87m3;最大施工压力为105.3MPa,最小施工压力为53MPa;最大排量为7.1m3/min,最小排量为0.6m3/min(图2)。克深2-A井第一次注入滑溜水期间,加入3段段塞并混注25kg纤维,目的是在缝内形成暂堵效应,迫使人工裂缝转向或开启新的天然裂缝。由施工曲线可判断,储层在A点起裂,该点处排量和施工压力分别为2.9m3/min和95.5MPa,随着排量提升至7.0m3/min,施工压力稳步下降至85MPa左右,形成一个压力稳定的平台区(图中紫色水平线),该平台区可看作是排量稳定后人工裂缝稳定延伸阶段,之后施工压力开始下降,可认为缝高扩展或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后滤失增加导致净压力下降;随后加入纤维暂堵段塞,进入地层后在B点处施工压力开始升高,但是升高幅度有限,可认为加入纤维暂堵后净压力稍微增加,但未达到加入纤维暂堵之前的净压力水平。施工后半段采用冻胶携砂,由于摩阻升高,造成施工压力有所升高。
克深2-A井完成第一级压裂改造后,采用颗粒暂堵球+纤维+转向液实施层间转向,暂堵第一级储层,压开第二级储层,实际施工中,转向液到达井底,再次起泵,施工压力有所上升,后期最高施工压力为C点(图5),但该点处摩阻较高,与前期最高施工压力A点相比,实际作用到C点井底的压力有限,不能压开更高应力储层。图4 投球分层改造施工压力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维影像裂缝监测技术在致密气砂体展布研究中的应用[J]. 刘子雄,陈玲.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6)
[2]库车坳陷北部迪北段致密油气来源与勘探方向[J]. 李谨,王超,李剑,马卫,张海祖,卢玉红,李德江,刘满仓.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4)
[3]加重剂对抗高温超高密度柴油基钻井液性能的影响[J]. 朱金智,徐同台,吴晓花,胡日苏,罗威,任玲玲.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9(02)
[4]超深层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与属性建模——以库车坳陷克深8气藏为例[J]. 王珂,张荣虎,方晓刚,王俊鹏,张同辉.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6)
[5]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暂堵转向工艺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效果[J]. 丁邦春,邱毅,范利群,阳大祥.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8(05)
[6]体积改造技术理论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 胥云,雷群,陈铭,吴奇,杨能宇,翁定为,李德旗,蒋豪.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5)
[7]致密油储层试油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J]. 贾振甲,孙达,李方宇,雷鸣,尹后凤,王少宁. 油气井测试. 2018(03)
[8]塔里木油田超深高温高压致密气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提产实践与认识[J]. 张杨,杨向同,滕起,徐永辉,薛艳鹏,徐国伟,李伟,彭芬.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2)
[9]地质工程一体化支撑下的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压后评估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J]. 杨向同,滕起,张杨,于银华,李伟,冯觉勇,郑子君,王振兰,高欣鑫,董健毅.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2)
[10]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深部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孔隙演化定量研究[J]. 潘荣,朱筱敏,谈明轩,张剑锋,李勇,邸宏利. 地学前缘. 2018(02)
本文编号:3274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74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