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深部调驱体系井网井距优化物理模式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19:43
  深部调驱技术是以深部调剖为主,在“调”的基础上又结合了“驱”的效果,并具有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的双重作用。向地层中注入具有相当封堵作用的可动的化学剂,对地层进行深部处理。一方面,封堵地层中注水窜流的高渗条带和大孔道,实现注入水在油层深部转向,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同时,注入的调驱剂在后续注水作用下,可向地层深部运移驱油,可以同时起到剖面调整和驱替的双重作用。因此,调驱技术发挥了调、驱的协同作用,既能有效改善油层深部非均质性,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又能提高驱油效果,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实验研究表明:五点法优于九点法布井,其中井距越小,水驱效果越好,注入调驱剂后效果越好。五点井网井距为75m深部调驱效果最好,注调驱剂体系后采收率为22%,总采收率为67%。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深部调驱体系井网井距优化物理模式实验研究


岩心渗透率随压力变化曲线

均质,井网,非均质岩心,目标区块


第四章 不同井网深第四章 不同井网深4.1 实验条件采用 2000 万分子量 HPAM 以及交用水为目标区块相同矿化度的模拟地层度为 80mPa s)。实验用岩心:三维均质岩心 A,平非均质岩心 C,以及平面纵向皆不均质表 4-1 三维均质岩三层平均渗透率(mD)长度(m) 900 0.3

纵向非均质,平面非均质,物理模型图,岩心


23图 4.3 平面非均质、纵向非均质岩心物理模型图4.2 实验方案研制两块三维均质岩心物理模型 A1、A2、四块平面均质、纵向非均质岩心物理模型 B1、B2、C1、C2 和两块平面非均质、纵向非均质岩心物理模型 D1、D2 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方案如下:(1)所有岩心抽真空 12h,饱和地层水,设定恒温箱温度模拟油藏温度,恒温放置 8h 以上。计算饱和水前后岩心质量差,按地层水密度为 1 计算空隙体积。测定各点含水饱和度。计算孔隙体积,测量各点含水饱和度。然后进行饱和油,直至总量不发生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剪切作用及矿化度对弱凝胶性能影响实验[J]. 郭程飞,李华斌,李飞洋,牛忠晓,吴晓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03)
[2]自适应弱凝胶调驱性能评价及矿场应用[J]. 杨红斌,蒲春生,李淼,张安治,康万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06)
[3]弱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 张宇.  天然气与石油. 2013(04)
[4]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岩心内成胶效果及机理[J]. 刘进祥,卢祥国,刘敬发,胡淑琼,薛宝庆.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04)
[5]渤海油田深部调驱体系研制及调驱参数优化[J]. 姜维东,张健,何宏,王业飞.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3(03)
[6]高温低渗透砂岩油藏可动凝胶调驱技术[J]. 吴刚,王志强,游靖,吕翠燕,赵文华,霍然.  石油钻采工艺. 2012(06)
[7]中原油田文25东块聚合物微球调驱研究与应用[J]. 娄兆彬,李涤淑,范爱霞,杜振惠,宋先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8]非均质条件下孔喉尺度弹性微球深部调驱研究[J]. 姚传进,雷光伦,高雪梅,李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05)
[9]应用CT研究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机理[J]. 吕静,刘玉章,高建,王家禄,李宜坤.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06)
[10]深部液流转向剂与油藏适应性研究——以大庆喇嘛甸油田为例[J]. 卢祥国,王树霞,王荣健,王洪关,张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05)

博士论文
[1]预交联凝胶颗粒深部调驱应用基础研究[D]. 白宝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

硕士论文
[1]深部调驱体系与油藏匹配性及动态特征物理模拟研究[D]. 赵阳.东北石油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82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82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f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