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惠州26-6大中型泛潜山油气田勘探发现及成藏模式
发布时间:2021-07-20 10:59
位于南海东部海域的惠州26-6构造在中生界潜山及古近系获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是珠江口盆地古潜山及浅水区中深层凝析气勘探的首个规模发现。为进一步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对惠州26-6构造开展了烃源岩、储层、运移通道、聚集方式和气藏封盖等石油地质条件深入研究,提出了其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①惠州凹陷文昌组发育大面积、厚层的优质高成熟湖相烃源岩,具有油气兼生、晚期快速生气特征;②中生界火成岩叠加上覆古近系扇三角洲砂砾岩,构成了惠州26-6构造区泛潜山储层,其中恩平组储层以低孔-低渗的中砂岩和砂砾岩为主,文昌组储层以中低孔-中渗的含砾粗砂岩和砂砾岩为主,潜山储层以裂缝-孔洞型及裂缝型的蚀变闪长岩及蚀变花岗岩为主;③中生代以来,多期挤压-伸展构造作用下的断裂差异性活化塑造了巨厚泛潜山裂缝型储集体;持续活动的断裂沟通了高熟烃源灶和泛潜山储层;湖相泥岩为天然气提供了严密的封盖;距今10 Ma以来,文昌组湖相烃源岩大面积成熟,高压强势充注、晚期快速成藏。惠州26-6大中型泛潜山油气田的发现,揭开了珠江口盆地富烃洼陷周缘深埋潜山凝析气勘探序幕,对中国东部晚期构造活跃的中新生代盆地潜山油气勘探具有启发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海上油气. 2020,32(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惠州西南部地区断裂转换带类型及源-汇体系特征
惠州26-6文昌组储层条件与墙角型转换带演化和沉积背景有关,在NEE和NWW向断层演化的控制下,转换带断裂持续活动,并在岩浆底侵影响下,断块发生差异旋转,形成水下古隆起,其周边水动力作用强,扇三角洲砂砾岩沉积体系接受淘洗改造,储层物性普遍较好。文昌组以含砾粗砂岩和砂砾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分选和磨圆较好,填隙物含量低、种类少,优势微相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主要为中低孔-中渗型储层,粒间(溶)孔为主(图6c、d)。储层岩心孔隙度8.8%~20.4%,平均16.1%;渗透率0.277~411 mD,平均值为17.7 mD。3.4 圈闭与盖层条件
珠江口盆地位于广东大陆以南,海南、台湾两岛之间的广阔大陆架和陆坡上,呈NE—SW向展布,面积26.68×104km2。其前古近系基底在西部由加里东褶皱带组成,在东部为印支及燕山褶皱带,燕山晚期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在基底内留下了分布广泛的中酸性岩浆岩体[11]。珠江口盆地是一个在上述基底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先后经历了早期裂陷期和晚期拗陷期。裂陷期发育的古近系湖相烃源岩是珠江口盆地的主力烃源岩,拗陷期发育起来的古珠江三角洲沉积体系自北向南覆盖了盆地大部分地区,与其下的生烃层系耦合,形成下陆上海、陆生海储的石油地质特征。地层自下至上分别为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珠海组和新近系珠江组、韩江组、粤海组、万山组及第四系(图1)。惠州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中部,东西毗邻陆丰凹陷和西江凹陷,是该盆地已证实的最富烃凹陷之一。平面上,依据基底断裂和古近系沉积厚度分布,惠州凹陷可进一步划分为惠州26洼、西江30洼和西江24洼等11个洼陷(图1)。古近系主要发育近NEE和NWW走向的两组断裂,两组断裂将盆地基底错断、切割,同时控制了古近纪不同时期的洼陷结构和沉积充填特征[12]。受不同走向断裂差异活动影响,凹陷边缘具有典型的转换断裂强烈活动特征,发育惠州26、惠州25和西江30等多个构造转换带,这些转换带是古近系沉积砂体的有利发育部位;同时,在洼陷之间以及凹陷周缘转换带位置,基底地层构造变形强烈,往往形成基底潜山。因此,在烃源岩供烃充足条件下,凹陷边缘构造转换带易形成“自生自储”古近系油气藏和“上生下储、新生古储”潜山油气藏,为惠州凹陷深层油气勘探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海油近海油气勘探实践与思考[J]. 谢玉洪. 中国海上油气. 2020(02)
[2]珠江口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与油气成藏[J]. 何敏,朱伟林,吴哲,钟广法,任建业,刘丽华,王文勇. 中国海上油气. 2019(05)
[3]渤海海域渤中19-6构造带深层潜山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侯明才,曹海洋,李慧勇,陈安清,韦阿娟,陈扬,王粤川,周雪威,叶涛. 天然气工业. 2019(01)
[4]渤中凹陷深层渤中19-6构造大型凝析气田的发现及勘探意义[J]. 施和生,王清斌,王军,刘晓健,冯冲,郝轶伟,潘文静.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1)
[5]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古近系文昌组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J]. 梁杰,张向涛,许新明,罗泽,吴静. 现代地质. 2018(04)
[6]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勘探新进展及展望[J]. 谢玉洪.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1)
[7]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古潜山的构造成因类型[J]. 何登发,崔永谦,张煜颖,单帅强,肖阳,张传宝,周从安,高园. 岩石学报. 2017(04)
[8]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系油藏地质特征及成藏机理[J]. 朱明,代一丁,朱俊章,舒誉,林鹤鸣,庞雄奇,姜航. 中国海上油气. 2017(01)
[9]珠一坳陷古近系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J]. 舒誉,施和生,杜家元,雷永昌,张向涛. 中国海上油气. 2014(03)
[10]渤海蓬莱9-1大型复合油田地质特征与发现意义[J]. 夏庆龙,周心怀,王昕,刘朋波,官大勇. 石油学报. 2013(S2)
博士论文
[1]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裂陷结构:基底属性与区域应力联合制约[D]. 刘海伦.中国地质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292698
【文章来源】:中国海上油气. 2020,32(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惠州西南部地区断裂转换带类型及源-汇体系特征
惠州26-6文昌组储层条件与墙角型转换带演化和沉积背景有关,在NEE和NWW向断层演化的控制下,转换带断裂持续活动,并在岩浆底侵影响下,断块发生差异旋转,形成水下古隆起,其周边水动力作用强,扇三角洲砂砾岩沉积体系接受淘洗改造,储层物性普遍较好。文昌组以含砾粗砂岩和砂砾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分选和磨圆较好,填隙物含量低、种类少,优势微相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主要为中低孔-中渗型储层,粒间(溶)孔为主(图6c、d)。储层岩心孔隙度8.8%~20.4%,平均16.1%;渗透率0.277~411 mD,平均值为17.7 mD。3.4 圈闭与盖层条件
珠江口盆地位于广东大陆以南,海南、台湾两岛之间的广阔大陆架和陆坡上,呈NE—SW向展布,面积26.68×104km2。其前古近系基底在西部由加里东褶皱带组成,在东部为印支及燕山褶皱带,燕山晚期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在基底内留下了分布广泛的中酸性岩浆岩体[11]。珠江口盆地是一个在上述基底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先后经历了早期裂陷期和晚期拗陷期。裂陷期发育的古近系湖相烃源岩是珠江口盆地的主力烃源岩,拗陷期发育起来的古珠江三角洲沉积体系自北向南覆盖了盆地大部分地区,与其下的生烃层系耦合,形成下陆上海、陆生海储的石油地质特征。地层自下至上分别为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珠海组和新近系珠江组、韩江组、粤海组、万山组及第四系(图1)。惠州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中部,东西毗邻陆丰凹陷和西江凹陷,是该盆地已证实的最富烃凹陷之一。平面上,依据基底断裂和古近系沉积厚度分布,惠州凹陷可进一步划分为惠州26洼、西江30洼和西江24洼等11个洼陷(图1)。古近系主要发育近NEE和NWW走向的两组断裂,两组断裂将盆地基底错断、切割,同时控制了古近纪不同时期的洼陷结构和沉积充填特征[12]。受不同走向断裂差异活动影响,凹陷边缘具有典型的转换断裂强烈活动特征,发育惠州26、惠州25和西江30等多个构造转换带,这些转换带是古近系沉积砂体的有利发育部位;同时,在洼陷之间以及凹陷周缘转换带位置,基底地层构造变形强烈,往往形成基底潜山。因此,在烃源岩供烃充足条件下,凹陷边缘构造转换带易形成“自生自储”古近系油气藏和“上生下储、新生古储”潜山油气藏,为惠州凹陷深层油气勘探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海油近海油气勘探实践与思考[J]. 谢玉洪. 中国海上油气. 2020(02)
[2]珠江口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与油气成藏[J]. 何敏,朱伟林,吴哲,钟广法,任建业,刘丽华,王文勇. 中国海上油气. 2019(05)
[3]渤海海域渤中19-6构造带深层潜山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侯明才,曹海洋,李慧勇,陈安清,韦阿娟,陈扬,王粤川,周雪威,叶涛. 天然气工业. 2019(01)
[4]渤中凹陷深层渤中19-6构造大型凝析气田的发现及勘探意义[J]. 施和生,王清斌,王军,刘晓健,冯冲,郝轶伟,潘文静.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1)
[5]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古近系文昌组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J]. 梁杰,张向涛,许新明,罗泽,吴静. 现代地质. 2018(04)
[6]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勘探新进展及展望[J]. 谢玉洪.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1)
[7]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古潜山的构造成因类型[J]. 何登发,崔永谦,张煜颖,单帅强,肖阳,张传宝,周从安,高园. 岩石学报. 2017(04)
[8]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系油藏地质特征及成藏机理[J]. 朱明,代一丁,朱俊章,舒誉,林鹤鸣,庞雄奇,姜航. 中国海上油气. 2017(01)
[9]珠一坳陷古近系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J]. 舒誉,施和生,杜家元,雷永昌,张向涛. 中国海上油气. 2014(03)
[10]渤海蓬莱9-1大型复合油田地质特征与发现意义[J]. 夏庆龙,周心怀,王昕,刘朋波,官大勇. 石油学报. 2013(S2)
博士论文
[1]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裂陷结构:基底属性与区域应力联合制约[D]. 刘海伦.中国地质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292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92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