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在新疆油田H井区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6 15:23
新疆油田H井区在实施注水专项治理后开采形式变差,产吸动用比例逐渐下降,含水率上升,年绝对产油量递减率亦逐渐增大。具体原因表现在:平面上地层压力及水淹程度分布不均;储层剖面上小层内动用不均,水淹程度差异很大;储层非均质性强,渗透率变化范围较大,注水指进、水窜现象严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使用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提高H井区驱油效率。本文选用了三种不同特性粘数的超支化聚合物HBP-P1、HBP-P2、HBP-P3,用油田产出水配制不同的浓度,研究其溶液性能。结果显示在43℃时,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相对KYPAM-2500具有良好的增粘性能、耐温性能、剪切稀释性,以及较好的粘弹性能。由于超支化聚合物具有三维球状、高度无规则多支化结构以及疏水缔合作用,相比于KYPAM-2500,它具有较大的分子线团尺寸。本文系统进行了 3种分子量和5种浓度的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体系在5种不同渗透率岩心中的室内物理模拟实验,以分析其在油藏中的适应性。通过实验得到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在43℃,注入速度0.3mL/min条件下的注入能力统计表,其中:当注入浓度为1500mg/L(略大于CAC)时,HBP-P1在渗透率K...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a)高流度比的水驱(M>1)?b)低流度比的聚合物驱(M<1)?|2i??总体来说,聚合物驱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与优势:??
图1-3水/聚合物驱替孤岛状残余油实验??综合H区油藏开发的挑战、二次采油后微观残余油分布类型和聚合物驱的优势,以??
图1-4超支化聚合物三维结构示意图:包括^:种苺本单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支化聚合物合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 陈希,王训遒,宁卓远. 现代化工. 2016(10)
[2]超支化聚合物在油田化学领域的应用与前景展望[J]. 张昊,范振忠,李仁杰,赵宏伟. 辽宁化工. 2016(08)
[3]聚合物滞留特性对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J]. 卢祥国,胡广斌,曹伟佳,苏鑫.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6(03)
[4]基于超支化聚合物两性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J]. 王海卫,梁学称,徐昆,谭颖,路璀阁,王丕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04)
[5]超支化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上的吸附滞留特征[J]. 赖南君,张艳,赵旭斌,刘艳勤,李屹洋.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6(03)
[6]砂砾岩储集层聚合物驱油微观机理——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克拉玛依组下亚组为例[J]. 钱根葆,许长福,陈玉琨,王晓光,刘红现,廉桂辉. 新疆石油地质. 2016(01)
[7]应用CT技术研究交联聚合物驱油机理[J]. 郑波,侯吉瑞,张蔓,宋兆杰,王楠. 新疆石油地质. 2016(01)
[8]聚合物驱不可及孔隙体积对渗流规律的影响[J]. 李爱芬,宋浩鹏,谢昊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6(02)
[9]聚合物浓度对溶液渗流特性的影响及合理浓度上限[J]. 王荣健,韩大伟,卢祥国,郭琦,杨怀军,张杰. 油田化学. 2015(02)
[10]一种超支化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评价[J]. 蒲万芬,闫召鹏,刘锐,尚晓培,刘哲.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5(05)
博士论文
[1]改性纳米SiO2/AA/AM共聚物提高波及效率的可行性研究[D]. 覃孝平.西南石油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聚合物与油层匹配性及注入方式研究[D]. 彭晓娟.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45926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a)高流度比的水驱(M>1)?b)低流度比的聚合物驱(M<1)?|2i??总体来说,聚合物驱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与优势:??
图1-3水/聚合物驱替孤岛状残余油实验??综合H区油藏开发的挑战、二次采油后微观残余油分布类型和聚合物驱的优势,以??
图1-4超支化聚合物三维结构示意图:包括^:种苺本单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支化聚合物合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 陈希,王训遒,宁卓远. 现代化工. 2016(10)
[2]超支化聚合物在油田化学领域的应用与前景展望[J]. 张昊,范振忠,李仁杰,赵宏伟. 辽宁化工. 2016(08)
[3]聚合物滞留特性对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J]. 卢祥国,胡广斌,曹伟佳,苏鑫.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6(03)
[4]基于超支化聚合物两性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J]. 王海卫,梁学称,徐昆,谭颖,路璀阁,王丕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04)
[5]超支化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上的吸附滞留特征[J]. 赖南君,张艳,赵旭斌,刘艳勤,李屹洋.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6(03)
[6]砂砾岩储集层聚合物驱油微观机理——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克拉玛依组下亚组为例[J]. 钱根葆,许长福,陈玉琨,王晓光,刘红现,廉桂辉. 新疆石油地质. 2016(01)
[7]应用CT技术研究交联聚合物驱油机理[J]. 郑波,侯吉瑞,张蔓,宋兆杰,王楠. 新疆石油地质. 2016(01)
[8]聚合物驱不可及孔隙体积对渗流规律的影响[J]. 李爱芬,宋浩鹏,谢昊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6(02)
[9]聚合物浓度对溶液渗流特性的影响及合理浓度上限[J]. 王荣健,韩大伟,卢祥国,郭琦,杨怀军,张杰. 油田化学. 2015(02)
[10]一种超支化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评价[J]. 蒲万芬,闫召鹏,刘锐,尚晓培,刘哲.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5(05)
博士论文
[1]改性纳米SiO2/AA/AM共聚物提高波及效率的可行性研究[D]. 覃孝平.西南石油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聚合物与油层匹配性及注入方式研究[D]. 彭晓娟.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45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45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