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沉积特征及储层主控因素

发布时间:2021-08-20 10:08
  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及薄片等宏观及微观资料,对四川盆地茅口组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储层类型、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展开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以下认识:①茅口组沉积已不再受加里东期古隆起控制,沉积格局更多是受到峨眉地裂运动造成的北西-南东向断层的影响;②茅口组主要发育碳酸盐缓坡、斜坡及盆地3个主要相带,其中茅口组中晚期高位域发育的浅水缓坡高能滩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③茅口组主要发育孔洞-孔隙型白云岩和岩溶缝洞型石灰岩2类储层,高能生物碎屑颗粒滩是茅口组2类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早期白云石化作用是白云岩储层得以保存的关键因素,而构造运动及古岩溶作用是石灰岩储层发育的重要条件;④白云岩储层主要分布在雅安—乐山以及盐亭—广安地区,岩溶缝洞型石灰岩储层在全盆地均可见,但在泸州—开江古隆起范围内最为发育。 

【文章来源】:海相油气地质. 2020,25(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沉积特征及储层主控因素


四川盆地构造区划、茅口组天然气发现(左)及地层综合柱状图(右)

海侵,四川盆地,沉积相,眼球


该时期最典型的特征是发育眼球状泥质灰岩,眼球状灰岩的“眼皮”为含生物碎屑钙质泥岩,呈薄层或纹层状;而“眼球”质地较纯,为泥微晶生物碎屑灰岩。由于海水较深,该时期仅在中缓坡偶见相对低能的滩体。2.2.2 茅口中晚期高位域(SQ1-HST)

四川盆地,沉积相,广元


茅口末期,四川盆地又经历了一次海侵及海退旋回,但由于地层普遍保存不全,因此本文未分别描述。该时期的沉积相总体来说与SQ1高位域时期差别不大,但中缓坡—浅缓坡范围有所扩大(图4)。值得一提的是,该时期由于东吴运动的加强,大量幔源富硅物质溢出就近沉积,导致在广元—开江一带出现了大量硅质结核、硅质条带、甚至厚层硅质岩,基本呈北西向展布,与张性断裂的走向一致。海水的富硅环境会造成这些地区正常碳酸盐岩沉积速率降低甚至停滞,因此广元—开江一带茅口组厚度比其他地区薄很多,形成了北西向的洼地,而洼地边缘的坡折带更容易形成一些高能滩体,成为储层的物质基础。图4 四川盆地及邻区茅口末期(SQ2)沉积相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北旺苍地区茅口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记录[J]. 李乾,徐胜林,陈洪德,林良彪,杨帅,余瑜,孙逢瑞,董翼昕,邓翔.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2]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白云岩储层特征、成因和分布[J]. 胡安平,潘立银,郝毅,沈安江,谷明峰.  海相油气地质. 2018(02)
[3]川西北地区茅口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 霍飞,杨西燕,王兴志,黄荟文,张凤玲.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4]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J]. 张健,周刚,张光荣,李国辉,汪华.  天然气工业. 2018(01)
[5]川中茅口组岩溶储层地球物理特征及勘探潜力[J]. 戴晓峰,冯周,王锦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5)
[6]川中地区下二叠统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J]. 李祖兵,欧加强,陈轩,李飞,王小蓉,谭先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7(04)
[7]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岩相古地理及勘探方向[J]. 厚刚福,周进高,谷明峰,姚倩颖,杨柳,潘立银,郝毅.  海相油气地质. 2017(01)
[8]四川盆地栖霞组—茅口组岩相古地理与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J]. 周进高,姚根顺,杨光,谷明峰,姚倩颖,江青春,杨柳,杨雨然.  天然气工业. 2016(04)
[9]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新突破的意义及有利勘探方向[J]. 沈平,张健,宋家荣,洪海涛,唐大海,王小娟,汪华,罗文军.  天然气工业. 2015(07)
[10]川西北中二叠统茅口组储层特征及成因[J]. 郝毅,周进高,倪超,辛勇光,厚刚福,陈薇.  四川地质学报. 2014(04)



本文编号:3353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53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7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