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平顶山盐穴储气库夹层稳定性及垮塌灾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19:06
  现阶段,盐穴储气库因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的优势而逐渐成为我国能源储备领域的研究热点。但事实上,国内大多盐穴储气库库址矿床均呈现出盐岩与泥岩相间互层的不利建库特征。泥岩夹层在水溶建腔阶段往往难以被溶蚀,盐层溶采后仍赋存于腔体内,在储气运营阶段,因复杂的受力条件与显著的蠕变特性易出现失稳垮塌,夹层一旦垮塌,其运动冲击效应极易引发一系列灾害性问题,影响储气库的安全运营。因此,本文针对夹层稳定性及垮塌灾害性的研究对于储气库安全运营及储气库工程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平顶山盐穴储气库腔内泥岩夹层稳定性评价问题,建立以夹层垮塌时间为评价标准的稳定性评价模型。首先,根据泥岩夹层基本特征,考虑力场耦合机制及泥岩软化效应等,利用弹性板壳理论建立夹层垮塌力学模型;其次,根据夹层岩样蠕变实验结果,采用(H|N体)和(N|Y体)串联组合形式描述其蠕变过程,建立蠕变本构模型。结合夹层垮塌力学模型与蠕变本构模型,进一步构建其垮塌时间计算模型,对不同工况夹层垮塌时间进行计算,并对储气库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夹层跨径分别为10m、20m时垮塌临界厚度进行反演计算,据此实现其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夹层越薄、跨...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平顶山盐穴储气库夹层稳定性及垮塌灾害性研究


对流法水溶造腔示意图

泥岩夹层,力学模型,垮塌,盐穴


图 1.2 前人建立的泥岩夹层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得到泥岩夹层的极限垮塌跨度的计算公式[22,31],如1。值得注意的是,该式考虑了多向力场耦合机制对夹层垮塌的影响,但并及到泥岩夹层的蠕变特性的影响。(1)1.22422max hrKED h(1.李银平等人在总结盐穴储气库的相关问题时认为造腔阶段泥岩夹层在多场的控制下可能会发生强度失效型和稳定性失效型破坏[32]。王志荣等人通集平顶山盐田泥岩夹层岩样,进行单、三轴压缩蠕变实验,得到岩样常规参数及蠕变参数,分析了泥岩夹层的蠕变特性[33,34],但并未将其运用于夹层性评价中。.3.3 盐穴储气库夹层垮塌灾害性研究现状事实上,针对盐穴储气库夹层垮塌灾害性评价的研究可从垮塌夹层的垮

技术路线图,论文,垮塌,泥岩夹层


1 绪论垮塌极限厚度为基础进行夹层稳定性的评价。(4)建立包含储气库溶腔体部件,泥岩夹层部件及高压储气部件在内的ABAQUS 有限元模型,求解垮塌后的泥岩夹层垮落冲击效应引发的动应力响应、冲击波的影响范围及对溶腔底板引发的侵彻深度响应等一系列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垮塌灾害性进行评价。1.4.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平顶山地下盐穴储气库泥岩夹层稳定性评价[J]. 王志荣,王永春,高志俭,陈玲霞.  高校地质学报. 2019(01)
[2]试析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研究现状及建议[J]. 于春雷.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8(11)
[3]中石化地下储气库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J]. 张光华.  天然气工业. 2018(08)
[4]平顶山地下盐穴储气库地表沉降机理数值模拟[J]. 王志荣,贺平,石茜茜,韩中阳,张利民.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8(04)
[5]基于ABAQUS的地层-结构法模型的地应力平衡方法研究[J]. 胡长明,袁一力,梅源,钱伟丰,叶正武.  现代隧道技术. 2018(04)
[6]盐穴储气库水溶造腔工艺优化研究与现场应用[J]. 王元刚,周冬林,邓琳,付亚平,管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7]中国地下储气库建设的机遇与挑战[J]. 雷鸿.  油气储运. 2018(07)
[8]盐穴型地下储气库建库评价关键技术及其应用[J]. 完颜祺琪,丁国生,赵岩,李康,邓金根,郑雅丽.  天然气工业. 2018(05)
[9]中国天然气市场可持续发展分析[J]. 杨建红.  天然气工业. 2018(04)
[10]地下盐穴储气库周期注采运行稳定性评价[J]. 王粟,武志德,王汉鹏,朱华银,李正杰.  油气储运. 2018(07)

博士论文
[1]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肖建清.中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互层状盐岩储气库地表沉降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D]. 韩中阳.郑州大学 2015
[2]盐岩水平溶腔储库建造与运行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D]. 孟涛.太原理工大学 2013
[3]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数值方法研究[D]. 韦杏琼.广西民族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60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60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