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断层组合样式及其控砂机制
发布时间:2021-08-31 21:06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是中国沿海重要的含油气区,勘探实践中发现其内部断层及砂体分布规律复杂、勘探难度大,亟待解决砂体分布控制因素问题,深化砂体分布规律认识。运用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和地震属性叠合精细砂体解释技术,对西湖凹陷平湖组同沉积断层分布及组合特征对砂体的控制作用开展了研究。根据同沉积断层发育规模的差异,划分出3个级别的断层,分别控制了凹陷格局、斜坡特征及砂体展布3个层次,分析了三级同沉积断层组合样式对砂体垂向沉积特征及平面展布方向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发育6种断层控砂模式,分别为正向断阶阶梯型、正向断阶掀斜型、正向断阶叠覆型、墙角型、反向断阶型和正反向断阶复合型控砂模式。其中由正向断层构成的断层组合样式有利于砂体向凹陷中央搬运,扩大了储层在凹陷内的分布规模,而由反向断层构成的断层组合样式,其富砂作用显著、油气聚集条件优越。在6种断层控砂模式的指导下,有利于发现砂体垂向富集段及横向富集带,判断砂体展布方向及预测储层发育位置。
【文章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41(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西湖凹陷平湖组正向断层主控型组合样式发育区单井岩性柱状图
西湖凹陷斜坡区平湖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研究区砂岩类型以灰色、灰白色粉砂岩及细砂岩为主,发育少量含砾砂岩,可见少量动物遗迹、植物化石(图3a)及薄层黑色煤层。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主要发育暗色粉砂岩及泥岩,沉积构造发育块状层理及沙纹层理(图3b),自然伽马呈高值。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岩性以细砂岩(图3c)为主,有时可见含泥砾砂岩(图3d)及含砾砂岩(图3e),以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块状层理及脉状层理(图3f)为主要沉积特征,河道底部可见冲刷面,自然伽马曲线呈箱型或钟形,砂体厚度一般在1~30m。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洼地发育受生物扰动的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图3g)。前三角洲亚相发育暗色泥岩,沉积构造以块状层理为主,受生物扰动作用强烈(图3h)。研究区砂体主要分布于西湖凹陷西部斜坡区,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砂体平面上呈朵叶状分布于西部斜坡。2 断层类型及其分布
二级断层属于斜坡主控型断裂,控制了凹陷内斜坡样式的类型及坡度大小,断层活动时间处于在平湖组沉积时期,对斜坡的形成及演化具有控制作用,主要在凹陷内外环分布,断层规模中等、分布数量较多。其中平湖斜坡及天台斜坡二级断层发育较多,以断阶型斜坡为主;而杭州斜坡二级断层发育稀少,以沉积型斜坡为主。平西断层南北两侧断层延伸方向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北侧二级断层延伸方向以NE向为主,其南侧以NW向为主,整体平均延伸长度约20 km,远小于一级控凹断层延伸规模(图5)。三级断层属于砂体主控型断裂,断层形成及活动处于平湖组沉积时期,其剖面及平面组合样式对砂体沉积分布具有控制及调节作用。三级控砂断层对斜坡的改造程度弱,其活动时间短、规模小,平均延伸长度约4 km。断层延伸方向以NE向为主,少量NW向延伸(图5)。该级断层在平湖斜坡及天台斜坡分布密集,杭州斜坡分布稀疏,为本次重点研究的断层级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斜坡带海陆过渡型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预测[J]. 周心怀,高顺莉,高伟中,李宁.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2)
[2]断陷盆地洼槽聚油理论的发展与勘探实践——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为例[J]. 赵贤正,周立宏,蒲秀刚,金凤鸣,姜文亚,肖敦清,韩文中,时战楠.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6)
[3]下扬子区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断裂构造特征与活动规律[J]. 徐曦,孙连浦,肖梦楚,李筱,朱晓颖,高顺莉. 高校地质学报. 2018(05)
[4]多断湖盆构造控砂与沉积充填过程——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始新统为例[J]. 董道涛,邱隆伟,马永达,杨勇强,邹毓,代莉,滕宝刚,张在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4)
[5]断陷盆地缓坡区控砂控藏机制与勘探发现——以歧口凹陷歧北缓坡带为例[J]. 赵贤正,蒲秀刚,王家豪,周立宏,金凤鸣,肖敦清,姜文亚,韩文中,张伟. 石油学报. 2017(07)
[6]惠州凹陷HZ25转换带构造特征与成藏条件[J]. 葛家旺,朱筱敏,陶文芳,黎明,葛德发.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7]同向和反向断层形成机制及控圈作用差异性[J]. 郭志强,王海学,赵政权,方庆,陈再贺,刘凤芸.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7(03)
[8]西湖凹陷渐新世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充填响应[J]. 于兴河,李顺利,曹冰,侯国伟,王亚风,皇甫志远. 沉积学报. 2017(02)
[9]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储层物性演化[J]. 林承焰,孙小龙,马存飞,张宪国,赵仲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7(04)
[10]断陷湖盆斜坡区油气富集理论与勘探实践——以黄骅坳陷古近系为例[J]. 赵贤正,周立宏,蒲秀刚,肖敦清,姜文亚,韩文中,陈长伟,邹磊落,郭淑文. 中国石油勘探. 2017(02)
博士论文
[1]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平湖组砂体精细刻画及时空演化研究[D]. 刘晓晨.中国地质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75611
【文章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41(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西湖凹陷平湖组正向断层主控型组合样式发育区单井岩性柱状图
西湖凹陷斜坡区平湖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研究区砂岩类型以灰色、灰白色粉砂岩及细砂岩为主,发育少量含砾砂岩,可见少量动物遗迹、植物化石(图3a)及薄层黑色煤层。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主要发育暗色粉砂岩及泥岩,沉积构造发育块状层理及沙纹层理(图3b),自然伽马呈高值。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岩性以细砂岩(图3c)为主,有时可见含泥砾砂岩(图3d)及含砾砂岩(图3e),以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块状层理及脉状层理(图3f)为主要沉积特征,河道底部可见冲刷面,自然伽马曲线呈箱型或钟形,砂体厚度一般在1~30m。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洼地发育受生物扰动的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图3g)。前三角洲亚相发育暗色泥岩,沉积构造以块状层理为主,受生物扰动作用强烈(图3h)。研究区砂体主要分布于西湖凹陷西部斜坡区,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砂体平面上呈朵叶状分布于西部斜坡。2 断层类型及其分布
二级断层属于斜坡主控型断裂,控制了凹陷内斜坡样式的类型及坡度大小,断层活动时间处于在平湖组沉积时期,对斜坡的形成及演化具有控制作用,主要在凹陷内外环分布,断层规模中等、分布数量较多。其中平湖斜坡及天台斜坡二级断层发育较多,以断阶型斜坡为主;而杭州斜坡二级断层发育稀少,以沉积型斜坡为主。平西断层南北两侧断层延伸方向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北侧二级断层延伸方向以NE向为主,其南侧以NW向为主,整体平均延伸长度约20 km,远小于一级控凹断层延伸规模(图5)。三级断层属于砂体主控型断裂,断层形成及活动处于平湖组沉积时期,其剖面及平面组合样式对砂体沉积分布具有控制及调节作用。三级控砂断层对斜坡的改造程度弱,其活动时间短、规模小,平均延伸长度约4 km。断层延伸方向以NE向为主,少量NW向延伸(图5)。该级断层在平湖斜坡及天台斜坡分布密集,杭州斜坡分布稀疏,为本次重点研究的断层级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斜坡带海陆过渡型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预测[J]. 周心怀,高顺莉,高伟中,李宁.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2)
[2]断陷盆地洼槽聚油理论的发展与勘探实践——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为例[J]. 赵贤正,周立宏,蒲秀刚,金凤鸣,姜文亚,肖敦清,韩文中,时战楠.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6)
[3]下扬子区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断裂构造特征与活动规律[J]. 徐曦,孙连浦,肖梦楚,李筱,朱晓颖,高顺莉. 高校地质学报. 2018(05)
[4]多断湖盆构造控砂与沉积充填过程——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始新统为例[J]. 董道涛,邱隆伟,马永达,杨勇强,邹毓,代莉,滕宝刚,张在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4)
[5]断陷盆地缓坡区控砂控藏机制与勘探发现——以歧口凹陷歧北缓坡带为例[J]. 赵贤正,蒲秀刚,王家豪,周立宏,金凤鸣,肖敦清,姜文亚,韩文中,张伟. 石油学报. 2017(07)
[6]惠州凹陷HZ25转换带构造特征与成藏条件[J]. 葛家旺,朱筱敏,陶文芳,黎明,葛德发.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7]同向和反向断层形成机制及控圈作用差异性[J]. 郭志强,王海学,赵政权,方庆,陈再贺,刘凤芸.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7(03)
[8]西湖凹陷渐新世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充填响应[J]. 于兴河,李顺利,曹冰,侯国伟,王亚风,皇甫志远. 沉积学报. 2017(02)
[9]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储层物性演化[J]. 林承焰,孙小龙,马存飞,张宪国,赵仲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7(04)
[10]断陷湖盆斜坡区油气富集理论与勘探实践——以黄骅坳陷古近系为例[J]. 赵贤正,周立宏,蒲秀刚,肖敦清,姜文亚,韩文中,陈长伟,邹磊落,郭淑文. 中国石油勘探. 2017(02)
博士论文
[1]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平湖组砂体精细刻画及时空演化研究[D]. 刘晓晨.中国地质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75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75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