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21-09-07 13:37
基于资评方法的原理和评价思路,目前页岩气资评方法可划分为静态法、动态法和综合法三大类。静态法包括成因法、统计法和类比法3类,每类方法下又包括若干种具体评价方法。国外常用统计法和动态法开展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的计算,而国内主要采用统计法中的体积法和类比法开展页岩气地质资源量评估。文章系统阐述了各资评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和取得的主要进展。随着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的深入,静态法和动态法页岩气资源评价均取得了较大进展;综合法进展相对缓慢。文中指出,页岩气资源分级评价和空间分布预测、页岩气资评刻度区建设和大数据应用技术以及多方法综合应用的资评方法体系是未来页岩气资源评价发展的主要方向,下一步要尽快完善适合中国页岩气勘探现状的页岩气经济评价和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体系。
【文章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41(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
统计法主要基于数理统计学原理,计算方法和过程简单,参数取值客观,资评结果可信度较高,除体积法常用于计算页岩气地质资源量外,其他统计法主要用于计算页岩气探明储量和可采资源量。统计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未充分考虑到参数取值的非均质性,也不能给出资源的空间展布;②参与计算的某些参数过于简单,缺乏地质分析;③需要大量的勘探开发历程和储、产量数据等,多适用于高勘探程度地区中、后期的资源评价(表2)。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统计法在页岩气资源评价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是体积法评价更为精细,在传统概率体积法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到了泥页岩分布的非均质性,提出了改进的曲面积分法,也叫小面元容积法[40]。二是计算机技术和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随机模拟法的可信度,包括算法的发展、参数分布模型的确立及网格单元的划分[41]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考虑气藏特征的页岩含气量计算方法——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焦页1井和彭页1井为例[J]. 李东晖,聂海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6)
[2]中国迎来页岩油气革命了吗?[J]. 金之钧,白振瑞,高波,黎茂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3)
[3]我国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现状、问题及建议[J]. 杨德敏,喻元秀,梁睿,夏宏,袁建梅. 天然气工业. 2018(08)
[4]非常规天然气经济评价对策思考[J]. 苏佳纯,张金川,朱伟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05)
[5]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进展、挑战与前景[J]. 董大忠,施振生,管全中,蒋珊,张梦琪,张晨晨,王书彦,孙莎莎,于荣泽,刘德勋,彭平,王世谦. 天然气工业. 2018(04)
[6]中国现阶段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分析[J]. 姜生玲,张金川,李博,朱亮亮. 断块油气田. 2017(05)
[7]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 宋振响,陆建林,周卓明,王保华,杨昊. 中国石油勘探. 2017(03)
[8]延长探区延长组陆相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 徐红卫,李贤庆,周宝刚,杨杰,张伟,王哲,高文杰. 矿业科学学报. 2017(02)
[9]钻井工作量分析法预测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产量[J]. 赵群,杨慎,王红岩,王南,刘德勋,刘洪林,藏焕荣. 天然气工业. 2016(09)
[10]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的总体思路、方法体系与关键技术[J]. 李建忠,吴晓智,郑民,郭秋麟,王社教,董大忠,陈晓明,谢红兵.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09)
博士论文
[1]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 林腊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硕士论文
[1]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优选[D]. 赵倩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本文编号:3389643
【文章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41(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
统计法主要基于数理统计学原理,计算方法和过程简单,参数取值客观,资评结果可信度较高,除体积法常用于计算页岩气地质资源量外,其他统计法主要用于计算页岩气探明储量和可采资源量。统计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未充分考虑到参数取值的非均质性,也不能给出资源的空间展布;②参与计算的某些参数过于简单,缺乏地质分析;③需要大量的勘探开发历程和储、产量数据等,多适用于高勘探程度地区中、后期的资源评价(表2)。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统计法在页岩气资源评价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是体积法评价更为精细,在传统概率体积法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到了泥页岩分布的非均质性,提出了改进的曲面积分法,也叫小面元容积法[40]。二是计算机技术和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随机模拟法的可信度,包括算法的发展、参数分布模型的确立及网格单元的划分[41]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考虑气藏特征的页岩含气量计算方法——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焦页1井和彭页1井为例[J]. 李东晖,聂海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6)
[2]中国迎来页岩油气革命了吗?[J]. 金之钧,白振瑞,高波,黎茂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3)
[3]我国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现状、问题及建议[J]. 杨德敏,喻元秀,梁睿,夏宏,袁建梅. 天然气工业. 2018(08)
[4]非常规天然气经济评价对策思考[J]. 苏佳纯,张金川,朱伟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05)
[5]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进展、挑战与前景[J]. 董大忠,施振生,管全中,蒋珊,张梦琪,张晨晨,王书彦,孙莎莎,于荣泽,刘德勋,彭平,王世谦. 天然气工业. 2018(04)
[6]中国现阶段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分析[J]. 姜生玲,张金川,李博,朱亮亮. 断块油气田. 2017(05)
[7]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 宋振响,陆建林,周卓明,王保华,杨昊. 中国石油勘探. 2017(03)
[8]延长探区延长组陆相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 徐红卫,李贤庆,周宝刚,杨杰,张伟,王哲,高文杰. 矿业科学学报. 2017(02)
[9]钻井工作量分析法预测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产量[J]. 赵群,杨慎,王红岩,王南,刘德勋,刘洪林,藏焕荣. 天然气工业. 2016(09)
[10]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的总体思路、方法体系与关键技术[J]. 李建忠,吴晓智,郑民,郭秋麟,王社教,董大忠,陈晓明,谢红兵.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09)
博士论文
[1]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 林腊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硕士论文
[1]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优选[D]. 赵倩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本文编号:3389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8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