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塔中地区寒武系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5 12:27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具有叠合盆地典型的含油气特征,其油气分布与富集规律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焦点,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藏预测油气资源总量巨大。由于塔里木盆地钻遇寒武系且具有油气显示的钻井较少,前人对塔中地区油气成藏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奥陶系与志留系,对于塔中地区寒武系成藏过程的研究相对薄弱。基于前人研究,从研究成藏期次的角度出发,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寒武系作为目的层。综合运用石油地质学、流体地球化学、油气成藏年代学等理论,在明确研究区有效成藏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确定塔中地区寒武系油气充注过程,与志留系油气充注过程对比分析,注重微观-宏观、时间-空间的匹配,探讨塔中地区寒武系油气成藏过程。这将深化对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油气成藏过程的认识,为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提供证据支撑。为厘定塔中地区寒武系油气成藏期次,对研究区中下寒武统白云岩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检测。基于紫外光、透射光显微镜下岩相学特征观察、显微微束荧光光谱分析原油成分成熟度、均一温度及冰点温度测试、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气体组分等技术手段,结合研究区埋藏史-...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塔中地区寒武系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技术路线图

区域构造,分区图,单元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2.1 位置及概况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面积约为 56×104km2,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北邻南天山山脉和库鲁克塔格山脉,西南与西昆仑山造山带相邻,东南缘以阿尔金走滑断裂带为边界[59]。塔里木盆地具有古老陆壳基底,经历多次沉降和隆升的复杂构造运动,整体为一个由古生界克拉通盆地以及中、新生界前陆盆地组合而成的大型叠合复合盆地,呈现出“三大隆起和四大坳陷”的沉积构造格局[60]。中央隆起带地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大致呈北西西-北东东方向展布,其总面积约为13.08×104km2,横亘于塔里木盆地中部,北部与塔东北坳陷相邻,西北与柯坪隆起相接,西南紧邻塔西南坳陷区,东南部为塔东南断隆带[61]。塔中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区之一。塔中地区中央隆起带可以进一步划分成 4 个二级构造单元:西部的巴楚隆起、中部的卡塔克隆起(即塔中隆起)、东部的古城墟隆起(即塔东隆起)以及塘古巴斯坳陷[62](图 2-1)。

地层柱状图,寒武系


依里克组、阿瓦塔格组以及上寒武统下丘里塔格组[67](图2-2)。①玉尔吐斯组玉尔吐斯组沉积于海侵期,与下伏震旦系呈区域不整合,岩性复杂,可大致划分为 3 个部分:底部主要发育黑灰色硅质岩以及灰岩,可见其中发育硅质结核;中部可见泥页岩与灰黑色砂屑含磷硅质岩以及泥-粉晶灰岩互层;上部发育灰色瘤状灰岩、生屑灰岩和白云岩。部分区域偶见发育紫红色硅藻岩。广泛发育黑色泥页岩是早寒武世缺氧事件的有力证据。②肖尔布拉克组肖尔布拉克组为盐下云岩段并广泛发育于研究区,该套地层整体呈区域性展布,在野外露头区可以观察到完整的揭示,且沉积厚度较大,约 200m 至 300m。岩性以局限台地沉积的白云岩为主,其下段岩性主要为灰色白云质泥岩、泥质白云岩与云质灰岩不等厚互层,上段主要发育粗-细晶白云岩、灰色颗粒白云岩及深灰色泥质白云岩等。③吾松格尔组吾松格尔组因含膏盐的特性而被称为下膏盐段,沉积厚度约 200m,与下伏肖尔布拉克组呈整合接触,岩性以灰、褐色泥晶白云岩为主:下段发育膏质或含膏白云岩,褐色白云岩与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互层;上段发育浅灰-灰色、紫红-灰紫色等杂色膏岩,偶夹泥岩。④沙依里克组此套地层夹于两套膏盐层之间,其岩性以灰岩为主,故称为岩间灰岩段,厚度约在 40m-100m 之间


本文编号:3409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09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2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