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十屋断陷重磁场与构造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13:03

  本文关键词:十屋断陷重磁场与构造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十屋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为早白垩世断坳型叠合断陷,是松辽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区。经过了多年探索,已经在十屋断陷的中浅层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成果,但断陷深层的勘探和研究程度还较低,对该区火成岩的勘探和基底构造格局还处于初始研究阶段,断层构造格架尚不清晰。本文通过对研究区重磁力数据的系统处理,得到了解析延拓图、滑动平均滤波图、水平方向导数图、水平总梯度图等基础图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地质、钻井等资料,推断出了研究区的断裂构造体系,确定了磁性体的分布特征,预测了基底岩性的大致展布,划分了地质构造单元。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内剩余重力异常整体呈NE向高低相间的条带状分布。区内局部重力异常由基底的起伏和岩浆岩侵入引起。基底隆起区往往引起局部重力高,而基底凹陷区则引起局部重力低;侵入岩依其周边接触地层为基底或盖层,表现为重力高或低异常。(2)研究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断裂走向有NE向、NW向和EW向。NE向断裂规模大、延伸长,是盆地的主要断裂,控制盆地内地层展布和构造格架。(3)研究区内白垩系各组地层广泛发育,底界埋深差异较大。西部洼陷带内,沉积厚度最大,最大可达8000m;向东则逐渐变薄,表现出明显的箕状断陷特征。(4)研究区磁性体比较发育,且明显受断裂控制,宏观走向与断裂方向一致。局部磁力异常主要由磁性基底隆起、中酸性及基性岩浆岩引起。区内其中深变质岩引起低缓的正磁力异常;酸性岩浆岩往往引起负磁力异常;中基性岩浆岩引起磁力高异常。(5)研究基底岩性可分为深变质岩、浅变质岩、酸性侵入岩、中性侵入岩、基性侵入岩和浅变质岩与酸性侵入岩混合岩六类。深变质岩分布在基底隆起的桑树台一带,岩浆岩主要岩断裂分布,浅变质岩遍布研究区。(6)研究区可划分为桑树台次洼带、苏家屯次洼带、中央隆起带、双龙次洼带和东南斜坡带5个二级构造单元。
【关键词】:十屋断陷 重磁场特征 断裂体系 基底岩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P6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0-12
  • 1.3.1 研究内容10-11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1-12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研究成果12-14
  • 1.4.1 完成的工作量12-13
  •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13-14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14-24
  • 2.1 自然地理概况14-15
  • 2.2 地层特征15-18
  • 2.2.1 火石岭组(k_1h)15
  • 2.2.2 沙河子组(K_1s)15-16
  • 2.2.3 营城组(K_1y)16
  • 2.2.4 登娄库组(K_1d)16
  • 2.2.5 泉头组(K_1q)16-17
  • 2.2.6 青山口组(K_2q)17
  • 2.2.7 姚家组(K_2y)17
  • 2.2.8 嫩江组(K_2n)17-18
  • 2.3 区域地质特征18-21
  • 2.3.1 区域构造背景18-19
  • 2.3.2 区域构造演化19-21
  • 2.4 地球物理特征21-22
  • 2.4.1 岩(矿)石密度21
  • 2.4.2 岩(矿)石磁化率21-22
  • 2.4.3 地层密度界面22
  • 2.5 钻井资料统计22-24
  • 第三章 重磁资料处理解释方法技术24-28
  • 3.1 重磁基础资料24
  • 3.2 重磁资料预处理24-25
  • 3.3 重磁资料的处理与转换25-26
  • 3.4 重磁力场地质解释26-28
  • 3.4.1 断裂构造划分27
  • 3.4.2 重力剖面拟合地质解释27
  • 3.4.3 局部重磁异常推断解释27-28
  • 第四章 重磁力场特征28-40
  • 4.1 重力场特征28-34
  • 4.1.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28-29
  • 4.1.2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29-31
  • 4.1.3 局部重力异常特征31-34
  • 4.2 磁力场特征34-40
  • 4.2.1 航磁ΔT化极异常特征34-35
  • 4.2.2 航磁ΔT化极区域异常特征35-36
  • 4.2.3 航磁ΔT化极局部异常特征36-40
  • 第五章 断裂构造特征40-50
  • 5.1 断裂构造划分依据40-41
  • 5.2 断裂体系划分41-45
  • 5.3 主要断裂特征及解释45-50
  • 第六章 综合解释研究50-63
  • 6.1 典型地质-地球物理剖面解释50-53
  • 6.1.1 典型地质-地球物理剖面选择50
  • 6.1.2 重力异常剖面拟合50-53
  • 6.2 基底结构分析53-61
  • 6.2.1 基底岩石物性特征53-54
  • 6.2.2 钻井岩性分析54-56
  • 6.2.3 磁性体分布特征56-59
  • 6.2.4 基底岩性单元划分59-61
  • 6.3 构造单元划分61-63
  •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63-64
  • 7.1 结论63
  • 7.2 存在问题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研究工作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宗理;严加永;;中国剩余重力异常与金属矿分布关系研究[J];地球学报;2011年06期

2 El-Sayed M.Abdclrahman ,晓未;最小平方最小化法在根据移动平均剩余重力异常确定深度法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译丛;1994年05期

3 安玉林;三度剩余重力异常源全方位成像的理论和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1997年03期

4 王亮;张应文;龙超林;晏承志;张家德;王毅;海宇清;;贵州中东部剩余重力异常与区域矿产分布关系[J];物探与化探;2008年02期

5 张春林,陈维君,邱世琦;环状剩余重力异常及其找矿意义[J];地质与勘探;1984年05期

6 牛如宝;用剩余重力异常对玲珑大岩体几何形体的研究[J];山东地质;1995年02期

7 ;云南石油地震大队2302队来信[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3年04期

8 张建中,戴云,金宜声;中国大陆1:500万剩余重力异常与大地构造的关系[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9年04期

9 Robert S.Pawlowski;重力带宽滤波器设计中的格林等效层理论[J];石油物探译丛;1994年05期

10 张旭;甘延景;梁栋彬;朱宁;乔立静;;高精度重力磁法在苍山县沟西铁矿勘查中的应用[J];山东国土资源;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燕冈;陈丽虹;李元;;中国均衡剩余重力异常与其他重力异常间地质含义的分析对比[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张建中;戴云;金宜声;;1:500万剩余重力异常在大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彭放;;估计矿体中心埋深的灰色关联滤波法[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金明;重磁数据处理解释技术在华南地区岩体圈定与形态反演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光祥;十屋断陷重磁场与构造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十屋断陷重磁场与构造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0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2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