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微观非均质调驱剂油藏适应性及液流转向效果

发布时间:2021-09-28 05:24
  针对渤海水驱稠油油田改善平面及微观非均质性特点,实现油层内部液流转向技术需求,以渤海LD5-2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为模拟对象,研究了微观非均质调驱剂(聚合物微球、冻胶分散体)的水化膨胀性、渗流特性和液流转向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材质透光性较差,外观形态呈现球型;冻胶分散体材质透光性较好,外观为不规则片状。聚合物微球初始粒径中值为8.7数9.2μm,微球颗粒在注入水中吸水膨胀,浸泡7 d后微球粒径基本稳定,最大膨胀倍数2.5数3.0。聚合物微球和冻胶分散体颗粒都具有较强的注入能力和较弱的液流转向能力,仅适用于中低渗透层内部微观液流转向。与聚合物微球相比,冻胶分散体的吸水缓膨能力、在多孔介质运移过程中的滞留和液流转向能力较差。对于平均渗透率高和非均质性强的油藏,需将宏观和微观液流转向措施即强凝胶与颗粒类相结合以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采收率。图10表5参14 

【文章来源】:油田化学. 2020,37(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微观非均质调驱剂油藏适应性及液流转向效果


聚合物微球膨胀前后的粒径分布曲线

过程图,微球,聚合物,压力


在岩心渗透率不同的条件下,3000 mg/L聚合物微球溶液(55℃下的黏度2.6 m Pa·s)的Fr和Frr见表2,注入过程的动态特征曲线见图4。随岩心渗透率增加,岩心孔喉尺寸增大,聚合物微球注入性趋好,注入压力下降,Fr和Frr降低。与常规聚合物类调驱剂不同,聚合物微球在岩心内缓膨7 d后,后续水驱阶段注入压力均呈上升趋势,并且岩心渗透率越低,压力增幅越大。由此可见,聚合物微球具有良好的水化膨胀性。2.2.2 冻胶分散体

过程图,分散体,压力,过程


在冻胶分散体浓度不同的条件下,1#和3#冻胶分散体的Fr和Frr见表4,注入过程的动态特征曲线见图6。无论是1#还是3#冻胶分散体,随质量浓度增加,冻胶分散体在多孔介质运移过程中的滞留能力增强,渗流阻力增大,Fr和Frr增大。由图6可见,尽管冻胶分散体浓度从3 g/L增至20 g/L,浓度提高了近6倍,但压力增幅不到1倍,并且后续水驱阶段注入压力仍比较稳定。当分散体质量分数增至50g/L时,注入压力和后续水驱压力大幅度增加,但药剂投入成本较高,从技术经济角度考虑,分散体加量不宜过高。与聚合物微球相比,冻胶分散体结构比较松散,不仅吸水缓膨能力较差,滞留和液流转向能力也较差。图6 冻胶分散体加量对注入压力与注入量关系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耐温抗盐型聚合物微球凝胶体系的制备及性能评价[J]. 董明涛,张康卫,刘刚,廖锐全,李振,程立.  油田化学. 2019(03)
[2]超支化疏水缔合聚合物HBPAM的性能及驱油效率[J]. 关丹,王兴华,任豪,阙庭丽.  油田化学. 2018(04)
[3]线型酚醛树脂交联P(AM-co-AMPS)暂堵剂的制备及耐温耐盐性能[J]. 刘耀宇,焦保雷,陈頔,杜江波,郭锦棠.  油田化学. 2018(03)
[4]低渗透裂缝性潜山稠油油藏物理模拟实验研究[J]. 郑文宽,刘月田,刘泽华,丁祖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7(03)
[5]热力泡沫改善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效果[J]. 李德儒,庞占喜.  特种油气藏. 2016(05)
[6]稠油油藏高温凝胶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可视化实验[J]. 吴正彬,庞占喜,刘慧卿,王大为,王春磊,王长久,叶子路,陈一诺.  石油学报. 2015(11)
[7]海上稠油油田水驱开发时效采出比计算方法及评价[J]. 王敏,陈民锋,刘广为,盖建,时建虎.  断块油气田. 2015(02)
[8]非均质条件下孔喉尺度弹性微球深部调驱研究[J]. 姚传进,雷光伦,高雪梅,李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05)
[9]聚合物凝胶体系在孔隙介质中交联及运移封堵性能研究[J]. 张建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02)
[10]Cr3+、碱和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分子构型及渗流特性影响[J]. 卢祥国,姜维东,王晓燕.  石油学报. 2009(05)



本文编号:3411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11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0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