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构造特征及其对成藏和沉积控制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9 09:56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是一个大型沉积凹陷,百口泉组源、储、盖及时空关系配置好,造就了大面积成藏的地质基础,近年勘探证实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勘探潜力大,具备形成规模油气藏的地质条件,随着勘探深入,在构造方面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百口泉构造形成演化对沉积和成藏的控制作用还不明确;其次百口泉组发育多期多组断裂,断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尚不明确。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次研究通过全面利用钻井、测井、地质、地震资料进行联合解释、成图,落实了环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地层分布、沉积厚度、构造特征,并开展了玛湖凹陷百口泉现今构造、成藏期古构造对现今油气控制作用分析,初步明确了其古、今构造对百口泉组成藏及沉积控制作用。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纵向发育三套正旋回沉积,以扇三角洲沉积为主,早期分布局限,后期满凹分布,沉积古地貌总体表现为受古凸及坡折控制的多级斜坡;经历多期构造运动,主要形成压扭、走滑两种性质的断裂,平面大致分三组。北东走向的压扭性质断裂纵向通源,控制成藏期古鼻凸,局部地区控制扇体沉积(如玛北、玛西),北东向走滑断裂控制晚期鼻梁走势并通源,局部地区分割油藏(如玛南)。多期构造运动使成藏背景复杂化,但现今鼻凸仍然控制油气富集...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玛9井单井相柱状图
准鳴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构造特征及其对成藏和沉积拉制作用研究.2地层接触关系??研巧表明,环玛湖地区在蝴陷沉积背景上纵向发育H套水进层序,具有沉积特征,从玛北到玛东的区域连井地震剖面可W看出(图3-2),受区退积影响在玛东地区百曰泉姐一段、二段依次超覆在下伏地层之上,在百曰泉组一段、二段和H段均在断裂带方向断缺;同样从玛西到玛东的地震剖面可W看出(图3-3),百口泉组H套地层在玛西断缺,而百一及玛东地区超覆尖灭;另外从横贯工区南北的区域连井地震剖面可W看出),百^段在玛南地区玛湖1井附近存在着超覆尖灭的特征;从放大玛东区的地震剖面来看(图3-5),落实的百一及百二的超覆线还是比较清
准鳴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构造特征及其对成藏和沉积拉制作用研究.2地层接触关系??研巧表明,环玛湖地区在蝴陷沉积背景上纵向发育H套水进层序,具有沉积特征,从玛北到玛东的区域连井地震剖面可W看出(图3-2),受区退积影响在玛东地区百曰泉姐一段、二段依次超覆在下伏地层之上,在百曰泉组一段、二段和H段均在断裂带方向断缺;同样从玛西到玛东的地震剖面可W看出(图3-3),百口泉组H套地层在玛西断缺,而百一及玛东地区超覆尖灭;另外从横贯工区南北的区域连井地震剖面可W看出),百^段在玛南地区玛湖1井附近存在着超覆尖灭的特征;从放大玛东区的地震剖面来看(图3-5),落实的百一及百二的超覆线还是比较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优质储层成因分析[J]. 张顺存,蒋欢,张磊,李鹏,邹妞妞,鲁新川,史基安. 沉积学报. 2014(06)
[2]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扇控大面积岩性油藏勘探实践[J]. 匡立春,唐勇,雷德文,吴涛,瞿建华. 中国石油勘探. 2014(06)
[3]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油气高产区控制因素与分布预测[J]. 雷德文,阿布力米提,唐勇,陈静,曹剑. 新疆石油地质. 2014(05)
[4]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东斜坡深层成藏领域研究[J]. 陈刚强,阿布力米提,白雷,张家浩,卞保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5]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成藏控制因素[J]. 瞿建华,张顺存,李辉,张磊,唐勇. 特种油气藏. 2013(05)
[6]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J]. 熊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01)
[7]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走滑构造与油气勘探[J]. 邵雨,汪仁富,张越迁,汪新,李震华,梁瀚. 石油学报. 2011(06)
[8]中国大气田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J]. 戴金星,邹才能,陶士振,刘全有,周庆华,胡安平,杨春.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04)
[9]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J]. 贾承造,赵文智,邹才能,冯志强,袁选俊,池英柳,陶士振,薛叔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03)
[10]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形成演化与扇体油气藏勘探[J]. 蔚远江,李德生,胡素云,雷振宇,何登发. 地球学报. 2007(01)
博士论文
[1]岩性地层油气藏储层地球物理响应与勘探原理[D]. 赵一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2]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D]. 吕锡敏.西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西斜坡区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D]. 杨翼波.西北大学 2014
[2]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研究[D]. 王俊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油地质综合研究[D]. 韦书铭.西南石油学院 2002
本文编号:3413516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玛9井单井相柱状图
准鳴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构造特征及其对成藏和沉积拉制作用研究.2地层接触关系??研巧表明,环玛湖地区在蝴陷沉积背景上纵向发育H套水进层序,具有沉积特征,从玛北到玛东的区域连井地震剖面可W看出(图3-2),受区退积影响在玛东地区百曰泉姐一段、二段依次超覆在下伏地层之上,在百曰泉组一段、二段和H段均在断裂带方向断缺;同样从玛西到玛东的地震剖面可W看出(图3-3),百口泉组H套地层在玛西断缺,而百一及玛东地区超覆尖灭;另外从横贯工区南北的区域连井地震剖面可W看出),百^段在玛南地区玛湖1井附近存在着超覆尖灭的特征;从放大玛东区的地震剖面来看(图3-5),落实的百一及百二的超覆线还是比较清
准鳴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构造特征及其对成藏和沉积拉制作用研究.2地层接触关系??研巧表明,环玛湖地区在蝴陷沉积背景上纵向发育H套水进层序,具有沉积特征,从玛北到玛东的区域连井地震剖面可W看出(图3-2),受区退积影响在玛东地区百曰泉姐一段、二段依次超覆在下伏地层之上,在百曰泉组一段、二段和H段均在断裂带方向断缺;同样从玛西到玛东的地震剖面可W看出(图3-3),百口泉组H套地层在玛西断缺,而百一及玛东地区超覆尖灭;另外从横贯工区南北的区域连井地震剖面可W看出),百^段在玛南地区玛湖1井附近存在着超覆尖灭的特征;从放大玛东区的地震剖面来看(图3-5),落实的百一及百二的超覆线还是比较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优质储层成因分析[J]. 张顺存,蒋欢,张磊,李鹏,邹妞妞,鲁新川,史基安. 沉积学报. 2014(06)
[2]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扇控大面积岩性油藏勘探实践[J]. 匡立春,唐勇,雷德文,吴涛,瞿建华. 中国石油勘探. 2014(06)
[3]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油气高产区控制因素与分布预测[J]. 雷德文,阿布力米提,唐勇,陈静,曹剑. 新疆石油地质. 2014(05)
[4]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东斜坡深层成藏领域研究[J]. 陈刚强,阿布力米提,白雷,张家浩,卞保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5]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成藏控制因素[J]. 瞿建华,张顺存,李辉,张磊,唐勇. 特种油气藏. 2013(05)
[6]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J]. 熊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01)
[7]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走滑构造与油气勘探[J]. 邵雨,汪仁富,张越迁,汪新,李震华,梁瀚. 石油学报. 2011(06)
[8]中国大气田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J]. 戴金星,邹才能,陶士振,刘全有,周庆华,胡安平,杨春.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04)
[9]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J]. 贾承造,赵文智,邹才能,冯志强,袁选俊,池英柳,陶士振,薛叔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03)
[10]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形成演化与扇体油气藏勘探[J]. 蔚远江,李德生,胡素云,雷振宇,何登发. 地球学报. 2007(01)
博士论文
[1]岩性地层油气藏储层地球物理响应与勘探原理[D]. 赵一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2]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D]. 吕锡敏.西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西斜坡区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D]. 杨翼波.西北大学 2014
[2]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研究[D]. 王俊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油地质综合研究[D]. 韦书铭.西南石油学院 2002
本文编号:3413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1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