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田长7段致密油生烃增压及其对成藏的控制
发布时间:2021-10-05 17:55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延长组长7段烃源岩是一套十分优质的烃源岩,良好的生烃条件是产生强生烃增压的物质保证,而较强的超压对油气的充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该地区储层相对致密的地质条件而言,超压越强,越有利于油气的充注成藏。因此对该地区生烃增压的大小、分布以及能够充注的最小物性下限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通过地质、地化以及测井等资料,利用PetroMod对烃源岩各项参数的演化进行模拟,并结合生烃增压与油气充注理论对研究区生烃增压大小、分布以及油气充注孔喉下限进行计算与探讨。得到主要认识如下:(1)生烃增压大小的分布主要受有机质丰度分布的控制。研究区的主要排烃方式是幕式排烃。在发生幕式排烃之前,源岩内部流体压力随着有机质成熟度的不断增加而升高,当流体压力突破地层破裂压力后,发生幕式排烃。随着岩石的破裂和烃类的排出,地层流体压力不再受有机质转化的控制,地层的破裂压力控制着地层流体压力的大小。而地层流体压力又控制着油气的充注压力大小。(2)经计算研究区最大生烃增压可以达到12MPa以上,最大孔隙流体压力可以达到35MPa以上。研究区最大充注压力可达到7MPa以上,能够充注的理论最小孔喉半径为1...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 2 章 区域地质概况地理位置斯盆地是我国致密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据预测,鄂尔多源量为(35~40)×108t。长庆油田先后发现了华庆、姬塬油田,发现亿吨级的新安边致密油田[18-25]。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其致密油主要分布在西部与、志丹、甘泉、富县、黄陵、旬邑等地区,南部探区是致区(如图 2.1)。该区致密油主要发育层系为长 9、长 8、长初步估算了长 9—长 7 的资源量,总资源量预测为 3.7175×
第2 章 区域地质概况构造特征尔多斯盆地的形成具有悠久的地质历史,早在太古代早期,其基底始形成,其主要成因是当时火山活动十分活跃,地幔物质上涌,大地表,经过冷却后凝固形成了玄武岩以及火山喷发过程中沉积的火但大量的火山岩并没有保存下来,在紧接下来的强烈的造山运动中不断地遭到抬升和沉降,随着埋深的增加,上覆沉积物的压力与地高,这些古老的岩石遭到强烈的变质作用,形成了花岗岩和片麻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致密油藏与常规油藏物性界限研究方法探讨及其应用[J]. 白玉彬,赵靖舟,叶小闯.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2]西藏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牛堡组烃源岩预测与评价[J]. 刘一茗,叶加仁,曹强,刘中戎,杨宝林. 地球科学. 2017(04)
[3]上扬子克拉通内裂陷的发现及对安岳特大型气田形成的控制作用[J]. 杜金虎,汪泽成,邹才能,徐春春,沈平,张宝民,姜华,黄士鹏. 石油学报. 2016(01)
[4]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X96井长7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致密油成藏的意义[J]. 杨伟伟,石玉江,李剑峰,冯渊,马军,吴凯,罗丽荣.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6(01)
[5]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烃源岩综合评价[J]. 刘元富,唐文斌. 科技资讯. 2015(16)
[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烃源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 张海林,邓南涛,李强,张枝焕,柳益群,赵双丰,梁卫卫.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7]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借鉴意义[J]. 张君峰,毕海滨,许浩,赵俊龙,喻廷旭,赵达,耿昀光. 石油学报. 2015(02)
[8]致密油地质研究现状及展望[J]. 曹喆,柳广弟,柳庄小雪,袁云峰,王朋,牛子铖,张婧雅.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10)
[9]试论中国陆相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J]. 杜金虎,刘合,马德胜,付金华,王玉华,周体尧.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02)
[10]致密油充注孔喉下限的理论探讨及实例分析[J]. 张洪,张水昌,柳少波,郝加庆,赵孟军,田华,姜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03)
博士论文
[1]含油气盆地生烃增压演化研究[D]. 郭小文.中国地质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烃源岩测井评价方法[D]. 崔莎莎.西安石油大学 2016
[2]鄂尔多斯盆地城壕地区长7段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D]. 魏之焜.西安石油大学 2015
[3]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沉积体系研究[D]. 石硕.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20245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 2 章 区域地质概况地理位置斯盆地是我国致密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据预测,鄂尔多源量为(35~40)×108t。长庆油田先后发现了华庆、姬塬油田,发现亿吨级的新安边致密油田[18-25]。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其致密油主要分布在西部与、志丹、甘泉、富县、黄陵、旬邑等地区,南部探区是致区(如图 2.1)。该区致密油主要发育层系为长 9、长 8、长初步估算了长 9—长 7 的资源量,总资源量预测为 3.7175×
第2 章 区域地质概况构造特征尔多斯盆地的形成具有悠久的地质历史,早在太古代早期,其基底始形成,其主要成因是当时火山活动十分活跃,地幔物质上涌,大地表,经过冷却后凝固形成了玄武岩以及火山喷发过程中沉积的火但大量的火山岩并没有保存下来,在紧接下来的强烈的造山运动中不断地遭到抬升和沉降,随着埋深的增加,上覆沉积物的压力与地高,这些古老的岩石遭到强烈的变质作用,形成了花岗岩和片麻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致密油藏与常规油藏物性界限研究方法探讨及其应用[J]. 白玉彬,赵靖舟,叶小闯.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2]西藏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牛堡组烃源岩预测与评价[J]. 刘一茗,叶加仁,曹强,刘中戎,杨宝林. 地球科学. 2017(04)
[3]上扬子克拉通内裂陷的发现及对安岳特大型气田形成的控制作用[J]. 杜金虎,汪泽成,邹才能,徐春春,沈平,张宝民,姜华,黄士鹏. 石油学报. 2016(01)
[4]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X96井长7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致密油成藏的意义[J]. 杨伟伟,石玉江,李剑峰,冯渊,马军,吴凯,罗丽荣.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6(01)
[5]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烃源岩综合评价[J]. 刘元富,唐文斌. 科技资讯. 2015(16)
[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烃源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 张海林,邓南涛,李强,张枝焕,柳益群,赵双丰,梁卫卫.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7]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借鉴意义[J]. 张君峰,毕海滨,许浩,赵俊龙,喻廷旭,赵达,耿昀光. 石油学报. 2015(02)
[8]致密油地质研究现状及展望[J]. 曹喆,柳广弟,柳庄小雪,袁云峰,王朋,牛子铖,张婧雅.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10)
[9]试论中国陆相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J]. 杜金虎,刘合,马德胜,付金华,王玉华,周体尧.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02)
[10]致密油充注孔喉下限的理论探讨及实例分析[J]. 张洪,张水昌,柳少波,郝加庆,赵孟军,田华,姜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03)
博士论文
[1]含油气盆地生烃增压演化研究[D]. 郭小文.中国地质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烃源岩测井评价方法[D]. 崔莎莎.西安石油大学 2016
[2]鄂尔多斯盆地城壕地区长7段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D]. 魏之焜.西安石油大学 2015
[3]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沉积体系研究[D]. 石硕.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20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2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