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优势道叠加技术在岩性油气藏识别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0-22 16:19
  WZA-7N构造位于多个物源交汇区,是岩性油藏发育的有利区带,由于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制约,常规的地震资料无法准确地刻画岩性边界,不仅增加了勘探风险,还影响了储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针对这一勘探难题,根据叠前道集中不同地震道分辨率、成像质量以及反应地质特征的差异性,结合井上合成记录与VSP走廊叠加道上的波组特征,设计了一套优势地震道叠加的技术流程,提高了地震分辨率,重新落实了岩性边界。实践证实,新的岩性解释方案与现有钻井资料吻合较好,进一步表明了优势道叠加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分辨率和岩性边界解释精度,是适合该区岩性油藏精细勘探的实用技术。 

【文章来源】:物探与化探. 2020,44(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优势道叠加技术在岩性油气藏识别中的应用


WZA-7N构造流一段下层序(T82-T83)沉积相连井剖面

地震道,岩性,沉积相,流程


实钻井岩性正演道集与地震道集对比

叠前偏移,分角,走廊


WZA-7N构造叠前偏移距道集(a)与角道集(b)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RNN振幅谱估计的井控提高地震分辨率技术[J]. 王姣,李红梅,李振春,王德营,董烈乾,徐文才,李河昭.  石油学报. 2015(06)
[2]近地表Q值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地震叠前补偿应用[J]. 陈志德,王成,刘国友,丁吉丰.  石油学报. 2015(02)
[3]基于部分叠加角道集属性的含油薄层砂体预测[J]. 沈向存,兰明杰,秦贞超,黄超.  石油物探. 2014(06)
[4]优势角度叠加数据在复杂断块油田地震解释中的应用[J]. 杨帅,陈洪德,陈安清,钟怡江,张成弓,程立雪.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5]基于模型数据的不同反褶积方法保幅性分析[J]. 王丹,孙赞东,王迪,张远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3(03)
[6]基于Curvelet变换的稀疏反褶积[J]. 孟大江,王德利,冯飞,黄飞,朱恒.  石油学报. 2013(01)
[7]共反射角叠前偏移成像研究及应用[J]. 王西文,刘文卿,王宇超,吕彬,高建虎,张小美,汪清辉,胡自多.  地球物理学报. 2010(11)
[8]基于反射地震记录变子波模型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J]. 高静怀,汪玲玲,赵伟.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5)
[9]基于弹性波阻抗理论的岩性参数提取方法及应用[J]. 郭栋,吴国忱.  油气地球物理. 2008(01)
[10]角道集与偏移距道集在表象微分优化中的等价性[J]. 沈鹏,William W.Symes.  石油物探. 2007(06)



本文编号:3451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51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d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