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塘湖盆地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
发布时间:2021-10-26 18:29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分布稳定,天然裂缝发育,储集层具中—高孔、特低渗的特征,结合近年来研究区致密油勘探取得的成果,分析有效开发面临的技术性难题;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虽然实现了储量整体动用,但产量递减快,一次采收率低,开发效益差。为探寻类似致密油高效开发技术路线,逐步探索出快速补充地层能量注水吞吐技术,缩小井距,实现井间缝网搭接的缝控储量井网加密技术,加密后,由单井吞吐转向井组渗吸+驱替注水技术。采用以上技术,解决了多井低产的问题,采收率由2.5%逐渐提高至10.2%,采油速度保持在1.0%,达到了相对高效开发的目的,并实现了效益开发。形成的技术理念对类似致密油的有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2020,41(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三塘湖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通过岩心观察及铸体薄片鉴定,根据形成原因和主要矿物组成,条湖组发育的凝灰岩段可分为玻屑沉凝灰岩、晶屑玻屑沉凝灰岩和泥质凝灰岩[19]。沉凝灰岩是火山灰“空落”于近火山口的斜坡—洼地,在富含有机质的浅湖—半深湖酸性环境中沉积形成,优质储集层主要分布在火山口两侧(图2)。玻屑沉凝灰岩和晶屑玻屑沉凝灰岩中,原始火山灰均以玻屑成分为主,玻屑含量大于50%,矿物成分以石英和斜长石为主;所不同的是前者晶屑含量低,粒度较小,由风力搬运,直接在湖盆沉降形成,分布均匀,黏土矿物含量低于5%,脱玻化程度较高;而后者晶屑含量明显增加,且晶屑颗粒粒径较大,阴极发光鉴定表明,主要矿物石英既有原始晶屑中的高温石英,也有脱玻化作用形成的低温石英,黏土矿物含量较玻屑沉凝灰岩高[19]。优质的沉凝灰岩致密储集层的形成受外来物源影响小,且水体安静的浅湖—半深湖是其形成的有利区域,中酸性的火山灰是其形成的物质基础,后期的溶蚀作用和脱玻化作用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21-22]。2.2 储集层物性特征
(2)地层压力下降快,初始递减率大于50%,表现为裂缝性油藏递减特征水平井投产后,地层压力由2014年的23.0 MPa下降至2016年的6.8 MPa,地层压力下降快。单井地层压力恢复测试结果表明(图3),渗流模式为裂缝性渗流特征,其地层压力主要反映的是裂缝系统压力。水平井准天然能量衰竭式开发地层压力下降快,导致裂缝闭合,油井产量递减快。经41口井产量归一化拟合,产量初始递减率为57.5%(图4),呈典型“L”形递减曲线形态,预测衰竭式开发一次采收率仅为2.5%。(3)井距大,井间储量动用程度低试井探测有效半缝长40~80 m,说明在400 m井距条件下,井间储量未动用。为检验井间储集层动用状况,利用水平井马56-133H井连续取心58.11 m,见到大量的被方解石半充填、充填的天然裂缝,裂缝密度33条/m,未见到明显人工裂缝,说明对于天然裂缝较发育的油藏,人工裂缝延展有限,复杂的天然缝网控制人工裂缝延展形态。该井投产后不含水,证明了400 m井距明显偏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雷家地区沙四段致密油储层特征研究[J]. 尹浪,赵峰,唐洪明,舒润,彭东宇. 地质找矿论丛. 2020(02)
[2]低孔特低渗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及水平井开发实践——以准噶尔盆地H井区为例[J]. 杨志冬,张欣,胡清雄,石骏铭,张梦露,孙德强,李超,朱丹萍,王维一. 科技创新导报. 2020(07)
[3]黔北习水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地球化学与热演化特征及页岩气前景展望[J]. 史树勇,孙宇,郭慧娟,邓瑞,陈承声,王云鹏. 地球化学. 2019(06)
[4]陆相页岩层系岩相类型、组合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以四川盆地中下侏罗统为例[J]. 刘忠宝,刘光祥,胡宗全,冯动军,朱彤,边瑞康,姜涛,金治光. 天然气工业. 2019(12)
[5]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页岩油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J]. 张丽艳,秦文凯. 录井工程. 2019(04)
[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油页岩沉积条件及沉积模型(英文)[J]. 李得路,李荣西,谭成仟,赵迪,刘福田,赵帮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9(12)
[7]中国陆相致密油“甜点”富集高产控制因素及勘探建议[J]. 汪少勇,黄福喜,宋涛,吕维宁,贾鹏,刘策,范晶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8]渗吸驱油的机理研究[J]. 李传亮,毛万义,吴庭新,朱苏阳. 新疆石油地质. 2019(06)
[9]碎屑岩油藏开发中隔夹层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对比[J]. 练章贵,李君,王晓,王开宇,邵光强,张曙振. 新疆石油地质. 2019(05)
[10]三塘湖盆地二叠系非常规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J]. 梁世君,罗劝生,王瑞,陈旋,杨斌,马强,梁辉.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5)
硕士论文
[1]变质岩双重介质油藏水驱渗流特征研究[D]. 刘化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本文编号:3459993
【文章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2020,41(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三塘湖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通过岩心观察及铸体薄片鉴定,根据形成原因和主要矿物组成,条湖组发育的凝灰岩段可分为玻屑沉凝灰岩、晶屑玻屑沉凝灰岩和泥质凝灰岩[19]。沉凝灰岩是火山灰“空落”于近火山口的斜坡—洼地,在富含有机质的浅湖—半深湖酸性环境中沉积形成,优质储集层主要分布在火山口两侧(图2)。玻屑沉凝灰岩和晶屑玻屑沉凝灰岩中,原始火山灰均以玻屑成分为主,玻屑含量大于50%,矿物成分以石英和斜长石为主;所不同的是前者晶屑含量低,粒度较小,由风力搬运,直接在湖盆沉降形成,分布均匀,黏土矿物含量低于5%,脱玻化程度较高;而后者晶屑含量明显增加,且晶屑颗粒粒径较大,阴极发光鉴定表明,主要矿物石英既有原始晶屑中的高温石英,也有脱玻化作用形成的低温石英,黏土矿物含量较玻屑沉凝灰岩高[19]。优质的沉凝灰岩致密储集层的形成受外来物源影响小,且水体安静的浅湖—半深湖是其形成的有利区域,中酸性的火山灰是其形成的物质基础,后期的溶蚀作用和脱玻化作用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21-22]。2.2 储集层物性特征
(2)地层压力下降快,初始递减率大于50%,表现为裂缝性油藏递减特征水平井投产后,地层压力由2014年的23.0 MPa下降至2016年的6.8 MPa,地层压力下降快。单井地层压力恢复测试结果表明(图3),渗流模式为裂缝性渗流特征,其地层压力主要反映的是裂缝系统压力。水平井准天然能量衰竭式开发地层压力下降快,导致裂缝闭合,油井产量递减快。经41口井产量归一化拟合,产量初始递减率为57.5%(图4),呈典型“L”形递减曲线形态,预测衰竭式开发一次采收率仅为2.5%。(3)井距大,井间储量动用程度低试井探测有效半缝长40~80 m,说明在400 m井距条件下,井间储量未动用。为检验井间储集层动用状况,利用水平井马56-133H井连续取心58.11 m,见到大量的被方解石半充填、充填的天然裂缝,裂缝密度33条/m,未见到明显人工裂缝,说明对于天然裂缝较发育的油藏,人工裂缝延展有限,复杂的天然缝网控制人工裂缝延展形态。该井投产后不含水,证明了400 m井距明显偏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雷家地区沙四段致密油储层特征研究[J]. 尹浪,赵峰,唐洪明,舒润,彭东宇. 地质找矿论丛. 2020(02)
[2]低孔特低渗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及水平井开发实践——以准噶尔盆地H井区为例[J]. 杨志冬,张欣,胡清雄,石骏铭,张梦露,孙德强,李超,朱丹萍,王维一. 科技创新导报. 2020(07)
[3]黔北习水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地球化学与热演化特征及页岩气前景展望[J]. 史树勇,孙宇,郭慧娟,邓瑞,陈承声,王云鹏. 地球化学. 2019(06)
[4]陆相页岩层系岩相类型、组合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以四川盆地中下侏罗统为例[J]. 刘忠宝,刘光祥,胡宗全,冯动军,朱彤,边瑞康,姜涛,金治光. 天然气工业. 2019(12)
[5]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页岩油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J]. 张丽艳,秦文凯. 录井工程. 2019(04)
[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油页岩沉积条件及沉积模型(英文)[J]. 李得路,李荣西,谭成仟,赵迪,刘福田,赵帮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9(12)
[7]中国陆相致密油“甜点”富集高产控制因素及勘探建议[J]. 汪少勇,黄福喜,宋涛,吕维宁,贾鹏,刘策,范晶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8]渗吸驱油的机理研究[J]. 李传亮,毛万义,吴庭新,朱苏阳. 新疆石油地质. 2019(06)
[9]碎屑岩油藏开发中隔夹层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对比[J]. 练章贵,李君,王晓,王开宇,邵光强,张曙振. 新疆石油地质. 2019(05)
[10]三塘湖盆地二叠系非常规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J]. 梁世君,罗劝生,王瑞,陈旋,杨斌,马强,梁辉.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5)
硕士论文
[1]变质岩双重介质油藏水驱渗流特征研究[D]. 刘化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本文编号:3459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59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