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北康盆地主要地质界面时代确定及油气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21-10-27 00:40
  基于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开展了南海西南部北康盆地主要不整合界面及特征识别、年代重新厘定以及油气地质意义分析等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北康盆地新生代发育6个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分别对应于礼乐运动、西卫运动、南海运动、南沙运动、万安运动和广雅运动。其中,T3不整合是后南海扩张期的分界,对应于南沙运动及南海西南次海盆的扩张终止。Mulu-1井井震对比显示,T3对应于中中新世不整合面(MMU),时代为16 Ma。该界面总体表现为强振幅、下部地层强烈削蚀、界面起伏大,上下地层结构、产状、地震反射特征发生突变,是构造变形前后两大套地层的分界面,对局部圈闭形成及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海洋地质前沿. 2020,36(10)CSCD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成因机制与油气资源效应[J]. 何家雄,李福元,王后金,赵斌.  海洋地质前沿. 2020(03)
[2]南海东北陆坡新生代构造区带划分新认识[J]. 王星星,蔡峰,吴能友,李清,孙治雷,李昂,闫桂京.  海洋地质前沿. 2020(02)
[3]全球深水油气重大新发现及启示[J]. 张功成,屈红军,张凤廉,陈硕,杨海长,赵钊,赵冲.  石油学报. 2019(01)
[4]南海南部北康盆地中新世碳酸盐台地地震响应及分布特征[J]. 鄢伟,张光学,张莉,夏斌,杨振,雷振宇,骆帅兵,钱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06)
[5]南海南部陆缘地质流体类型及其油气成藏意义[J]. 鄢伟,张光学,张莉,夏斌,杨振,雷振宇,林珍,钱星,骆帅兵.  中国地质. 2018(01)
[6]南海南部北康盆地中中新世深水沉积体类型、特征及意义[J]. 雷振宇,张莉,苏明,骆帅兵,钱星,帅庆伟,张伯达.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7(06)
[7]南海扩张过程及海陆变迁沉积记录[J]. 钱坤,闫义,黄奇瑜,陈文煌,余梦明,田陟贤.  海洋地质前沿. 2016(08)
[8]南沙万安盆地新生界层序特征和主控因素[J]. 吴冬,朱筱敏,朱世发,张厚和,赵东娜,李维.  岩性油气藏. 2015(02)
[9]南海南部海域中中新世(T3界面)构造变革界面地震反射特征及构造含义[J]. 姚永坚,杨楚鹏,李学杰,任建业,姜涛,佟殿君,韩冰,殷征欣,徐巧越.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4)
[10]南沙海域盆地的地层系统与沉积结构[J]. 孙珍,赵中贤,周蒂,杨少坤,林鹤鸣,陈广浩.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05)



本文编号:3460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60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9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