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水平压裂井射孔段及弯曲段套管安全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05 19:08

  本文关键词:水平压裂井射孔段及弯曲段套管安全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水平井压裂技术是改进油气藏高效开采的重要手段之一,水平井压裂过程中,高压液体注入使地层结构发生变化产生复杂的地应力,套管在地应力作用下承受多种载荷的作用,发生安全失效的风险加大,而套管失效破坏多发生水平井套管的射孔段和弯曲段。为此,本文对水平压裂井射孔段和弯曲段套管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对于水平压裂井射孔段套管的安全性分析,本文建立了水平压裂井射孔孔道表面的应力分布模型,得出了射孔孔道表面应力分布。综合考虑射孔套管的孔边应力集中和断裂力学性能,将射孔套管三维力学模型简化为平面孔板模型分析射孔段套管的剩余强度,并结合实例分析孔径、孔密及相位角变化对射孔套管剩余强度的影响规律。此外,为得到射孔套管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射孔套管-水泥石环-围岩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地层参数、水泥环性质参数和套管钢级、壁厚对射孔套管强度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石环弹性模量对射孔套管强度有着较大的影响,为确保射孔套管的安全性,水泥石环的弹性模量范围为7.8~9.4GPa。水平井弯曲段套管受弯曲、剪切、挤压等载荷共同作用,受力条件复杂多变,常发生扁化、错断、挤毁等安全事故。考虑水平井弯曲段套管的受力特点,建立了弯曲套管弹塑性力学模型,导出了弹性区、塑性区套管弯矩计算公式,得到了弯矩、最大转角与弹塑性边界角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计算发现高钢级套管在具有较大弯曲载荷的工况下工作具有明显优势,故在具有较大弯矩载荷的情况下宜尽量选用高钢级套管。考虑弯曲、剪切、挤压联合作用,建立弯曲段套管力学模型,应用拉梅厚壁筒理论和第四强度理论,导出水平井弯曲段套管抗挤强度公式。以Ф139.7mm×9.17mm、10.54mm、12.7mm P110和Ф114.3mm×8.56mm、9.65mm TP140V套管为例,应用公式计算了不同弯曲度下的抗挤强度,结合有限元方法,对公式进行了验证。随着套管弯曲度的增加,套管的抗挤强度降低明显,在进行井身结构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关键词】:水平压裂井 射孔套管 弯曲套管 强度分析 有限元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93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3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2
  • 1.2.1 射孔段套管安全性研究现状8-11
  • 1.2.2 水平井弯曲套管研究现状11-12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2
  • 1.4 本文创新点12-13
  • 第二章 水平压裂井射孔段套管强度安全性分析13-24
  • 2.1 水平压裂井射孔段孔道应力分析13-16
  • 2.2 射孔套管剩余强度计算理论16-21
  • 2.2.1 未射孔套管抗挤强度计算16-17
  • 2.2.2 射孔套管最先屈服点的确定17-18
  • 2.2.3 射孔套管断裂力学分析18-19
  • 2.2.4 射孔套管剩余强度系数计算19-21
  • 2.3 射孔套管剩余强度理论计算结果分析21-22
  • 2.4 本章小结22-24
  • 第三章 水平压裂井射孔段套管强度影响因素研究24-34
  • 3.1 射孔套管-水泥石环-围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4-25
  • 3.1.1 射孔套管-水泥石环-围岩有限元模型24-25
  • 3.1.2 单元类型选择及网格划分25
  • 3.1.3 材料属性及结构计算模型选取25
  • 3.1.4 边界条件设置25
  • 3.1.5 数值分析模型加载方式25
  • 3.2 围岩参数对射孔套管强度的影响分析25-28
  • 3.2.1 围岩弹性模量对套管和水泥石环最大应力的影响26-27
  • 3.2.2 围岩泊松比对套管和水泥石环最大应力的影响27-28
  • 3.3 水泥石环参数对射孔套管强度的影响分析28-31
  • 3.3.1 水泥石环弹性模量对套管最大应力的影响28-29
  • 3.3.2 水泥石环泊松比对套管最大应力的影响29-30
  • 3.3.3 水泥石环厚度对套管最大应力的影响30-31
  • 3.4 射孔套管壁厚对其强度的影响分析31-32
  • 3.5 基于射孔套管强度安全的水泥石环参数优化32-33
  • 3.6 本章小结33-34
  • 第四章 水平压裂井弯曲套管变形分析34-43
  • 4.1 套管弯曲扁化机理分析34-35
  • 4.2 弯矩作用下套管弯曲变形分析35-37
  • 4.2.1 线弹性阶段36
  • 4.2.2 弹塑性阶段36-37
  • 4.2.3 扁化阶段37
  • 4.2.4 挤毁阶段37
  • 4.3 弯曲套管弹塑性变形分析37-39
  • 4.4 弯曲套管弹塑性变形实例分析39-41
  • 4.5 本章小结41-43
  • 第五章 水平井弯曲段套管强度安全性分析43-54
  • 5.1 水平井弯曲段套管受力分析43-44
  • 5.2 水平井弯曲套管抗挤强度理论分析44-47
  • 5.2.1 弯曲套管模型建立44
  • 5.2.2 水平井弯曲套管抗挤强度公式44-47
  • 5.3 水平井弯曲段套管算例分析47-51
  • 5.4 三点弯曲套管抗挤强度有限元与解析解对比分析51-52
  • 5.5 本章小结52-54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4-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连俊;套管损坏防治技术比较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龚伟安;套管损坏与套管受力状态[J];石油钻采工艺;1983年02期

3 崔孝秉,岳伯谦,罗维东,张宏;注水油田套管损坏区套管损坏预测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4 孟祥玉,滕新兴,孙铭新;胜利油田套管损坏的现状及建议[J];石油钻采工艺;1994年02期

5 孙宝伟,谷祖德;燃爆技术在胜利油田套管损坏综合治理中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1994年06期

6 舒干,李现东,赵志超,孙辉,冯定,张传立,邱端萍;套管损坏机理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孟祥玉,易文所,谷祖德,刘恩胜,陈燕霞;胜利油田套管损坏综合治理评述[J];石油钻采工艺;1999年01期

8 张效羽;套管有限元计算的若干问题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1年01期

9 陈红伟,范春,王海祥,赵海霞,邢桂梅;套管损坏地质因素分析及控制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02年02期

10 练章华,刘干,唐波,董范,李渊;塑性流动地层套管破坏的有限元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效羽;;双层组合套管抵抗非均匀载荷能力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2 熊应兴;袁秋长;;套管破损井补贴加固新技术[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3 杨秀娟;岳伯谦;刘仁君;曾流芳;;砂岩油层孔隙压力对套管损坏的影响规律[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4 张效羽;刘华印;左力生;赵智鹤;徐秉业;;套管弹塑性变形计算中若干问题讨论[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5 李军;陈勉;柳贡慧;;地层各向异性对套管受力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张传友;刘江成;章华明;付继成;严泽生;;特殊通径TP140TT高抗挤毁套管的开发[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7 杨秀娟;闫涛;闫相祯;王同涛;;基于改进Gauss-Newton-Marquit算法的套管蠕变外载求解[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裴桂红;纪佑军;;油水井套损的地质因素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锦滨;浅谈油田套管损坏的原因[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李江辉 孙艾芹;胜利钻井院膨胀套管技术应用创纪录[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巍嵬;套管损坏的原因和机理浅析[N];中国石油报;2004年

4 记者 许忠邋特约记者 宁良玉;吐哈井下复杂大修工艺妙手回春[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付保良 张洁;4英寸套管内大修技术现场应用获得成功[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郑油路;浅谈燃气动力套管修补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周宏;对症下药消除套管损井[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赵华邋继文;油水井套管损坏的修复与再利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周明才 邓玉富;井筒“穿衬衣” 增油又降本[N];中国石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洪金;套管损坏的力学计算与判定[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张杰;复杂断陷盆地套管损坏原因及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郭印同;盐膏岩地层油气井套管损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4 艾池;套管损坏机理及理论模型与模拟计算[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5 寇永强;油田开发过程中套管损坏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欢;P110油管与BG140套管的往复摩擦磨损研究及管柱完整性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赵婷婷;水平井套管变形及液压整形复位力学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王建龙;采动区瓦斯抽采钻井固井套管的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梁文杰;Φ180PQF连轧机组AG100H钢级隔热套管的生产工艺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5 但晗;基于井周地层热—固耦合的热采井套管损坏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6 任虎彪;水平压裂井射孔段及弯曲段套管安全性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7 文洪莉;石油套管损坏级别的评价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8 杜志民;胜利油区胜坨油田套管损坏机理与防护措施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9 王臣;吉林油田套管损坏力学分析及计算[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10 徐立雄;泥岩段套管损坏机理的有限元分析计算[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本文关键词:水平压裂井射孔段及弯曲段套管安全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6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5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