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北缘温宿凸起压扭隆升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1-11-16 19:14
温宿凸起是塔里木盆地北缘极为重要的近东西向构造带。前人研究认为,温宿凸起以逆冲变形为主。但是,这一认识既与地震剖面上背冲的2个方向断层同等发育矛盾,又与主干断层产状突变矛盾。基于高分辨率二维地震剖面的精细地质解释,提出塔里木北缘温宿凸起的构造变形以走滑为主,而非前人认为的以逆冲为主。主要证据是:(1)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2个正花状构造的变形特征;(2)形成花状构造的主干断层(沙井子断裂与古木别兹断裂)在东段向南强烈逆掩,在西段则向北强烈逆掩,顺断层走向产状多变;(3)温宿凸起的前中生界为古老的震旦系—寒武系,向南、向北分别逆冲于阿瓦提凹陷与乌什凹陷中—新生界之上。走滑构造变形发生于加里东中期(晚奥陶世末)、加里东晚期(志留纪末)、海西早期(早—中泥盆世末)、海西晚期(晚二叠世)、印支—燕山期(三叠纪末期和晚白垩世)和喜马拉雅期(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该走滑构造带的厘定表明,古生代时期塔里木盆地北缘可能并非统一的构造—沉积环境,温宿凸起为一重要的构造—沉积分隔带。
【文章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2020,4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地质背景
2 钻井地层标定与地震层位引层
3 压扭变形带的证据
3.1 两个隐伏的大型正花状构造
3.2 顺断层走向主干断层产状多变、倾向相反
3.3 老地层逆冲于新地层之上
4 压扭变形的时间
4.1 加里东中期和晚期
4.2 海西早期和晚期
4.3 印支—燕山期
4.4 喜马拉雅期
5 地质意义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沙井子构造带断裂构造分析[J]. 齐英敏,李曰俊,王月然,刘亚雷,朱海燕,刘立炜,莫涛,陈延贵. 地质科学. 2012 (02)
[2]南天山西段南缘断裂构造特征及对乌什凹陷发育的控制[J]. 郑民,雷刚林,黄少英,吴超,罗慎超,李曰俊. 地质科学. 2007(04)
[3]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温宿凸起油气勘探前景[J]. 吕修祥,金之钧,周新源,杨明慧,马玉杰,张存.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4]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温宿凸起油气运聚过程模拟实验研究[J]. 张振红,吕修祥,王国林,马玉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6)
[5]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和油气勘探主攻方向[J]. 孙龙德,周新源,王国林. 地质科学. 2005(02)
[6]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J]. 汤良杰. 地球科学. 1994(06)
本文编号:3499421
【文章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2020,4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地质背景
2 钻井地层标定与地震层位引层
3 压扭变形带的证据
3.1 两个隐伏的大型正花状构造
3.2 顺断层走向主干断层产状多变、倾向相反
3.3 老地层逆冲于新地层之上
4 压扭变形的时间
4.1 加里东中期和晚期
4.2 海西早期和晚期
4.3 印支—燕山期
4.4 喜马拉雅期
5 地质意义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沙井子构造带断裂构造分析[J]. 齐英敏,李曰俊,王月然,刘亚雷,朱海燕,刘立炜,莫涛,陈延贵. 地质科学. 2012 (02)
[2]南天山西段南缘断裂构造特征及对乌什凹陷发育的控制[J]. 郑民,雷刚林,黄少英,吴超,罗慎超,李曰俊. 地质科学. 2007(04)
[3]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温宿凸起油气勘探前景[J]. 吕修祥,金之钧,周新源,杨明慧,马玉杰,张存.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4]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温宿凸起油气运聚过程模拟实验研究[J]. 张振红,吕修祥,王国林,马玉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6)
[5]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和油气勘探主攻方向[J]. 孙龙德,周新源,王国林. 地质科学. 2005(02)
[6]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J]. 汤良杰. 地球科学. 1994(06)
本文编号:3499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9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