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组分对含蜡原油析蜡特征的影响规律
发布时间:2021-11-26 18:57
准确预测析蜡特征对于把握清防蜡时机尤为重要。在原油组分和组成分析的基础上制备了3个系列的模拟原油,利用高温气相色谱分析了油样的组分及其对应蜡组分的碳数分布,并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了模拟原油的析蜡点、析蜡高峰温度及平均放热焓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胶质和沥青质质量分数增加对析蜡点和析蜡高峰温度影响较小;芳烃质量分数增加会显著降低析蜡点和析蜡高峰温度,但在一定质量分数下会造成沥青质析出;含蜡量增加会大幅提高析蜡点和析蜡高峰温度,不利于加热法解除近井蜡堵。试验结果有利于热力学预测高含蜡原油析蜡特征及指导油井清蜡。(图5,表1,参23)
【文章来源】:油气储运. 2020,39(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原油中析出蜡的碳数与质量分数关系图
应用DSC方法对模拟原油析蜡点进行分析,李鸿英等[20-21]已经对DSC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此方法主要是将含蜡原油在差示扫描量热仪中加热至析蜡点以上,然后以一定的降温速率降温,在显示的DSC曲线上,曲线开始偏离基线时所对应的温度即含蜡原油的析蜡点。在此以原油中蜡的质量分数19.78%为例对石油样品进行了DSC分析(图2)。2.3.1 胶质和沥青质对原油析蜡的影响
使用DSC法测量不同质量分数的胶质与沥青质对原油析蜡的影响(图3)。随着胶质与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大幅增加,原油的析蜡点由46.6℃降至45.5℃,缓慢降低;析蜡高峰温度由20.1℃升至20.6℃,变化微小;平均放热焓有一程度增加。胶质与沥青质是稠环芳烃化合物,通常沥青质与胶质以胶体态分散在原油中,易吸附析出的高碳烷烃,使其析蜡点缓慢降低,但是对析蜡点的影响有限。析蜡高峰温度变化较小,在该试验中变化幅度小于1℃,表明随着胶质与沥青质的增多,对混合结晶温度在20℃附近的烷烃析出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平均放热焓在胶质与沥青质质量分数小于35%时快速升高,而后变化不大,表明胶质与沥青质在蜡晶表面吸附逐渐达到饱和。该试验原油含有较高的胶质与沥青质,其对原油的析蜡点和析蜡高峰温度影响极小,热力学方法预测析蜡点时可以不予考虑,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蜡沉积量。2.3.2 芳烃对原油析蜡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含蜡原油析蜡点测试方法综述[J]. 何伟,施雯,李树松,刘大伟,张帮亮. 当代化工. 2018(07)
[2]油气储运中的管道防腐问题的相关研究[J]. 刘国华. 化工管理. 2018(12)
[3]流变仪响应特性对含蜡原油屈服应力测试结果的影响[J]. 刘刚,付伟娜,滕厚兴,张国忠,陈雷. 油气储运. 2017(04)
[4]多相体系蜡晶析出热力学预测模型[J]. 曹学文,杨文,马玉鹏,郭悠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5(05)
[5]延长管输原油的组分特征及其析蜡行为[J]. 陈刚,苏慧君,栗菁,张洁.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5(01)
[6]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段毅,赵阳,姚泾利,张伯祥,吴应忠,曹喜喜,徐丽.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12)
[7]原油组分分离与结构鉴定[J]. 卞晓辉,马明亮,王新华,刘欣,娄国生. 广州化工. 2014(21)
[8]原油组成对原油管道结蜡规律的影响[J]. 李传宪,白帆,王燕. 化工学报. 2014(11)
[9]催化裂化汽油临氢异构化/芳构化改质过程的反应特性[J]. 陈治平,徐建,石冈,范煜,鲍晓军. 化工学报. 2014(07)
[10]对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原油中蜡的质量分数的思考[J]. 马冬晨,曾雄飞,陈德恩.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09)
本文编号:3520738
【文章来源】:油气储运. 2020,39(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原油中析出蜡的碳数与质量分数关系图
应用DSC方法对模拟原油析蜡点进行分析,李鸿英等[20-21]已经对DSC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此方法主要是将含蜡原油在差示扫描量热仪中加热至析蜡点以上,然后以一定的降温速率降温,在显示的DSC曲线上,曲线开始偏离基线时所对应的温度即含蜡原油的析蜡点。在此以原油中蜡的质量分数19.78%为例对石油样品进行了DSC分析(图2)。2.3.1 胶质和沥青质对原油析蜡的影响
使用DSC法测量不同质量分数的胶质与沥青质对原油析蜡的影响(图3)。随着胶质与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大幅增加,原油的析蜡点由46.6℃降至45.5℃,缓慢降低;析蜡高峰温度由20.1℃升至20.6℃,变化微小;平均放热焓有一程度增加。胶质与沥青质是稠环芳烃化合物,通常沥青质与胶质以胶体态分散在原油中,易吸附析出的高碳烷烃,使其析蜡点缓慢降低,但是对析蜡点的影响有限。析蜡高峰温度变化较小,在该试验中变化幅度小于1℃,表明随着胶质与沥青质的增多,对混合结晶温度在20℃附近的烷烃析出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平均放热焓在胶质与沥青质质量分数小于35%时快速升高,而后变化不大,表明胶质与沥青质在蜡晶表面吸附逐渐达到饱和。该试验原油含有较高的胶质与沥青质,其对原油的析蜡点和析蜡高峰温度影响极小,热力学方法预测析蜡点时可以不予考虑,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蜡沉积量。2.3.2 芳烃对原油析蜡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含蜡原油析蜡点测试方法综述[J]. 何伟,施雯,李树松,刘大伟,张帮亮. 当代化工. 2018(07)
[2]油气储运中的管道防腐问题的相关研究[J]. 刘国华. 化工管理. 2018(12)
[3]流变仪响应特性对含蜡原油屈服应力测试结果的影响[J]. 刘刚,付伟娜,滕厚兴,张国忠,陈雷. 油气储运. 2017(04)
[4]多相体系蜡晶析出热力学预测模型[J]. 曹学文,杨文,马玉鹏,郭悠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5(05)
[5]延长管输原油的组分特征及其析蜡行为[J]. 陈刚,苏慧君,栗菁,张洁.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5(01)
[6]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段毅,赵阳,姚泾利,张伯祥,吴应忠,曹喜喜,徐丽.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12)
[7]原油组分分离与结构鉴定[J]. 卞晓辉,马明亮,王新华,刘欣,娄国生. 广州化工. 2014(21)
[8]原油组成对原油管道结蜡规律的影响[J]. 李传宪,白帆,王燕. 化工学报. 2014(11)
[9]催化裂化汽油临氢异构化/芳构化改质过程的反应特性[J]. 陈治平,徐建,石冈,范煜,鲍晓军. 化工学报. 2014(07)
[10]对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原油中蜡的质量分数的思考[J]. 马冬晨,曾雄飞,陈德恩.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09)
本文编号:3520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520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