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油气差异聚集主控因素分析——以顺北1号、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09 17:36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是受走滑断裂控制的碳酸盐岩超深层油田,受走滑断裂平面分段性和纵向分层性的影响,油气聚集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以顺北1号、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为例,结合走滑断裂特征与油气动态产能的关系,对顺北地区油气差异聚集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走滑断裂的通源性、纵向输导性、分段性是油气差异聚集的主控因素。其中走滑断裂通源性越强油气聚集程度越高;寒武系膏盐岩层系走滑断裂的倾角越大越利于油气纵向输导进入奥陶系聚集;走滑断裂的活动强度和构造样式决定了储集体规模和连通性,张扭段相对平移段和压隆段储集体规模和连通性更好,油气聚集程度更高。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勘探. 2020,25(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油气差异聚集主控因素分析——以顺北1号、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为例


研究区构造位置图

平面图,断裂带,平面,正花状构造


3种分段变形在横切断裂带地震剖面上表现为隆升幅度不一的负花状和正花状构造,基于这3种分段变形,顺北1号断裂带可划分为3个张扭段、2个压隆段、2个平移段,顺北5号断裂带北—中段可划分为6个压隆段、5个平移段和3个张扭段(图2)。2.2 纵向分层特征

模式图,模式,原油,凝析气


顺北5号断裂带原油密度分布在0.7992~0.8310g/cm3,平均为0.8113g/cm3,由北至南,原油密度逐渐变轻,由轻质油逐渐过渡为凝析油;天然气干燥系数分布在0.603~0.904(表1),由北至南,从伴生气向凝析气过渡。3.2 油气藏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超深层油气勘探重大发现与意义[J]. 杨海军,陈永权,田军,杜金虎,朱永峰,李洪辉,潘文庆,杨鹏飞,李勇,安海亭.  中国石油勘探. 2020(02)
[2]中国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方向[J]. 李阳,薛兆杰,程喆,蒋海军,王濡岳.  中国石油勘探. 2020(01)
[3]塔里木盆地顺北超深断溶体油藏特征与启示[J]. 漆立新.  中国石油勘探. 2020(01)
[4]中国石化油气勘探进展与上游业务发展战略[J]. 蔡勋育,刘金连,赵培荣,刘超英,程喆.  中国石油勘探. 2020(01)
[5]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走滑断裂中段活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邓尚,李慧莉,韩俊,崔德育,邹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5)
[6]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埋深碳酸盐岩储集体特征及成因[J]. 王昱翔,顾忆,傅强,王斌,万旸璐,李映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04)
[7]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断控缝洞型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J]. 赵锐,赵腾,李慧莉,邓尚,张继标.  特种油气藏. 2019(05)
[8]叠合盆地内部小尺度走滑断裂幕式活动特征及期次判别——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J]. 黄诚.  石油实验地质. 2019(03)
[9]顺北油田1号断裂带奥陶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J]. 高晓歌,吴鲜,洪才均,文山师.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06)
[10]塔里木盆地顺北及邻区主干走滑断裂带差异活动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的关系[J]. 邓尚,李慧莉,张仲培,吴鲜,张继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5)



本文编号:3531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531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7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