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S油田纳米颗粒调驱体系制备及性能评价
发布时间:2021-12-18 17:23
针对渤海S油田注水开发存在的高含水问题,基于目标油藏的孔喉尺寸特征,利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纳米颗粒调驱体系,表征了该体系的物化特性,并通过填砂管岩心驱替实验,评价了其封堵性能、分流特性和驱油能力。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颗粒调驱体系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耐剪切性、膨胀性和表面活性;具有调剖和洗油的双重作用,可选择性优先进入和封堵高渗层,使高、低渗层的分流量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致;后续水驱阶段具有较强的耐冲刷能力,可有效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实现降水增油。该纳米颗粒调驱体系可为渤海S油田深部调驱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论文. 2020,15(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岩心驱替实验流程
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14]制备纳米颗粒体系,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具体实验步骤为:1)室温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聚合物单体、交联剂、部分引发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利用磁力搅拌器使之充分溶解,得到水相;2)将装有数显恒速搅拌器、冷凝回流装置、温度计、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放置于一定温度的水浴锅中,利用铁架台固定,加入一定量的油相分散剂、复配表面活性剂以及助乳化剂恒速搅拌一段时间,同时向其中通入30 min氮气除去体系中的氧气,最终形成混合均匀的连续相;3)室温条件下,恒速搅拌的同时,将水相溶液用滴液漏斗以一定的速度缓慢地滴加到油相中,使水相以极小的液滴形式分散在油相中;4)快速升温至聚合反应引发温度,同时利用滴液漏斗将剩余的引发剂缓慢滴加到反应体系中,在聚合反应温度下反应至预定时间;5)反应完毕后,将四口烧瓶取下,倒出反应体系,静置冷却至室温,进行沉淀分离,下层悬浊液即为合成的纳米颗粒体系。1.3.3 纳米颗粒体系性能测试实验
纳米颗粒体系在25 ℃下的表观形态及显微镜下的微观形态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纳米颗粒体系为乳白色,圆球度较高、分散性较好,彼此之间互不粘连。此外,纳米颗粒体系在65 ℃的目标油藏储层注入水中能保持较好的圆球度,未出现明显的降解和变形现象。因此,合成的纳米颗粒体系对渤海S油田目标油藏地层水矿化度具有较好的耐受性。2.2 纳米颗粒体系的物化性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耐温聚合物微球的封堵特性研究[J]. 马永宇,林梅钦,王志永,刘俊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0(01)
[2]基于核磁共振二维谱的稠油化学驱孔隙尺度动用规律[J]. 张学超. 中国科技论文. 2020(01)
[3]薄层二维纳米颗粒增效泡沫制备及机理分析[J]. 翟勇,谢志勤,贺文媛,何绍群,林吉生,郭省学,陈亚东. 中国科技论文. 2019(12)
[4]渤海油田大尺寸优势通道封堵与调驱技术研究[J]. 孟祥海,张云宝,夏欢,刘义刚,王威,吕金龙,殷庆国.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9(04)
[5]海上油田深部调剖组合方式实验优选[J]. 曹伟佳,卢祥国,闫冬,梁守成,吕鑫,李强. 中国海上油气. 2018(05)
[6]海上稠油油藏弱凝胶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J]. 潘广明,张彩旗,刘东,吴金涛,李浩. 特种油气藏. 2018(03)
[7]海上多层合采油藏乳状液调剖性能定量表征[J]. 吴春新,崔名喆,杨东东,刘学. 特种油气藏. 2018(01)
[8]绥中36-1油田F8井组多轮次调剖效果分析[J]. 刘凤霞,陈维余,吴清辉,华超,林冠宇. 石油化工应用. 2016(01)
[9]渤海海上油田深部液流转向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J]. 黄晓东. 非常规油气. 2015(05)
[10]孔喉尺度弹性微球的深部调驱性能[J]. 姚传进,李蕾,雷光伦,高雪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硕士论文
[1]SZ36-1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方案研究[D]. 刘致远.东北石油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42851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论文. 2020,15(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岩心驱替实验流程
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14]制备纳米颗粒体系,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具体实验步骤为:1)室温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聚合物单体、交联剂、部分引发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利用磁力搅拌器使之充分溶解,得到水相;2)将装有数显恒速搅拌器、冷凝回流装置、温度计、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放置于一定温度的水浴锅中,利用铁架台固定,加入一定量的油相分散剂、复配表面活性剂以及助乳化剂恒速搅拌一段时间,同时向其中通入30 min氮气除去体系中的氧气,最终形成混合均匀的连续相;3)室温条件下,恒速搅拌的同时,将水相溶液用滴液漏斗以一定的速度缓慢地滴加到油相中,使水相以极小的液滴形式分散在油相中;4)快速升温至聚合反应引发温度,同时利用滴液漏斗将剩余的引发剂缓慢滴加到反应体系中,在聚合反应温度下反应至预定时间;5)反应完毕后,将四口烧瓶取下,倒出反应体系,静置冷却至室温,进行沉淀分离,下层悬浊液即为合成的纳米颗粒体系。1.3.3 纳米颗粒体系性能测试实验
纳米颗粒体系在25 ℃下的表观形态及显微镜下的微观形态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纳米颗粒体系为乳白色,圆球度较高、分散性较好,彼此之间互不粘连。此外,纳米颗粒体系在65 ℃的目标油藏储层注入水中能保持较好的圆球度,未出现明显的降解和变形现象。因此,合成的纳米颗粒体系对渤海S油田目标油藏地层水矿化度具有较好的耐受性。2.2 纳米颗粒体系的物化性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耐温聚合物微球的封堵特性研究[J]. 马永宇,林梅钦,王志永,刘俊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0(01)
[2]基于核磁共振二维谱的稠油化学驱孔隙尺度动用规律[J]. 张学超. 中国科技论文. 2020(01)
[3]薄层二维纳米颗粒增效泡沫制备及机理分析[J]. 翟勇,谢志勤,贺文媛,何绍群,林吉生,郭省学,陈亚东. 中国科技论文. 2019(12)
[4]渤海油田大尺寸优势通道封堵与调驱技术研究[J]. 孟祥海,张云宝,夏欢,刘义刚,王威,吕金龙,殷庆国.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9(04)
[5]海上油田深部调剖组合方式实验优选[J]. 曹伟佳,卢祥国,闫冬,梁守成,吕鑫,李强. 中国海上油气. 2018(05)
[6]海上稠油油藏弱凝胶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J]. 潘广明,张彩旗,刘东,吴金涛,李浩. 特种油气藏. 2018(03)
[7]海上多层合采油藏乳状液调剖性能定量表征[J]. 吴春新,崔名喆,杨东东,刘学. 特种油气藏. 2018(01)
[8]绥中36-1油田F8井组多轮次调剖效果分析[J]. 刘凤霞,陈维余,吴清辉,华超,林冠宇. 石油化工应用. 2016(01)
[9]渤海海上油田深部液流转向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J]. 黄晓东. 非常规油气. 2015(05)
[10]孔喉尺度弹性微球的深部调驱性能[J]. 姚传进,李蕾,雷光伦,高雪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硕士论文
[1]SZ36-1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方案研究[D]. 刘致远.东北石油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42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54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