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QA油田H60区块储层评价及潜力区预测

发布时间:2021-12-27 20:05
  由于H60区块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递减,直接影响了油田的稳产。另外QA油田面临小层砂体分布规律认识不细,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为了延缓油井的递减速度,提高油藏采收率,需要对该区块的老井进行全面复查,重新评价储层,寻找潜力层,以提高油藏的开发效益。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本论文在地层对比、构造特征、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测井二次解释,对该区块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应用渗流系数法对各小层进行注采劈分量化,计算研究区剩余油储量已到达对潜力区预测,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青一段地层旋回性较强,可划分为16个小层;青二段地层以厚层泥岩为主,泥岩间发育断续薄砂层,划分为24个小层;青三段地层厚砂层发育,砂体之间冲刷切割频繁,界线难以识别,划分为7个小层。(2)该研究区地层产状稳定,各反射界面连续性较好,容易追踪。断层比较发育,在平面上分带性较强。(3)研究区沉积环境为以半深湖为主体的三角洲前缘前端环境,并伴随一定的波浪潮汐改造,河道作用,滑塌以及的快速堆积现象;其主力砂体成因为快速堆积的分流河道与前缘砂坝组合;沉积相模式为“分流河道+前缘砂坝+席状砂+滑塌砂+湖相泥岩”。(4)研究区储集层分为4类,...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创新点
    1.7 选题来源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基本地质概况
        2.1.1 区域构造特征
        2.1.2 地层层序与层组划分
        2.1.3 区域沉积环境
    2.2 开发简况
第三章 地层对比
    3.1 地层分层及特征
    3.2 小层精细对比
    3.3 小层剖面对比
第四章 构造特征
    4.1 地震精细解释
        4.1.1 层位标定
        4.1.2 层位追踪与断裂解释
    4.2 断层基本特征
    4.3 微构造特征
第五章 沉积相研究
    5.1 沉积环境分析
        5.1.1 泥岩颜色分析
        5.1.2 沉积构造
        5.1.3 组分与粒度分析
    5.2 砂体展布规律
        5.2.1 砂体的垂向展布规律
        5.2.2 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
    5.3 物源方向分析
        5.3.1 ZTR指数确定物源方向
        5.3.2 砂体展布规律确定物源方向
    5.4 测井相识别和模式建立
        5.4.1 测井曲线基本要素
        5.4.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5.5 沉积微相的展布
        5.5.1 沉积微相的垂向展布形态
        5.5.2 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第六章 储层研究
    6.1 储层岩性
        6.1.1 岩性特征
        6.1.2 岩性识别图版
    6.2 储层物性
        6.2.1 物性特征
        6.2.2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6.3 储层含油性
    6.4 测井二次解释
        6.4.1 测井曲线的校正及标准化
        6.4.2 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6.4.3 岩性下限与有效厚度研究
        6.4.4 测井二次处理
        6.4.5 实际应用效果
    6.5 储层综合评价
第七章 潜力区预测
    7.1 潜力区预测依据
    7.2 各小层注采劈分量化及剩余油计算
        7.2.1 分层注水量和分层产液量的计算原理
        7.2.2 分层含水的计算原理
            7.2.2.1 KH计算分层含水
            7.2.2.2 相渗曲线法计算分层含水
        7.2.3 剩余油的计算原理
    7.3 计算的小层剩余油汇总结果
    7.4 各小层剩余油分布规律
    7.5 主要潜力区分布
结论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储集层精细描述中的应用[J]. 闫海军,贾爱林,郭建林,杨思玉,张云海,郑雄杰.  新疆石油地质. 2016(01)
[2]考虑含水饱和度的产量劈分方法及应用[J]. 张继成,王潇悦.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05)
[3]薄互储层多层合采条件下的产量劈分新方法研究[J]. 曹肖萌,张枫,蔡银涛,郭立波,王玉珍,潘婷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13)
[4]多层油藏产量劈分新方法及应用[J]. 崔国峰,张红玲,王建国,李忠刚,田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5]大情字井低孔低渗油藏储层建模——以黑71断块为例[J]. 张龙龙,纪仁忠,周新玉,路仁兵.  科技信息. 2013(06)
[6]大情字井葡萄花油层油气分布规律[J]. 张庆国,闫树,李涛,张洪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31)
[7]老油田剩余油分布——水下分流河道岔道口剩余油富集[J]. 林承焰,余成林,董春梅,王友净,刘卫,麻成斗,刘洪涛,宋彪.  石油学报. 2011(05)
[8]扇三角洲储层微观剩余油分布模拟试验[J]. 刘太勋,徐怀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9]水驱油藏产量劈分新方法研究[J]. 郭文英,胡一华,唐武.  内江科技. 2010(12)
[10]老油田剩余油分布及技术对策研究——以吴起油田为例[J]. 陈建宏,崔振东,李健,沈焕文,周飞.  新疆地质. 2008(04)

博士论文
[1]复杂低渗透油气储层测井评价[D]. 刘伟.中国石油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大洼油田多层油藏液量劈分及开发对策[D]. 马威.东北石油大学 2014
[2]大情字井油田黑46区块精细油藏描述[D]. 周能德.东北石油大学 2014
[3]陕北绥靖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三角洲砂体分布与成藏有利目标预测[D]. 黄文俊.中南大学 2012
[4]新民油田民南区块低渗透储层精细解释[D]. 闫学洪.大庆石油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552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552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8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