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M凝析气藏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1 06:23
  M气藏为带油环凝析气藏,1966年获得高产油气流后,于1972年正式投入开发,目前处于产量递减阶段。由于开发初期采用了衰竭式开采,油环区域压力下降快,因此油气区压力不均衡,油气界面附近的油井发生气窜现象。为保持油气区压力平衡,气区投入开采,但由于气区压力下降过快,导致气井油窜,因此向油气界面处进行注水分隔,但气顶的高速开采,使得注入水向气区水侵,油气分布混杂,产量迅速降低。为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该气藏的剩余气分布情况,本文从气藏地质特征、生产动态资料和测试资料入手,分析气藏剩余潜力和潜力层位,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气分布情况及特征,提出相应的挖潜方案,指导气藏的合理开发。本次研究主要取得如下的认识:(1)M气藏属于常温常压凝析气藏,其储渗物性较好,层间非均质性较强,边水不活跃,凝析油含量低。(2)根据生产资料和测试资料对气藏和气井进行了生产动态分析,并采用静态法和动态法计算了气藏的地质储量,评价储层的开发潜力。(3)气藏各小层地质储量分布不均匀,气顶气主要集中在5、6、8小层,平均采出程度为31%,仍具有挖潜潜力。(4)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并完成拟合,研究表明,储层由于受层间非均质性、各小层...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M凝析气藏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


研究技术路线图

M凝析气藏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


气藏构造井位图

M凝析气藏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


图2-2?M气藏东三段测井岩相划分模式图??2.2储集层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注水开发小型断块凝析气藏的方法及适应性[J]. 李保振,李相方,姚约东,程远忠,孙美丽.  天然气工业. 2009(01)
[2]基于混合PEBI网格的复杂井数值模拟应用研究[J]. 安永生,吴晓东,韩国庆.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3]简单实用的新型水驱特征曲线[J]. 王怒涛,罗志锋,黄炳光,罗兴旺,姜军.  新疆石油地质. 2006(05)
[4]废弃凝析气藏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J]. 汪周华,郭平,孙良田,陈远忠.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5]凝析气藏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J]. 杨爱珍.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5(05)
[6]凝析气藏循环注气新方法[J]. 李敬松,李相方,周涌沂,康晓东,童敏.  天然气工业. 2004(07)
[7]废弃凝析气藏注污水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J]. 郭平,李海平,程远忠,李士伦,杜建芬.  天然气工业. 2003(05)
[8]板桥废弃凝析气藏注水提高采收率研究[J]. 程远忠,刘立平,李国江,左松华,张宝红,董治.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04)
[9]混合PEBI网格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应用研究[J]. 刘立明,廖新维,陈钦雷.  石油学报. 2003(03)
[10]塔里木盆地牙哈凝析气田循环注气开发研究[J]. 孙龙德,宋文杰,江同文.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02)

博士论文
[1]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精细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应用[D]. 程启贵.西南石油大学 2006
[2]高含水开发期基于微观渗流机理的宏观油藏数值模拟研究[D]. 谷建伟.中国海洋大学 2005
[3]低渗透储层开发压裂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D]. 王永辉.西南石油学院 2004
[4]孤东油田沙河街组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D]. 张兴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

硕士论文
[1]气田开发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 张建国.大庆石油学院 2006
[2]濮12块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D]. 张俊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本文编号:3559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559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0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