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产表面活性剂菌微生物驱工艺及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7 06:13
  生物采油技术中,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不佳,多年来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而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采油的几十年,地下发酵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一般不超过5%。为了解决产表面活性剂菌微生物驱在实验室和现场应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研究了产鼠李糖脂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Bsw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合成积累规律,进行了以菌株Bsw为核心的微生物驱实验。30 cm方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采油工艺影响驱油效果,地下厌氧发酵法只能提高采收率2.83%,而采用地面好氧发酵充分积累产物的发酵液的工艺的方法可以提高采收率15.63%;Bsw菌株积累的有效产物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因素,该菌株厌氧降解原油的功能对提高采收率贡献较小。研究结果为生物采油技术提高油田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文章来源】:石油钻采工艺. 2020,42(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技术研究与应用[J]. 杜勇,段志刚.  油田化学. 2018(03)
[2]油藏环境与物理模型中的微生物群落比较研究[J]. 汪卫东,李越,吴晓玲,刘涛,王静,胡婧,束青林,曹嫣镔.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02)
[3]采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滞留机制[J]. 毕永强,俞理,修建龙,伊丽娜,黄立信,王天源.  石油学报. 2017(01)
[4]胜利油田孤岛中一区Ng3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效果[J]. 马波,刘涛,曹功泽,王业超,巴燕,曹嫣镔.  油田化学. 2016(04)
[5]聚丙烯酰胺降解菌筛选与分子生物学鉴定[J]. 任国领,徐晶雪,王晶,张虹,乐建君,黄永红.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4(04)
[6]驱油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的筛选与评价[J]. 吴景春,赵阳,杨柳,张晓龙,张振鲁,庹维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11)
[7]大庆油田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进展[J]. 伍晓林,乐建君,王蕊,柏璐璐.  微生物学通报. 2013(08)
[8]高温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种的筛选及性能评价[J]. 李彩风,高光军,张绍东,吴晓玲,汪卫东.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3(02)
[9]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及试验[J]. 汪卫东.  石油钻采工艺. 2012(01)
[10]大庆油田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J]. 李华斌,杨振宇,杨林,李祖义.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1(01)



本文编号:3611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11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8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