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南苏丹Melut盆地下组合近源白垩系成藏模式与勘探潜力

发布时间:2022-02-17 13:20
  为了研究Melut盆地下组合近源白垩系成藏模式与勘探潜力,开展有利储盖组合识别、重点油藏解剖、典型成藏模式建立及勘探潜力分析等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工作。结果表明:①近源白垩系发育3套有利储盖组合,包括源上Galhak组内部砂泥互层储盖组合、Al Renk组生油岩内"自生自储"储盖组合、及Al Renk组生油岩与Al Gayger组砂岩形成的"上生下储"储盖组合;②湖泛泥岩是Galhak组内部储盖组合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发育厚层分流河道砂岩与厚层湖泛泥岩,是Galhak组高产断块油藏发育的有利相带区;③Al Gayger组反向断块圈闭具有良好的油源和侧向遮挡条件,斜坡区大断距反向断块圈闭是Al Gayger组勘探的首选目标;④沉积相带控制扇体内部油藏的类型与分布,扇根与扇中砂体厚、物性好,是发育高产断块及断层-岩性油藏的有利相带;⑤北部富油凹陷远源古近系主力产层的勘探难度越来越大,近源白垩系是北部凹陷成熟探区深化勘探的重要领域;⑥盆地南部凹陷规模小,沉积充填粗,Adar组区域盖层质量差,远源古近系Samma+Yabus-Adar组储盖组合已不是中南部有利的储盖组合,近源白垩... 

【文章来源】:岩性油气藏. 2020,32(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盆地概况
2 地质特征
    2.1 盆地格架与构造特征
    2.2 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
    2.3 储盖组合特征
3 下组合近源白垩系成藏模式
    3.1 近源白垩系Galhak组内部砂泥互层储盖组合与成藏模式
    3.3 近源白垩系Al Gayger组上生下储储盖组合与成藏模式
    3.3 近源白垩系Al Renk组内部自生自储储盖组合与成藏模式
4 近源白垩系勘探潜力
    4.1 近源白垩系是中南部低探区勘探的主力层系
    4.2 近源白垩系是北部成熟探区深化勘探的重要领域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uglad盆地Kaikang槽西斜坡沉积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洪亮,陈彬滔,刘雄志,惠学智,房乃珍,苏玉平.  岩性油气藏. 2019(02)
[2]古潜山周缘滩坝沉积模式与岩性油藏勘探实践——以南苏丹Melut盆地Ruman地区Galhak组为例[J]. 陈彬滔,史忠生,薛罗,马轮,赵艳军,何巍巍,王磊,史江龙.  岩性油气藏. 2018(06)
[3]南苏丹Melut盆地北部地区岩性油藏成藏条件及勘探启示[J]. 王国林,史忠生,赵艳军,陈彬滔,薛罗.  岩性油气藏. 2018(04)
[4]尼日尔Termit盆地上白垩统成藏条件分析与勘探策略[J]. 袁圣强,毛凤军,郑凤云,张光亚,刘计国,吕明胜,程小岛.  地学前缘. 2018(02)
[5]乍得Bongor盆地潜山油气成因和成藏过程[J]. 李威,窦立荣,文志刚,张光亚,程顶胜,杜业波,胡瑛.  石油学报. 2017(11)
[6]Fula凹陷中央转换带对岩性油藏勘探的意义——以Abu Gabra组为例[J]. 吴冬,朱筱敏,刘常妮,南征兵,史艳丽.  岩性油气藏. 2017(04)
[7]中非Melut盆地高砂地比地层成藏特征与富集规律[J]. 史忠生,王天奇,薛罗,何巍巍,白洁,韩乾凤.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02)
[8]南苏丹Melut裂谷盆地扇体的发现及油气意义[J]. 史忠生,王天琦,方乐华,何巍巍,白洁,苏玉平,庞文珠.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01)
[9]从类比中探索Muglad与Melut两大盆地勘探潜力与转型[J]. 史忠生,王天琦,方乐华,李娟,白洁,何微微,马凤良,贾义容.  中国石油勘探. 2014(02)
[10]陆内裂陷盆地的复式断陷结构类型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海-塔盆地早白垩世盆地为例[J]. 蒙启安,朱德丰,陈均亮,漆家福.  地学前缘. 2012(05)



本文编号:3629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29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4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