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黄河三角洲地区油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及其对区域臭氧污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19 20:10
  世界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在全球能源去煤炭化的背景下,近年来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和天然气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截至2017年,石油天然气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占26%。中国第五大油田(2017)胜利油田主体位于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原油天然气储量丰富,陆地和近海开采同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是油气田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它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是近地面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近年来雾霾污染逐步受控,臭氧污染却进一步恶化,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及近地面臭氧污染备受关注。本研究立足于国家大气自动化监测系统,辅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中心站点的加强观测,分析了该地区近年来的臭氧污染趋势及污染特征;基于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分析结果,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油田挥发性有机物的区域排放清单,更新了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MEIC排放清单。接着,本研究使用WRF-Chem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研究了该地区的臭氧区域污染特征,量化了油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对局地及区域臭氧污染的影响。2015年至今,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臭氧浓度呈上升趋势。到2018年,臭氧夏季最大小时值达166 ppb,2015-18年的最高月均臭氧浓度上升速率达...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黄河三角洲地区油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及其对区域臭氧污染的影响


图1-2世界能源变化趋势??

对流层臭氧,前体物,非线性关系,来源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层大气光化学进程对臭氧的作用也存在明显差异。如图所示,在极为清洁地区,大气中NO含量很低(通常小于几十ppt),H0X自由基会与臭氧反应,大气化学反应可以消耗臭氧。在绝大多数地区,NO含量通常高于几t,HOx自由基会与NO反应而促进臭氧生成,大气光化学反应过程表现为的净生成,但随着N〇x/VOCs比例的变化,臭氧生成的控制机制却存在显著,由低到高依次为i4NOx控制”、“NOjDVOCs共同控制”和“VOCs控制”;V浓度过高,多余的NO则会与臭氧发生反应,即所谓的‘WO滴定效应”,制NOx排放反而会导致局地臭氧浓度的升高。查明臭氧的光化学生成机定合理的臭氧前体物减排策略的科学基础。当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分为光化示剂法和基于观测的模型模拟两大类,下文依次进行介绍。??

光化学,生成机制,指示剂,臭氧


??I??图1-3对流层臭氧与其前体物的非线性关系??(图片来源:吴琳等[61])??光化学指示剂法是基于已有的光化学理论,将光化学反应中某些特定的产物??或中间体的比值与臭氧生成敏感性相关联,从而通过对这些产物或中间体开展外??场观测来判断臭氧生成机制的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三种常用的光化学指示剂。光??化学指示剂主要包括:臭氧生成效率,过氧化氢(h2o2)与氮氧化物(hno3或??NOz)比值,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HCH0/N02比值。??臭氧生成效率(Ozone?Production?Efficiency;?OPE=ACVANOz)定义为每生??成一个NOz分子所生成的03分子数[63],其可被形象地理解为每个N02分子在发??生“链终止反应”退出“N0X循环”之前所经历的“N0X循环”次数。在VOCs控制区,??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胜利油田节能工作创新与实践[J]. 宋鑫,宋泓霖.  石油石化节能. 2019(01)
[2]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J]. 方圆,张万益,曹佳文,朱龙伟.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04)
[3]档案里的胜利油田创业史[J]. 刘茂诚.  中国档案. 2018(02)
[4]基于观测的臭氧污染研究方法[J]. 吴琳,薛丽坤,王文兴.  地球环境学报. 2017(06)
[5]MEIC排放清单在空气质量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 何斌,梅士龙,陆琛莉,李海军,周秋林,宋刘明.  中国环境科学. 2017(10)
[6]南京北郊大气臭氧周末效应特征分析[J]. 王俊秀,安俊琳,邵平,邹嘉南,林旭,张玉欣.  环境科学. 2017(06)
[7]长江三角洲夏季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的模拟[J]. 张亮,朱彬,高晋徽,康汉青,杨鹏,王红磊,李月娥,邵平.  环境科学. 2015(11)
[8]北京城区PM2.5及主要污染气体“周末效应”和“假日效应”研究[J]. 雷瑜,张小玲,唐宜西,范广洲,周定文.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5)
[9]国内外常用的空气质量模式介绍[J]. 聂邦胜.  海洋技术. 2008(01)
[10]世界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八大公害”和“十大事件”[J].   管理与财富. 2007(01)

博士论文
[1]山东典型地区大气PM2.5化学组成、来源及二次生成研究[D]. 姚兰.山东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我国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及行业排放特征分析[D]. 龚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33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33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