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层厚度趋势相关性分析的走滑位移量计算——以渤海湾盆地辽东断裂为例
发布时间:2022-08-02 13:59
作为郯庐断裂带东支的重要组成部分,辽东断裂穿越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坳陷东部,属于晚期形成的经典平直型走滑断裂。近年来,沿其周围发现了多个油田和含油气构造,而缺少精细求取海域走滑断裂走滑位移量的方法一直是制约该区域成藏条件分析的难点。基于最新的三维连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依据构造特征及变形机制将辽东走滑断裂分为北、中、南3段,提出一种新方法--通过互相关系数对走滑断裂两盘地层厚度变化趋势进行相似性分析,结合被错动沉积体范围恢复进行验证,定量求取出各段不同时期的走滑位移量。结果表明,辽东走滑断裂从东营组至今走滑速率逐渐减弱,且由北至南走滑变形经历了"强-弱-强"的过程。结合钻井资料,辽东走滑断裂北段和南段由于较大的走滑位移量让其具有较强的侧向封闭能力,其控制形成的圈闭也更有利于油气运聚,具有良好的成藏潜力。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东湾坳陷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营潍断裂带的表现[J]. 康琳,吕丁友,尚锁贵,高京华,张江涛. 石油学报. 2019(S2)
[2]郯庐断裂带辽东凸起的形成与古辽中洼陷的瓦解[J]. 彭靖淞,徐长贵,吴奎,黄晓波,张如才,邓君,柳永军,余一欣. 石油学报. 2015(03)
[3]渤海海域营潍断裂带展布特征及新生代控盆模式[J]. 王应斌,黄雷. 地质学报. 2013(12)
[4]龙门山断裂带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分段性研究[J]. 孟文,陈群策,吴满路,李国岐,秦向辉,丰成君.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03)
[5]渤海海域新生代盆地演化的重要转折期——证据及区域动力学分析[J]. 黄雷,周心怀,刘池洋,王应斌.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6)
[6]松辽盆地西缘边界断裂带中南段走滑性质、时间及其位移量[J]. 韩国卿,刘永江,Franz NEUBAUER,Johann GENSER,邹运鑫,李伟,梁琛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4)
[7]断层内部结构及其对封闭性的影响[J]. 罗胜元,何生,王浩. 地球科学进展. 2012(02)
[8]古新世以来郯庐断裂的位移量及其对莱州湾凹陷的控制[J]. 彭文绪,张如才,孙和风,史浩,吴奎,贺电波,姚以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04)
[9]营潍断裂带结构特征及其与相邻盆地的关系[J]. 孙磉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04)
[10]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的走滑构造作用[J]. 童亨茂,宓荣三,于天才,刘宝鸿,孟令箭,杨景勇. 地质学报. 2008(08)
本文编号:3668655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东湾坳陷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营潍断裂带的表现[J]. 康琳,吕丁友,尚锁贵,高京华,张江涛. 石油学报. 2019(S2)
[2]郯庐断裂带辽东凸起的形成与古辽中洼陷的瓦解[J]. 彭靖淞,徐长贵,吴奎,黄晓波,张如才,邓君,柳永军,余一欣. 石油学报. 2015(03)
[3]渤海海域营潍断裂带展布特征及新生代控盆模式[J]. 王应斌,黄雷. 地质学报. 2013(12)
[4]龙门山断裂带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分段性研究[J]. 孟文,陈群策,吴满路,李国岐,秦向辉,丰成君.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03)
[5]渤海海域新生代盆地演化的重要转折期——证据及区域动力学分析[J]. 黄雷,周心怀,刘池洋,王应斌.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6)
[6]松辽盆地西缘边界断裂带中南段走滑性质、时间及其位移量[J]. 韩国卿,刘永江,Franz NEUBAUER,Johann GENSER,邹运鑫,李伟,梁琛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4)
[7]断层内部结构及其对封闭性的影响[J]. 罗胜元,何生,王浩. 地球科学进展. 2012(02)
[8]古新世以来郯庐断裂的位移量及其对莱州湾凹陷的控制[J]. 彭文绪,张如才,孙和风,史浩,吴奎,贺电波,姚以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04)
[9]营潍断裂带结构特征及其与相邻盆地的关系[J]. 孙磉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04)
[10]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的走滑构造作用[J]. 童亨茂,宓荣三,于天才,刘宝鸿,孟令箭,杨景勇. 地质学报. 2008(08)
本文编号:3668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6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