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沁水盆地榆社区块页岩气储层含气量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6 16:21
  榆社区块页岩气资源潜力日益为山西省政府重视,为了做好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目前急需开展该区页岩气储层测井综合评价。为此,本论文以研究区石炭二叠系山西组及太原组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了目的层段页岩气含气量特征测井评价研究,以服务于页岩气测井综合评价研究。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梳理总结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的主要方法。通过收集整理研究区地质资料、岩心测试资料及测井资料等,首先开展地层划分与对比,其次分析总结本区内页岩气储层的地质、储层及测井响应特征,再次分别构建了矿物组分、总有机碳含量、物性参数测井预测模型,进而开展了页岩气储层含气量影响因素分析,并建立了适合本区的含气量测井解释模型,最终完成了对本区页岩气储层含气量特征研究。研究表明,在Z区的四段页岩气储层中,第二、三段储层(山西组和太原组)为研究主要目的层;目的层段岩性以泥页岩、细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碳质泥岩、灰岩和煤为主;主要矿物组分为粘土矿物与石英矿物。基于岩心测试分析及测井资料,建立了粘土、石英及碳酸盐岩矿物计算模型。目的层段地化测试资料统计表明,研究区内泥页岩均为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均属于Ⅲ型且为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并通过对...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页岩气储层矿物组分研究现状
        1.2.2 页岩气储层有机质丰度研究现状
        1.2.3 页岩气储层物性研究现状
        1.2.4 页岩气储层含气量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1.4.1 关键技术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页岩气储层地质特征及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2.1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1 地质概况
        2.1.2 研究用测井静态数据库
        2.1.3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 研究区储层特征
        2.2.1 岩性特征
        2.2.2 矿物组分特征
        2.2.3 物性特征
        2.2.4 地化参数与含气性特征
    2.3 页岩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与识别
        2.3.1 页岩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2.3.2 页岩气储层识别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页岩气储层矿物组分测井评价研究
    3.1 矿物组分测井评价方法
        3.1.1 常规测井分析法
        3.1.2 元素俘获测井法(ECS)
        3.1.3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法(NGS)
        3.1.4 岩性密度测井法(Pe)
        3.1.5 统计分析法
    3.2 应用分析
        3.2.1 粘土矿物分析
        3.2.2 石英含量分析
        3.2.3 碳酸盐岩含量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页岩气储层有机质丰度测井评价研究
    4.1 研究区内有机质丰度特征
        4.1.1 有机质类型
        4.1.2 有机质成熟度评价
        4.1.3 有机质丰度测试结果分析
    4.2 总有机碳含量定量评价
        4.2.1 总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
        4.2.2 应用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页岩气储层物性参数测井评价研究
    5.1 孔隙度评价
        5.1.1 孔隙分类
        5.1.2 孔隙影响因素
        5.1.3 孔隙度计算方法
        5.1.4 应用分析
    5.2 渗透率评价
        5.2.1 渗透率计算方法
        5.2.2 应用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页岩气储层含气量测井评价研究
    6.1 含气量影响因素
        6.1.1 游离气影响因素
        6.1.2 吸附气影响因素
    6.2 游离气含量评价
        6.2.1 游离气含量计算方法
        6.2.2 应用分析
    6.3 吸附气含量评价
        6.3.1 吸附气含量计算方法
        6.3.2 应用分析
    6.4 总含气量评价
        6.4.1 总含气量计算方法
        6.4.2 应用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有机质校正的页岩气储层总孔隙度测井评价方法[J]. 张冲,郭聪,朱林奇,程媛,严伟.  煤炭学报. 2017(06)
[2]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测井评价方法研究[J]. 金武军,李军,武清钊,路菁,苟其勇.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7(01)
[3]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新方法[J]. 别凡,万宇,聂昕,张超谟.  测井技术. 2016(06)
[4]计算页岩气储层矿物成分含量的新方法:黏土视骨架密度法——以涪陵页岩气田为例[J]. 王燕,冯明刚,严伟,魏祥峰,刘帅.  海相油气地质. 2016(04)
[5]利用测井信息计算页岩有机质丰度——以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为例[J]. 胡曦,王兴志,李宜真,冯明友,王珏博.  岩性油气藏. 2016(05)
[6]柴达木盆地北缘柴页1井中侏罗统大煤沟组页岩储层测井评价[J]. 王胜建,包书景,梅建森,梅岩辉,潘洪峰,汪大明.  地质通报. 2016(Z1)
[7]我国页岩气开发示范区进展与启示[J]. 许坤,李丰,姚超,吕雷.  石油科技论坛. 2016(01)
[8]湘鄂西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测井评价[J]. 陈康,张金川,唐玄.  特种油气藏. 2016(01)
[9]页岩气储层含气量计算模型研究[J]. 张作清,孙建孟,龚劲松,夏志林.  岩性油气藏. 2015(06)
[10]基于ECS测井的岩性识别方法[J]. 赵军,杨阳,陈伟中,李进福.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5)

博士论文
[1]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及其应用[D]. 李亚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

硕士论文
[1]页岩气储层岩石物理参数研究[D]. 冉伟.西南石油大学 2015
[2]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 刘琼.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3]页岩气测井评价及其应用[D]. 张培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本文编号:3686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86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5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